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
??? 利潤有保證內地油企忙開工
??? 黑龍江陽霖油脂總經理劉玉霖表示,企業正在開工,且有了一定的利潤。而一年前的這會,包括陽霖油脂在內的幾乎所有的黑龍江大豆加工企業,均已停產半月有余。按照當時劉玉霖的說法,黑龍江大豆加工企業集體停產的主要原因,在于南方進口大豆的低價沖擊。
??? 一年之后,情況發生了明顯改變"前兩年每加工一噸大豆還得虧上幾十塊錢,而現在每噸大豆加工利潤能保證在100元以上。"黑龍江大豆協會副秘書長王小語說。
??? 與之相應的還有臨儲大豆拍賣行情的一路好轉。2月11日,黑龍江地儲大豆成交率達到74%,這也是自去年12月份以來黑龍江地方儲備大豆拍賣的成交率*高紀錄。在此之前,地儲大豆曾流拍多次。
??? 中華油脂網信息主編郭清保介紹,目前進口大豆港口分銷價每噸4200元左右,今年3月船期的進口大豆成本測算價在每噸4700元左右,而國產大豆現在站臺收購價每噸3800元,入廠價每噸3900元-4000元,比進口大豆每噸便宜200元-300元,具有價格優勢。
??? 東方艾格農業咨詢分析師陳麗娜告訴記者,進口大豆價格高漲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全球市場供需發生變化,受天氣影響,預計南美大豆將減產。中國國內去年下半年大豆也略有減產。
??? 還有業內人士表示,市場此前錯誤估計減產形勢,以及對中國巨大需求的考慮,從而推動進口大豆價格的上漲,造成了進口大豆價格高于國產大豆的局面。此前,進口大豆正是靠低價大規模沖擊了國產大豆。
??? 商務部16日發布公告,將2月份中國進口大豆預報到港量上調至313.17萬噸,原先預估值為272.87萬噸。據海關總署數據,1月份進口大豆514萬噸,同比增長26%;進口食用植物油61萬噸,同比增長11.9%.另據統計,2010年我國進口大豆數量達5480萬噸,比2009年增加1200多萬噸,并創下歷史新高。
??? 食用油巨頭稱"生產一噸虧2000元"
??? 對于沿海一帶以加工進口大豆的油脂企業來說,則是另外一番截然不同的情景。據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介紹,目前用國產大豆榨一噸豆油的成本大概為11400元,而用進口大豆的成本則為11900元,國產大豆有一定的優勢。
??? "目前大豆原料供應非常緊張,主要原因就是現在大豆價格太高,企業無力購買,現在為了保障市場供應,企業在用備用庫存生產?,F在每生產一噸小包裝的精煉豆油,企業就要虧損2000多元!"該人士表示,他所在的公司正是我國為數不多的食用油生產巨頭之一。
??? 該人士訴苦稱,面對不斷虧損的局面,企業本身無太好的辦法,因為食用油的市場價格是由國家控制的,企業現在希望國家能夠提供平價原料。
??? 他這一番"苦衷"的背景是,在去年11月末,作為多項控制物價的重要舉措之一,國家發改委曾以"約談"的方式,要求中糧、益海嘉里、中紡和九三糧油4家企業在"兩節"兩會"期間不要上調小包裝食用油的零售價。據悉,這4家油企占據了小包裝食用油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
??? 大豆定價權仍被外資牢牢掌控
??? 內地油企的"復活"似乎讓人看到了國產大豆的希望,但有一點仍未改變的是,中國大豆定價權仍被外資所牢牢控制,國產大豆的生存命脈仍難以掌握在自己手中。
??? 目前我國對于進口大豆的依賴度達到70%以上,這樣就使得國產大豆的生存現狀一定程度上取決于進口大豆的價格等因素。在陳麗娜看來,盡管進口大豆價格上半年仍有可能繼續上漲,但進口豆價高于國產豆價只是一種短期現象,我國大豆產業的局面并未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 一個不容忽視的趨勢是,由于長期遭進口轉基因大豆的沖擊,國內大豆種植面積在不斷萎縮。據王小語介紹,去年黑龍江大豆種植面積在6300萬畝左右,較前年下降400萬畝。對于在今年5月開始的新一輪大豆種植,王小語依然表示,即使目前國產大豆行情較好,但相比水稻、玉米等其他作物來說,比較效益偏低,依然難以激發農民的種植熱情。
??? 但面對嚴峻形勢自然不能無所作為,王小語認為國家臨儲政策對國產大豆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根據國家糧油中心的統計數據,2005/06年國產大豆占國內油豆壓榨市場的份額為20%左右,2007/08年下滑到5%.國家在臨儲收購以及拍賣調控等政策上進行調整后,這一趨勢得到明顯遏制。*新的數據顯示,2009/10年,這一份額又回復到13%!
??? □記者觀察
??? 當心國際大豆價格再次大幅下滑
??? 進口大豆漲了,國產大豆"活"了。如果把一個行業的存亡交付給某個進口品種的價格,那就太過兒戲了。市場變幻無常,今天進口大豆價格漲了,難保它明朝不會跌落。
??? 有觀察人士稱,如今產生的商業機會,國產大豆種植及內地煉油企業應該采取謹慎策略,特別是應該當心今年下半年后國際大豆價格再次發生大幅度下滑,以免造成災難性后果。
??? 國產大豆的命運扭轉還得依靠我們產業自身。**,在不斷調整優化收儲政策的同時,可以基本穩定國產大豆的種植面積。此外,如何穩定市場價格、維持企業原料供給,促進它們的發展,仍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