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一斤
??? 究竟這1元是如何漲起來的呢?從成本價0.1元/斤,到零售價3-4元/斤。
??? 一斤番茄成本1毛賣4塊 運輸批發零售都說沒賺錢
??? 早報記者跟蹤番茄從田間到餐桌全過程? 詳細記錄每個環節發生的價格變化
??? 早報記者 沈靚
趙佳峰 制圖
??? 核心發現
??? 從成本0.1元/斤,到收購價1.5-2.6元/斤,再到批發價2-3元/斤,直至零售價3-4元/斤,10月份以來小小的番茄批發價和零售價上漲近一倍,是蔬菜中漲幅*快的。
??? 早報調查發現,由于上海7-11月的番茄供應基本來自以遼寧為主的東北三省,但東北7月份遭受特大暴雨襲擊,9月中旬又明顯降溫,致使東北番茄產量降低。同時,山東壽光一直在30℃左右冷不下來,番茄只長苗不結果,導致上海的供應鏈無法銜接,番茄一時洛陽紙貴。由于生產資料價格變化不大,農民收益頗豐,每斤可獲利1.4元;運輸司機利潤沒變;但受成本上漲影響,批發商和零售商獲利不大;超市供貨商則有賺有賠。
??? 在靜安區上班的白領張小姐*近發現,公司食堂的免費湯變化很快,先是番茄蛋湯里沒了番茄,然后索性變成了卷心菜湯。記者發現,近段時間滬上的飯館都在悄然漲價,“番茄炒蛋”更是普漲1元。
??? 究竟這1元是如何漲起來的呢?從成本價0.1元/斤,到零售價3-4元/斤,早報以番茄為例,為讀者揭開漲價的秘密。
??? [ 飯館樣本 ]
??? 番茄炒蛋普漲1元
??? 11月8日中午12點,江蘇路近延安西路的一家飯館里,人頭攢動,老板娘正忙著招呼客人。
??? 對于*近的物價上漲,老板娘顯得很無奈,“番茄炒蛋蓋澆飯原先賣6元,現在賣7元。主要是番茄批發過來就要3.5元/斤,以前2-2.5元就夠了,但還是有很多顧客不理解。”
??? 她在紙上很快給記者算了筆賬,小小一盤番茄炒蛋,漲的不只是番茄:50斤一桶的色拉油,原先200元,現在245元,這還是老客戶去買的優惠價;30斤一箱的雞蛋,原先105元,現在140元;勾芡用的生粉,*近一個星期漲得厲害,原先3.8元/斤,現在7.8元/斤,漲了1倍還多。“這個菜只是做人氣的,沒什么利潤可賺。”
??? 昭化東路上一家飯店老板也表示,去年番茄炒蛋的價格是8元,今年上半年漲到了9元,現在正準備提價到10元。“進來的價格在漲,我們也只能跟著漲。”
??? [ 零售環節 ]
??? 薄利多銷只賺人氣
??? 飯館的“人氣菜”無利可圖,那菜場、超市的番茄有的賺嗎?答案也是否定的。
??? 諸安浜菜場的吳阿姨每天都去批發市場進貨,零賣的番茄質量要求高,進貨時看見好的(番茄就多進幾個,不好就不進了。
??? “平時正常賣3.5元/斤,現在都成了進價,賣了10多年的菜,番茄很少這么貴過。”吳阿姨說,“拿來的番茄要損失一些,賣得快還能賺一點,放的時間一長,顧客翻來翻去番茄容易受損,稍微有點傷疤就賣不掉了。這里的攤位費一個月要700元,折合成番茄的成本費用是0.5-0.6元/斤,再扣除人工費、運輸費,賣4元/斤真的沒什么利潤。”
??? 在鎮寧路上的一家大型超市,記者看到散稱的番茄價格為4.49元/斤,而包裝好的山東產番茄則為4.38元/300g.據超市工作人員介紹,供應商報價就將近4元/斤,扣去場地、水電和人力經營成本,所剩利潤無幾,薄利多銷只賺人氣。
??? 蔬菜供應商葛先生表示,他們與超市做生意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把蔬菜先送進去(柜臺賣同時報價,等到蔬菜賣完后,供應商拿報價的75%,另外25%是超市提成;另一種是供應商直接在超市里銷售,賣之后超市要抽成4%到6%.除此之外,還有增值稅等其他費用。
??? 據葛先生介紹,35%的供應商處于虧損狀態,40%的微賺,15%屬于賺錢的,其余10%則屬于散戶。“我就屬于虧損的那35%.前幾年賺錢容易,這幾年市場進入白熱化了,大部分供應超市的(供應商沒賺錢,打平就很好了。”
??? [ 批發環節 ]
??? 賣得貴但是不賺錢
??? 江橋批發市場是上海*大的蔬菜批發市場,90%以上經營的是客菜。每天下午3點,**的蔬菜交易迎來了*繁忙的時刻。
??? 38歲的批發商楊風喜來自江蘇淮安,做了15年的番茄生意。“今年的番茄價格是15年一遇的高價。往年*貴時也就上漲0.3-0.5元/斤,但*多不過一個星期就跌下來了。今年從8月15日開始番茄就一直在漲,持續這么長時間的還是頭一回,主要是‘后援’來的少啊。”
??? 據他介紹,自己是直接雇人去產地向農民收購番茄的,山東的品種較好,收購價2.6元/斤,批發價3元/斤;遼寧的相對便宜,收購價1.5-1.6元/斤,批發價2-2.1元/斤。
??? “從8月15日到9月末是賺錢的,其中有幾天*高的利潤可以賺0.8元/斤。但10月初到現在雖然價格賣得貴,卻沒賺什么錢,除了包裝費、進場費、運輸費在漲,連小工的費用都在漲,以前山東那邊的小工每人每天60元,上海的是80元,而現在,這兩個數字都上漲了20元。番茄這行賣不好還要賠錢,現在能保本就不錯了。”
