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選幾串丸子,再加點
??? ◎業內爆料
??? 2月21日,一位經營了一個多月麻辣串店的李先生主動聯系記者,要告訴記者麻辣串里面他所知道的一些事。"我干了一個月就干夠了,不光是賺錢少,里面道道還很多,很多東西我們平時是看不出來的,比如過了油的辣椒,誰都看不出來原來是怎么樣的。"李先生告訴記者,自己是因為不想干才跳出了麻辣串這一行 ,把自己知道的說出來,是想給市民提個醒:"麻辣串還是盡量少吃。"
??? A 麻辣串湯都是清水加料
??? 回憶起當時賣麻辣串的經歷,李先生非常感慨:" 我們當時買了很多料,大料就十幾種吧,花的錢真不少,但是后來才知道,所有麻辣串的湯都是清水加底料,根本不是熬的骨湯。"李先生說,當時花5元錢買了 3斤骨頭,并且配了十幾種料后,就開始在家里熬湯。"當時也不懂,也不會算成本,熬湯特別慢。"據李先生介紹,骨頭都是市場上賣牛肉的給的,一般是賣不出去后剩下的。
??? 后來,李先生通過同行打聽到,原來麻辣串的湯不用那么復雜。"剛開始我們還想著,熬骨湯這么麻煩,每天熬就累死了,所以熬出的麻辣串湯一直用一直用,用到第四天的時候自己確實覺得不大好了,也覺得沒法再用了,就去打聽了一下,才知道清水加料也能做湯。"
??? 就這樣李先生改成了清水加底料,熬出的湯味道差不多。"吃串的都是學生 ,他們也沒有吃出來骨湯和清水湯的區別,我們就不再熬骨湯了,但是從那以后我們的湯變成了**一換,因為料很少,熬起來不麻煩,所以后來麻辣串用的湯雖然跟他們說是骨湯,但一直是清水加料。"
??? B 簽子循環用,一直用到斷
??? "1.5元一把簽子,大概有80個吧,合2分錢一個,算起來其實挺貴的,所以麻辣串的簽子沒有不循環使用的。"說起麻辣串的簽子,李先生告訴記者:"你去看看麻辣串的攤上,哪個攤的簽子是干凈的,都是用過之后接著用的,當然這不光是為了省錢,還是因為結賬的時候要數簽子算賬,所以正好就把簽子留下了。"李先生補充說,自己每天要賣出四五百個串,所以一共買了800個簽子,用到一個月的時候也沒有少幾根。"就是一直用,用到不能用了或者斷了就扔了。"
??? 用完的簽子在循環使用之前,究竟是怎么消毒和清理的呢?李先生坦言:"關于洗簽子,我覺得我們**是做得*到位的一個,因為每天的簽子搜集起來后,我們會用洗潔精洗,并且不是一遍而是三遍,他們一般頂多是洗兩遍。"洗完的簽子由于沒法烘干,粘在簽子上的水又可能會凍住,所以李先生一般選擇在白天洗。"洗完之后就接著用,一般用一半留一半,不用的放在一塊干凈的布上晾干,等著下次穿串的時候再拿出來。"
??? C 麻辣串都是徒手穿的
??? 關于穿麻辣串的方法,李先生很干脆地回答了記者--用手。"剛開始穿麻辣串的時候,我們都戴著皮手套,但是因為戴了手套穿不準,而且常常會穿到手,所以后來就直接用手了,凡是賣麻辣串的,都是用手直接穿的,當然偶爾掉地上的丸子撿起來,在水里涮涮后再穿,這是很正常的事,沒有人監督你。"
??? 李先生告訴記者,自己當時穿麻辣串的時候,用的是水桶和臉盆。"我們的過程還算復雜,先買了貨后放在冰箱,蔬菜什么的都是在市場上現買。丸子之類的就是賣得差不多了就再穿,蔬菜買來的時候大都里面有泥,剛開始要洗好幾遍,后來也是頂多洗兩遍就算完了。"
