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相關鏈接:
??? 編者按:自2005年開始,由食品伙伴網主辦的《食品人看食品事-食品行業十大熱門詞匯》評選活動,在
??? 2010年已經過去了,在過去的一年中,食品行業和食品安全,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由食品伙伴網主辦的"2010年食品行業十大熱門詞匯"評選活動,在食品行業朋友的大力支持和積*參與下成功進行。
??? 本次活動**由食品論壇的熱心網友提出候選詞匯,經過整理初步篩選出20個候選詞匯,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共有818位經過審核認證的食品論壇的注冊網友參與投票(見<
??? 食品論壇的網友主要是食品技術人員,網友們的投票反映了技術人員對行業大事的關注焦點。我們對這十大熱門詞匯所涉及的事件和相關知識進行了整理,并邀請網友從食品技術人員的視角對其加以點評,以此對2010年食品行業的發展作一個概括和總結。
??? 本次評選出的熱門詞匯,地溝油票數*高,另外漲價,反式脂肪酸,一滴香等幾個有關食品安全和行業發展的詞匯也排名靠前,體現出食品安全問題依然是行業關注的焦點。
??? 2010年食品行業十大熱門詞匯按得票數由多到少依次如下:
排序 | 熱點詞匯 | 關注度 |
1 | 地溝油 | 63.2% |
2 | 漲價 | 61.6% |
3 | 反式脂肪酸 | 59.7% |
4 | 一滴香 | 49.7% |
5 | 三聚氰胺 | 47.8% |
6 | 激素門 | 45.3% |
7 | 小龍蝦 | 43.9% |
8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 43.3% |
9 | 生產許可 | 37.0% |
10 | 增白劑 | 34.1% |
??? 2010年8月,一則"圣元奶粉疑致女嬰性早熟"的報道引起消費者的廣泛關注。隨后,各地紛紛爆出疑似因食用圣元奶粉導致女童性早熟的案例。2010年8月8日圣元營養食品有限公司發布"致媒體的公開信"表示,公司生產銷售的產品不存在添加任何激素等違規物質的行為。2010年8月11日,湖北衛生廳組織專家組對3女嬰進行集體會診,診斷認為"雌激素水平正常",屬于假性性早熟。2010年8月15日,衛生部舉行專題發布會稱,"湖北3例嬰幼兒單純性乳房早發育與食用圣元優博嬰幼兒乳粉沒有關聯,目前市場上抽檢的圣元乳粉和其他嬰幼兒乳粉激素含量沒有異常".然而,有媒體等對衛生部的抽樣檢測等提出質疑。
??? 知識鏈接:
??? 性激素sexhormone(化學本質是脂質是指由動物體的性腺,以及胎盤、腎上腺皮質網狀帶等組織合成的甾體激素,具有促進性器官成熟、副性征發育及維持性功能等作用。雌性動物卵巢主要分泌兩種性激素--雌激素與孕激素,雄性動物睪丸主要分泌以睪酮為主的雄激素。性早熟(precocious puberty是指男童在9歲前,女童在8歲前呈現第二性征。按發病機理和臨床表現分為中樞性(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依賴性性早熟和外周性(非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依賴性性早熟,以往分別稱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
??? 網友點評:
??? 不要怨消費者高度敏感甚至"神經質",因為食品安全給他們的教訓太多了。激素門給中國乳業雪上加霜,雖然不能完全排除有別有用心者在其中推波助瀾,但也確實暴露了生產者、監管者存在的一些問題。
??? 信息不對稱、溝通不順暢,生產者遮遮掩掩,監管者效率低下,媒體推波助瀾,消費者膽戰心驚,共同把激素門事件推向一個又一個高潮。整個事件,不僅給企業帶來了很大的傷害,也給整個乳品行業蒙上一層陰影,加深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整體不信任感。
??? 7.小龍蝦(359票,關注度43.9%
??? 事件回顧:
??? 2010年8月,南京多人疑食用小龍蝦致肌肉溶解。隨后,各地紛紛出現了疑似因食用小龍蝦而導致肌溶解癥的病例,激發了民眾對小龍蝦和洗蝦粉的質疑。2010年9月7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南京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聯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南京出現的23人例疑似小龍蝦致病病例是與食用小龍蝦相關的*少數個體出現的一過性橫紋肌溶解綜合征。經綜合分析,這些病例均屬于哈夫(Haff病,致病毒素很可能來自小龍蝦個體本身帶來的毒素。2010年10月,在對23名病例發生的場所、時間、地域、背景和食用方式進行了追蹤分析后,南京餐飲商會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龍蝦門"*新推論,提出南京"龍蝦門"是一系列偶然因素的集合,有可能是大雨后流入市場的南京周邊家禽池塘龍蝦,經過強力化學品洗滌后,龍蝦臟器內的藥物殘留次污染和洗蝦粉次污染產生螯合反應,由此產生的螯合物引起了橫紋肌溶解癥。
??? 知識鏈接:
??? 哈夫病(Haff Disease即haff病,在食用魚類產品24小時以內發生的橫紋肌溶解癥,在美國被稱為"瀉湖病"。1924年,該病在當時德國波羅的海沿岸的柯尼斯堡地區被首次發現,估計跟吃了瀉湖中的魚有關系,因此部分地區也稱其為瀉湖病。
??? 網友點評:
??? 小龍蝦事件是2010年真正的食品安全事件,事件的真正原因還沒有徹底查明,留下很多疑問。
??? 養殖環境的惡化,洗蝦粉的使用,讓"小龍蝦致肌溶解"事件的澄清溯源多了一些曲折,這也暴露了我們對生態環境惡化、非食品用物質在食品加工過程中濫用的擔憂!
