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僅有兩成政府網站公開食品生產企業信用信息 中國社科院報告表示透明度不高成
??? "水果、蔬菜、肉蛋等食品,不少加上了這樣那樣的添加劑、防腐劑、催熟劑、催紅素,甚至個別不法分子貪圖利益違規添加,誰敢吃啊!真該好好監管!"
??? 這是近日人民網就老百姓"*關注的'兩會'熱點問題"推出的網絡調查中網友的留言。"食品安全"在此次調查中以12218票位居第九大問題。其中,80%網友認為,食品安全問題多發的根源是監管不力。
??? 人民網的上述調查結論,正好和近日中國社會社科院發布的"法治藍皮書"中的《2010年中國政府透明度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的調研數據相呼應。報告顯示,地方政府對與食品安全有關的信息公開情況很不理想,特別是對全國43個較大市的調查后發現,食品生產企業的信用信息公開程度還不到四分之一,46.5%的政府網站食品安全信息至少一年沒更新。這份報告直截了當地指出食品安全信息已成為地方政府透明度的短板或"拉分項目".
??? 大多政府網站沒有食品安全信息
??? 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 上述信息公開的情況到底如何呢?
??? 報告給出了下面一系列不太讓公眾放心的答案:
??? 行政許可方面,僅有22個地方政府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網站,公布了所作出的食品生產許可信息,占比為51%;僅有5個地方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網站,公布了所作出的食品流通許可信息;僅有10個地方政府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公開了所作出的餐飲服務許可信息。而在這43個市中,三個部門提供食品生產經營者食品信用信息的則分別僅有10家、10家、9家。
??? 食品安全執法方面,43個地方城市中,能夠公布食品安全突發事件預警信息或者食品安全曝光信息的有31個,占比為72%.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三部門的網站,公開2010年度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專項治理方面信息的分別有30家、30家、31家。
??? 而食品安全專業知識宣傳上,在地方政府官方網站、食品安全信息網以及衛生行政管理部門、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任一處網站中,能提供食品安全宣傳普及知識的只有36家,占比為83%.
??? 近半數政府網站至少一年沒有更新信息
??? 除了不能獲得必要的食品安全信息,很多地方政府網站在提供食品安全信息方面也很喜歡"打瞌睡",網站更新滯后問題很突出。
??? 據報告相關數據證實,有不少地方政府的相關網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一兩年之前的,網站相關欄目或者整個網站處于休眠狀態,這一點在某些地方的食品安全信息網中顯得尤為突出。比如,在地方政府官方網站、食品安全信息網以及衛生行政管理部門、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任一處網站中,所提供的食品安全宣傳普及知識信息包含2010年信息的僅有23家。
??? 報告同時指出,地方政府在食品信息安全公開的集中性也不夠。由于不同部門之間信息共享狀況不佳。43家地方政府中,在官方網站中提供食品安全信息欄目或者設置食品安全信息網的分別為15家和27家。即便建設有食品安全信息網的地方政府,信息的集中度也不高。以監督檢查信息為例,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提供相關信息的分別有30家、30家、31家,但食品安全信息網能提供上述信息的卻分別僅有11家、10家、9家都只占兩成多。
??? 政府食品安全信息公開不夠已成監管"短板"
??? 報告執筆人、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副研究員呂艷濱告訴記者,基于2010年社會大眾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高度關注,報告將地方政府的食品安全信息公開程度調查,作為2010年報告新追加的特色內容。從調查*終的結果看,食品安全信息公開程度的得分情況,已成為影響地方政府透明度總體情況的"短板".
??? 法治藍皮書執行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法治國情調研室主任田禾研究員認為,今年2月18日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要求,2011年政府將從八個方面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其中有很大篇幅都是在講要加強"政府的監管責任".如果地方政府2011年在食品安全信息方面的公開仍然交出像2010年甚至不如2010年那樣的成績單,那么這必將成為食品安全政府監管工作的"短板".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