??? "我記著當時因為剛開始干,穿串非常不熟練,加上每天買四五百個串,就一會也不停地穿,有一次一不小心把左手食指穿破了,血就流到了菠菜上,沒辦法,趕時間要不然第二天為難,就貼了個創可貼接著穿,穿完后在水里這么一沖,血跡就沒了。大家都是這么弄的,你像上個廁所或者干點什么,當時天冷,有時候也想洗洗手,但是懶得洗又趕時間,所以有時候可能洗手的程序也免了,說實話,看著他們吃麻辣串,有時候感覺挺慚愧的。"
??? D 有的還在湯里加止瀉藥
??? 說到衛生問題,李先生告訴記者,我們平時看到的現象,其實還不算讓人吃驚的。" 麻辣串關鍵不是在那些串上,因為大家進貨都差不多,所以像丸子、蔬菜等批發價格都差不多,再加上每串丸子的個數,還有菜葉的數量,大家都差不了多少。關鍵是湯料上,特別是熬湯的調料,不光價格差距大,質量好的和質量差的調料價格差一倍很正常,而且里面的道道也不少。"
??? 據李先生介紹,有些商販還在湯里面加止瀉藥。"這個在這個行業很正常,特別是夏天的時候,如果麻辣串保存或冷凍不好,很容易變質,因為無法保證所有的貨都不變質,所以會在里面加上少量的PPA或者瀉立停,就是把藥磨成末,然后加在湯料里面,這樣一般就不會有吃完拉肚子或者不舒服的情況了。"但是李先生補充說,自己從來沒加過這些止瀉藥 ,主要是不敢。"萬一出點什么事,就真的麻煩了。"
??? 在記者的追問下,李先生終于把島城麻辣串攤主常去進料的地方告訴了記者:"這個地方也是當年我們在干的時候,同行介紹我們的,那里的人都懂這行,他們會告訴你應該加什么樣的調料,并且什么樣的料省錢,什么樣的料加進去可以調味。里面的東西很便宜,具體的也不好說,*好親自去看一看。"
??? ◎源頭探訪
??? 近日,記者來到了李先生介紹的麻辣串調料市場,原來這個地方就是青島華中蔬菜批發市場。記者發現,里面有一片區域專門經營各種調料,不僅僅包括辣椒、花椒等配料,還有
??? 1 有個專門的市場,配料便宜貨種全
??? 在去華中蔬菜批發市場前,記者先去撫順路批發市場了解了一下市場價格。記者在一家配料店表示要買一桶米醋,老板告訴記者:"有一桶10斤的,12元一桶,還有20多元一桶的。"隨后記者打聽多家配料店,5升的米醋價格都在12元左右。關于辣椒面的銷售情況,記者在撫順路沒有看到散裝的辣椒面 ,大家普遍銷售的是2斤裝的辣椒面,一般價格在15元到20元左右。隨后記者跟著李先生出發了。
??? "這里的價格肯定不如那的便宜。"在趕往華中蔬菜批發市場的路上,李先生介紹起那里的情況:"那個市場什么都有,所有麻辣串的貨還有料,很便宜,當然也有貴的,這要看你要什么價位的東西了。比如剛才問的辣椒面,那邊就有6塊的有8塊的,醋也有幾十塊錢一桶的,也有幾毛錢一斤的。"李先生舉了個例子,說一包鹽在超市賣到1快多,但是那里8毛錢就能買到。"我們當時問老板為什么這么便宜,剛開始他們說是批發價,后來又解釋說因為不上稅,所以成本低。"
??? 記者了解到,一桶5斤的花生醬在撫順路是35元,而華中批發市場只賣到了24元。
??? 難道僅僅是因為配料便宜,麻辣串的攤主才大老遠都去那么遠的市場嗎?李先生告訴了記者其中另外一個原因:"那里不光料便宜,而且各種丸子什么的也有專門賣的。除此之外,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它挨著李村大集,就是大橋下面的市場,那里有各種各樣的麻辣串鍋,因為順路,所以這么一趟下來全部齊全了。"
??? 2 麻辣串一串*高成本兩毛六
??? 從東門進入批發市場后,記者穿過海鮮區,來到了專門賣麻辣串的地方。"老板,你們這是不是專門賣麻辣串的啊?"女老板在忙碌中告訴記者:"嗯,周圍的老板都來這進貨,你想要什么?"記者聽后表示,自己想開個麻辣串的攤位,不知道該買什么。"看好之后買就行了,一種丸子一個價,一串串三個。"隨后又給記者介紹了牛肉丸、豬肉丸、蟹棒等基本的麻辣串品種。
