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2日從商務部獲悉:自“
2009年,商務部、財政部、農業部聯合開展“農超對接”,中央財政安排4億元資金在17個省(區市開展試點,鼓勵連鎖超市與農產品生產基地建立長期、穩定的購銷關系。農超對接開展以來,支持產地冷鏈設施及農產品品牌和認證建設項目205個,帶動社會投資40億元,試點企業直采農產品金額211億元,培育農產品品牌598個。
據商務部市場建設司負責人介紹,“農超對接”顯著縮短了
例如,北京家樂福近50%的蔬菜來自“農超對接”,從農產品基地直接采購。據調查,連鎖超市通過“農超對接”采購農產品,流通成本平均降低15%左右,流通成本的降低既可以讓利于民,降低了零售價格;也讓利于農,提高了收購價格。
其次,“農超對接”發展訂單農業,雙方簽訂長期購銷協議,可有效保障農產品穩定供應,平衡產銷關系,穩定農產品價格。目前,北京市物美超市通過農超對接,果蔬銷售價格比農貿市場平均低20%,其中,大白菜、黃瓜、西紅柿等品種蔬菜售價比農貿市場低40%左右。
“農超對接”還有助于提升產品質量,增加農民收入。通過“農超對接”,超市指導農民按照消費需求進行生產,提高了農產品質量,培育了農產品品牌,提高農產品附加值,促進農民收入增加。山東家家悅超市已經建立了農產品基地37萬畝,年采購農產品達64萬噸,沃爾瑪在全國18個省市建立57個基地,面積50萬畝。
商務部市場建設司負責人說,目前,農超對接仍處于試點階段,農產品通過農超對接銷售的比重還比較低。隨著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的提高、超市進場費和農產品增值稅政策的規范和完善,農超對接的范圍和效果將進一步擴大。2010年,中央財政安排6.8億元支持農產品現代流通綜合試點,在8省市31個市縣將繼續推進“農超對接”等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
商務部市場建設司司長常曉村2日說,在實施“農超對接”的過程中,仍然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農超對接”仍處于試點階段。還沒有在全國推開,農產品通過“農超對接”銷售的比重還比較低,需要擴大實施范圍,擴大實施效果。
二是農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低。農產品超市經營的基本需求是規模化,保證不斷檔脫銷,但我國農業生產環節仍以“一家一戶”的分散生產為主,組織化水平較低,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超對接”的開展。
三是超市的進場費還比較高。生鮮經營由于技術含量高、盈利水平低,許多超市還沒有認識到生鮮經營將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推動“農超對接”的意識還有待加強,按照工業品標準對待,收取高額的進場費等各種費用,影響了“農超對接”效果的發揮。
四是農產品增值稅政策有待完善。企業購進農產品可以抵扣13%的進項增值稅的政策,但執行中存在困難。一方面,合作社往往無法開具足額增值稅專用發票。另一方面,存在地區分割。全國沒有統一的農產品收購發票,各地自行制定的發票,無法實現跨區抵扣,增加了連鎖企業的稅收負擔,影響開展農產品經營的積*性。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