??? 8.食品安全國家標準(354票,關注度43.3%
??? 事件回顧:
??? 2009年10月20日,衛生部在其網站發布公告,就乳品安全標準征求意見。2010年2月9日,衛生部印發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章程》。2010年3月26日,衛生部發布《生乳》(GB19301-2010等66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衛通〔2010〕7號。2010年4月12日,衛生部就《食品添加劑 三氯蔗糖》(征求意見稿等96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征求意見。2010年6月25日,衛生部、農業部聯合印發2010年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清理工作方案(衛辦監督發〔2010〕106號,決定通過清理整合,到2010年年底前,公布新的污染物、致病性微生物、真菌毒素、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限量標準和
??? 知識鏈接: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網友點評:
??? 制定系統完善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度體現了監管部門對食品安全的重視以及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決心,讓老百姓的食品安全從法律層面有了基本保障。標準制定出臺后,更要嚴格的貫徹執行。衷心祝愿這一承載了同胞們乃至世界人民美好愿望的法律規范走向輝煌。
??? 9.生產許可(303票,關注度37.0%
??? 事件回顧:
??? 2010年4月7日,質檢總局公布第129號令《
??? 知識鏈接:
???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29條規定,國家對食品生產經營實行許可制度。從事食品生產、食品流通、餐飲服務,應當依法取得食品生產許可、食品流通許可、餐飲服務許可。第43條規定,國家對食品添加劑的生產實行許可制度。申請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的條件、程序,按照國家有關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的規定執行。
??? 網友點評:
??? 從"市場準入"到"生產許可", "QS"含義的演變使其屬性定義更加合理,體現了監管部門對生產環節的重視,進一步提高了食品生產的許可門檻,讓生產環境條件良好、設備工藝先進、人員素質較高、質量控制嚴格的企業從事食品生產。只有通過企業的自身驗證、監管機構的嚴格把關,才能真正保障老百姓的食品安全。
??? 10.增白劑(279票,關注度34.1%
??? 事件回顧:
??? 對于是否要禁用面粉增白劑,我國支持方與反對方的爭論多年未曾停止。堅持禁用方認為該添加劑對人體有害,并以歐盟早已禁用為據。堅持使用方認為該添加劑被國際組織認可是無害的,且以美國可不限量使用為據反駁。兩派之爭曠日持久,裹挾了從民間到中央各部委,從企業到各路專家的各個層面。
??? 2010年9月12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結束征求意見,截至8月底,秘書處已收到約100條公眾建議。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征求意見稿中,被人們俗稱為"面粉增白劑的"過氧化苯甲酰,依然被列入面粉處理劑,這再次引來業界關注和討論。此前,糧食部門及不少生產企業建議在面粉中停用過氧化苯甲酰。《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征求意見期間,各種媒體對面粉增白劑的去留問題展開了鋪天蓋地的報道,有技術方面的爭論,也有認為是利益之爭,大多數消費者認為面粉增白劑沒有益處,應該禁用。也有人認為禁用面粉增白劑反而會引發食品安全隱患,理由是部分不法商販或企業會采用其他手段使面粉增白。2010年12月15日,衛生部就禁用增白劑再次征求意見,擬設置一年的過渡期。增白劑的爭議繼續進行。截止12月31號,收集意見近千條,消費者和企業觀點針鋒相對。
??? 2011年3月1日,衛生部等7部門發布
??? 知識鏈接:
??? 面粉增白劑,有效成分過氧化苯甲酰(BPO,學名叫稀釋過氧化苯甲酰。它是我國八十年代末從國外引進并開始在面粉中普遍使用的食品添加劑。面粉增白劑主要是用來漂白面粉,同時加快面粉的后熟。
??? 網友點評:
??? 面粉增白劑"用"與"禁"10年之爭終落定。沒有食品添加劑就沒有現代食品工業,對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與控制,一定要建立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但是在面粉增白劑爭議與解決的過程中,我們卻很少看到各自科學詳實的風險評估報告,只有旁征博引的爭論,爭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民意?是風險控制?還是利益的糾纏?
??? (點評人:山東大蔥,康橋夕陽、郭老師、現實男孩、foodmate、縱貫線等網友
??? 相關鏈接: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