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囤積炒作推高
??? 白菜蘋果土豆都成了"燙手山芋"
??? 去年10月份傳來的韓國"
??? 在各路客商爭相囤積時,大白菜的收購價格迅速從0.3元/斤左右漲到了0.4元/斤以上。但當白菜入冷庫后,價格就再沒漲過,而是一路走低。即便在今年春節期間,白菜凈出庫價也不過0.24元/斤,絕大多數白菜囤積商在收購完成之后就開始賠錢,沒有翻身的余地。
??? 囤積農產品被套牢的情況不只發生在大白菜上面。上周快報A09版報道了《去年高價囤的蘋果今年成了燙手山芋》:蘋果主要產區之一,山東威海的水果商會*近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18日,威海當地83家冷庫中原有蘋果庫存20萬噸,已銷8萬噸,占總量的40%,庫存量與去年相比,增加了30%左右。杭州不少蘋果批發商手上也積壓了大量的蘋果。讓他們焦慮的是,如果這些蘋果過了5月份還有大量沒批發出去,在今年新蘋果上市前,這些蘋果恐怕只能虧本處理了。
??? 有人分析,批發戶還不是虧得*多的,*虧的估計是一些根本沒有銷售渠道的炒家!他們沒有銷路,只是專門從果農手中大量收購,囤積起來,等果農手里沒貨了,再提價賣給缺貨的批發商。批發商是真正做蘋果生意的,至少還有銷路,實在不行大不了虧本拋售,有些炒家轉手快賺了錢,而有些囤貨炒家,還有大量貨囤在產地,等著一些批發商拿貨,估計今年只能爛在手里了。
??? 內蒙古的土豆也碰到了類似情況。去年9月,內蒙古土豆開賣,很快遭遇搶購,收購價在一個月內從0.6元/斤漲到1元/斤。這些被搶購的土豆沒有進入市場,而是被人囤起來了。內蒙古呼和浩特土豆主產區武川縣建起了大量土豆儲藏窖。但讓囤積者想不到的是,去年底土豆價格就開始下跌,今年春天,去武川收購土豆的客商更少了,給的價格更低。武川縣出現了大量土豆滯銷的情況。據當地供銷社估計,全縣目前還有一億斤土豆沒有銷售出去,占全縣全年土豆產量的35%-40%.
??? 去年,當蘋果、土豆等價格迅速上漲時,已經有人在討論游資炒作與價格上漲的相關性,一個普遍的觀點是,游資囤積炒作推高了農產品價格。
??? 今年,這些農產品價格普遍走低,囤在冷庫里的貨即將大量腐爛。這反過來說明,蘋果、土豆、大白菜等農產品的產量很大,現有的消費需求不足以支撐去年的高價,導致去年這些農產品價格大漲的不是真實的消費需求,而是炒作的囤積需求。
??? 編后語
??? 改變農產品流通模式或能減少囤積行為
??? 農產品因為沒人要*后爛掉的事情往年也發生過,所不同的是,今年大白菜、土豆等滯銷是因為前期囤貨后市場價格大跌,囤貨商不愿意賣了;以往大都是農民豐收但銷售渠道不暢,來不及賣。
??? 造成這兩種情況可能與目前國內農產品的流通模式很有關系。現在國內農產品從產地到消費者餐桌,主要環節是農戶-經銷商采購-批發市場-分銷商-零售商。農戶與消費者之間隔了很多層關系,信息不暢,流通渠道也不暢。農戶種出來的蘋果、土豆不是直接供給銷售終端,客觀上給中間商囤積炒作創造了條件。
??? 農產品一旦被資金炒作,在整個產業鏈中,受傷者無數。它引發了劇烈的價格波動,不僅帶來了產區收購市場的混亂,還會給種植戶帶來混亂的信息。對消費者來說,目前只有一個感受:"貴!"
??? 市場經濟下,我們無意過多苛責資金逐利的本性,但我們至少可以通過改變農產品流通的模式,來減少囤積行為的發生,進而穩定市場上農產品的價格。政府目前著力推動的農產品直供直銷或許是一個好的辦法。杭州的幾個大超市,這幾年都已經開始了蘋果直供直銷的模式。因為有明確的銷售渠道,蘋果能賣出多少,才收購多少。扁平化采購,價格沒被炒家過手,也就不會大起大落。這對果農和消費者,都是一件好事。對銷售商來說,風險也降低了。(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