??? [ 運輸環節 ]
??? 運輸成本漲幅38.9%
??? 33歲的長途貨運司機劉德剛是遼寧錦州人,做這行5年多了。
??? 據他介紹,從遼寧錦州到上海江橋單程為1700多公里,需要34個小時。燃油費從去年的2600元上升到了現在的3000元,過路過橋費從去年的1000元漲到現在的2000多元,一趟過來就要近5000元的運輸費,比去年猛漲了1400元。
??? “不僅柴油的費用在漲,還鬧油荒,在高速公路上加不到柴油。有時跑好幾個加油站排個長隊才能加到油,一些加油站還限加200元柴油,只能開不到100公里,想多加一點都不行。我們只好出門前在當地加滿油。”劉德剛有些不滿。
??? 據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的調查數據顯示,近期中國南部已有2000多家民營加油站因缺油而停業,廣東、江蘇、浙江等省數量均高達幾百家。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石油業商會的監測顯示,北京、上海、重慶、大連、合肥、武漢等大城市,也都出現了柴油緊張的局面。
??? 劉德剛向記者坦言,拉一趟番茄可獲利3500-4000元,這個價位和去年沒什么變化,但每斤番茄的成本上漲了許多。“像我一卡車平均可拉1100-1200箱番茄,每箱重38-40斤,折合成每斤番茄的運輸成本就是0.125元,而去年的成本是0.09元,漲幅達到了38.9%.”
??? [ 種植環節 ]
??? 每斤可獲利1.4元
??? 零售、批發、運輸環節都沒賺錢,種植環節是不是盈利了呢?早報的調查顯示,答案是肯定的。
??? 40歲的袁長偉是遼寧錦州當地的番茄種植戶。11月5日下午3點多,江橋批發市場忙得熱火朝天時,他卻在悠閑地嗑著瓜子。
??? 據他介紹,番茄的生長周期通常為3個多月,其中育苗1個月,生長到成熟采摘需要2個月。“7月初播種的秧苗,在7月中旬受水災影響厲害,秧苗淹死了不少,產量減少了很多。”
??? 記者在江橋市場《主要品種成交數量表》上看到,該市場今年10月份的番茄成交量是11138噸,相比去年減少了1104噸。
??? 盡管番茄的產量減少了,但農民們依舊獲得了較好的收益。袁長偉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一畝地番茄種植量,種子需70元,氮磷鉀等肥料需600元,農膜需840元,合計種植成本1510元,雖然比去年增加了142元,但平均每斤番茄的種植成本變化不大,今年的為0.1元/斤。
??? “像我們家一畝地今年的產量減少到了15000斤,賣給收購商的價格是1.5-1.6元/斤,扣除成本0.1元/斤,至少可以獲利1.4元/斤,種一畝地番茄可以獲利21000元。因為這兩年行情好,農民的收益高。”袁長偉告訴記者,根據他的經驗,“等到過完年,現在11月份播種的番茄就能收獲了,到時上市量一多價格就會下來。”
??? 花菜成交不到去年一半 價格漲5倍
??? 江橋批發市場蔬菜部顧問張根興告訴記者,去年由于崇明花菜早期(60-70天秧苗受損,推遲移栽,故從10月下旬起,70、80、90(3個品種花菜一起上市,數量大增,去年11月5日成交量是111.4噸,同比增加30%;價格則大幅下降,均價僅0.4-0.6元/公斤,農民去年虧本*大。
??? 今年上海自然災害較多,致使郊區作物產量大受影響。今年11月5日花菜只成交了45噸,價格則為2.8-3.2元/公斤,與去年同期相比,成交量下降了一半多,價格卻飛漲了5倍多。
??? 大白菜10月漲了3倍多 目前量多價跌
??? 由于河北張北的白菜基地穩產,9月15日大白菜市場批發價為1.1-1.6元/公斤,與去年同期1.3-1.8元/公斤相差不大。
??? 但到了10月份,遼寧新民基地的大白菜受洪水影響出現斷貨,批發價格一度漲到1.2-1.8元/公斤。而去年同期才0.4-1.0元/公斤,漲了3倍多。
??? 據遼寧新民市大屯鎮的白菜批發商李雙福回憶,該鎮是大白菜主要基地,每年這個地區的大白菜9月底到10月初進入上海。去年價格便宜,當時的收購價每斤為0.14元,到上海保本價為0.47元,批發價只有0.55元,每天仍有約30車進上海。
??? 而今年,遼寧的大白菜因受洪水影響,推遲了半個月上市。江橋批發市場蔬菜部顧問張根興分析,大白菜銷路好、價格高的原因是貨源緊張,河北張北的白菜供應基本結束,遼寧新民的推遲上市,正在上市的齊齊哈爾的白菜量也不多,總之,貨源青黃不接。
??? 到11月初,由于各方面調運白菜過來交易,數量一多價格自然會下降,目前的批發價已經下降到1.0元/公斤了。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