??? "有沒有便宜點的?"聽到記者這么一說,老板告訴記者:"丸子什么的價格其實都知道,麻辣串*賺錢的不是丸子是蔬菜,何況這種丸子串三個,是成本*高的了。"隨后老板隨手給記者拿出一包2斤重的雞肉丸,收了記者11元。
??? 買到丸子后,記者數了數,一共126個,每個丸子大概8分錢左右,一串丸子成本二毛六。"金針菇、菠菜什么的賺錢,成本也就不到2毛,其他的丸子串兩個的也賺得比這個多,這個是*不合算的了,還有就是大家都知道雞肉丸的價格,哪個市場都是賣11塊錢,他們批發的也不賺錢,不過這東西必須要有罷了。"李先生告訴記者,麻辣串門檻很低,不需要投資太多的錢:"因為一般是晚上擺攤,避過城管,買的冰箱和湯鍋可以再轉手,所以除了湯料和煤氣花點錢,算起來基本上平均5毛的串能賺三分之二的錢。"
??? 3 辣椒摻
??? 在咨詢完麻辣串湯料種類后,記者來到一家調料店,一位王老板看到記者要經營麻辣串,就開始介紹說:"麻辣串用的*多的肯定是辣椒末,其他的都是輔料,只有辣椒末是在湯里面和客人吃串的時候都需要用的,一般攤主買的辣椒特別多。"隨后王老板告訴記者 ,辣椒末只需要過過油,就可以放在盒子中讓客人自己加了。
??? "辣椒末也分很多種,有的辣有的不辣,但是一般他們都買那種5塊錢一斤的。"王老板給記者拿過5元一斤的辣椒末,記者看到辣椒末不是很碎,但是中間摻了紅色的東西。"有沒有好一點的辣椒末啊?"記者問道。王老板看記者是剛剛開始做生意,就告訴記者:"剛開始營業就要用點好的,我們這有8塊錢一斤的辣椒末。"記者觀察了一下8元一斤的辣椒末,確實感覺干凈了不少。"它們差價在哪啊?是不是一個比較辣一個不大辣啊?"見記者這么問,老板讓記者嘗了嘗。"怎么樣,都一樣辣吧,其實我給你透個底,咱們都是做買賣的,這個5元的辣椒加了色素,8元的就沒有加,但是吃起來一個味,而且很多人不懂什么是色素,你是賣給學生吃,他們就更嘗不出來了,想放心點就買8元一斤的,但是5元一斤的也能用。"
??? 4
??? 買完辣椒末后,記者來到另外一家調料店,這位老板非常熱情,見記者買了辣椒末,開始推薦自家的米醋。"麻辣串用的都不是陳醋,都是米醋,有好的15元一桶,也有不大好的一桶6元,看你想要哪樣的了。"隨后,記者咨詢了米醋和陳醋的區別,他告訴記者:"陳醋味道好點,米醋味淡點。""這種6元一斤的米醋到底是什么做的啊?"聽到記者的疑問,這位老板笑了笑,非常坦然地告訴記者:"米醋就是醋精兌水,6元一桶的米醋,你連問都不用問,肯定是這樣。不過麻辣串是小本生意對吧,一般都用這樣的米醋,我們這也有好的,15元一桶,你想想就行了,15元10斤的醋和6元8斤的醋,肯定不一樣。"老板解釋完后,*力推薦記者買大桶的醋,記者以攜帶不便為由拒絕了。
??? "我們這也有小瓶的,10元一瓶,這個麻辣串也不會用啊。"老板補充說。記者表示價格太貴后,沒想到老板卻告訴記者:"你想要便宜的,告訴你,我們這還有3毛多錢一斤的醋呢,就是這種裝30斤大桶的醋,沒有包裝,一桶10元。"記者看了看白色大桶裝的米醋后,問老板:"這種醋和6元一桶的醋有什么區別嗎?"老板告訴記者:"6元一桶的醋比這個味道稍微好點,大桶醋****的醋精兌水,就是酸,沒有別的味。"
??? 5 3塊錢就能熬湯,想熬好湯要有"秘方"
