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香港一直致力完善
??? 建立食品溯源機制
???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副教授余海虎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香港大部分食品靠外地供應,一旦發生食品安全事故,除采用食品回收等被動方法外,一個有效的食品源頭追溯機制有助于迅速阻止問題食品繼續輸入。
??? 根據特區立法會3月30日通過的《食物安全條例》,食品進口商及分銷商須向食物環境衛生署登記,以及保存交易記錄;零售商須保存購入來貨記錄;活水產及保質期為3個月以下的食品,交易記錄須備存3個月;保質期超過3個月的食品如罐頭等,有關記錄則須備存兩年,以便有關部門掌握整個食品生產和銷售流程,從而追溯來源。
??? 食安中心全面監管
??? 2005年,香港市面多個水產樣本檢出"孔雀石綠",促使特區政府就原有食品安全監管機制進行全面評估,并于翌年成立食物安全中心。中心的服務范圍廣泛,包括食品的進口管制及出口驗證、屠宰房及食用動物監察、協助制定食物規例及指引、食物風險管理及評估等,以及為控制及預防食物危害而設立的食物監察計劃。
??? 雖然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的工作可謂面面俱到,但余海虎認為,當中仍有進步空間,如目前特區政府的化驗所由多個部門共用,當遇上突如其來的大規模事故時未必能迅速應對龐大的檢測工作量,因此他建議中心設立獨立的化驗室。
??? 以2008年的"三聚氰胺"為例,香港市面上不少食品如巧克力、餅干等都含奶類成分,有必要即時進行全面檢測,加上檢測三聚氰胺程序繁復,若能有獨立的化驗室和人力資源,便可進一步加快檢測進度,減低更多市民受影響的機會。
??? 港府緊盯突發事件
??? 香港特區政府致力提升本地食品安全和衛生水平之余,也時刻關注其他地區的相關事故對香港可能造成的影響。就近期的日本核輻射擴散事件,特區政府為妥善應付這一沖擊,成立專家委員會,就制定相關食品安全策略和措施向衛生部門提供意見,以保障市民健康。專家委員會認為,目前食安中心所采取的風險管理措施恰當,其中包括禁止從日本重災區進口食品,加強進口層面的監察,對該國其余地區進口的食品進行輻射水平測試等。
??? 食物安全中心4月29日公布3月份食物安全報告。中心完成約4200個食物樣本檢測,整體合格率為99.8%.(張雅詩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