??? 記者在調料專賣區看到了十幾家調料店前擺放著各種大料,據一位老板介紹,因為是下午,人流相對來說要少一點。記者以經營麻辣串小店為由,咨詢了一位王老板,他告訴記者:"麻辣串要想好吃,關鍵就是在湯上下工夫。一般情況下,只要放幾個大紅袍再加上麻辣鮮,放點辣椒面就可以了。但是要想好吃,還是要放點香精什么的,這里面的調料太多了,關鍵看你那邊一般是什么樣的人吃。"
??? 隨后,記者又以在學校周邊開店為由,咨詢了一位女老板,她認為麻辣串的湯一定要放大料。而另外一位老板并不認同這種看法:"我們這很多都是學校周圍小攤來買料,他們一般就是選*便宜的*實惠的,你想想5毛的麻辣串還要放這個放那個的,本來就賺不了多少錢,差不多就行了。"說完之后,這位老板給記者*力推薦麻椒,說這是必備品。"放點辣椒和底料,然后必須要放的是麻椒,這樣吃起來麻麻的,更有味道,麻辣串不放麻椒還叫麻辣串嗎。"但是記者咨詢后了解到,一斤麻椒要27元,很少有人做麻辣串的時候買這種配料。看記者沒有買麻椒的想法,這位老板告訴記者:"我告訴你,一般麻辣串湯料就4種:大紅袍、麻辣鮮,放點鹽和辣椒末,就行了,成本加起來不過2.5元,加上煤氣費,也就3塊錢的事。"
??? 在要離開時,老板詳細咨詢了記者開小攤的位置后,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其實開麻辣串店,要想自己的麻辣串比同行的好吃,別人加大紅袍,你也加大紅袍,都是一個味怎么競爭,所以多加點香精,這樣湯里出味,能夠拉住客人。"記者聽后,要求老板再給說說麻辣串的經營方法時,老板卻笑著告訴記者:"你先拿著這些料回去試試,干起來之后咱們再好好聊聊,這么干說你也不明白怎么回事,先回去好好干吧。"記者離開后咨詢了李先生,李先生聽完后告訴記者:"這個就是平常說的秘方了,湯料需要十幾種配料,他肯定懂,但是因為看著你沒有開始經營,所以不愿意告訴你,因為他也不知道你的店能不能長干。"
??? ◎專家說法
??? 不管醋精還是色素,產品都應明確標明
??? 采訪結束后,記者聯系到了青島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專家孫老師,遠在國外的孫老師聽了記者的敘述后說:"色素我們國家有著嚴格的規定和明確的標準,一般情況下色素是加在復合調制品中的,辣椒本身就是單一的調制品,里面添加色素應該不合理,并且在銷售的時候產品本身沒有說明,只是以價格高低來區分是否添加色素的標準,肯定是不行的。"
??? 說到醋酸,孫老師表示,國家確實允許醋酸勾兌,但是比例也有明確規定。"一般是在3.5%到4%,并且要在產品上明確說明,比如白醋,就會說明醋酸含量,讓市民消費得明明白白,因為像色素和醋酸,營養價值都很低,可能有特殊的消費者需要這種產品,所以產品本身一定要標明成分。"記者看了看6元一桶的醋,上面寫著原料是"高粱、黍米"等,并且寫著固態發酵,沒有對醋酸及含量做任何的說明。"天然色素成本很高,所以像這種產品一般加的都是合成色素,而合成色素屬于食品添加劑,國家食品添加劑上明確說明不應以摻雜、摻假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劑。所以一方面他們有摻雜的嫌疑,另外一方面,由于色素與醋酸等營養價值問題,食用這些產品基本沒什么好處。"孫老師表示,由于沒有看到辣椒末加的色素,也不清楚醋酸的含量,很難下定論,但是超量的肯定是違法的。
???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