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晨報記者 葛志浩
??? 一只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可以導致一個月后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這是氣候學的“蝴蝶效應”理論。而如今,科學家已發現了這一連鎖理論的現實版:在常年積雪、海拔6000米之上的珠穆朗瑪峰上,竟能檢測出DDT、六六六等20年前就被禁用的
??? 在日前舉行的 “地球第三*珠峰大行動”中,記者親眼目睹了那里脆弱的生態環境,而常年監測珠峰環境的科研人員也向記者講述了高原敏感地帶令人沉痛的當下--黑雪、高原洪水……中科院珠峰站副站長王忠彥博士憂心地說:當地人對珠峰的影響畢竟有限,氣候是全球性的,大氣帶來的污染任何人都無法控制。
??? 雪線上升:
??? 不超6300米看不到積雪
??? 此時已入深秋,公路盤旋而上,盡管GPS導航儀上的海拔數值已顯示為4500米,然而身邊的高山,無一有雪覆蓋。“現在珠峰地區不到海拔6300米以上,基本上遇不到常年積雪。”中科院珠峰站副站長王忠彥博士的一句話讓人*為失望。
??? 隨著氣候變暖,就連珠穆朗瑪峰這座全球海拔*高峰也開始逐漸脫去“雪衣”.“根據研究,隨著氣溫升高,我國西部冰川均呈現退縮狀態,在過去40年中,面積縮小了3790km2,減少的冰川儲量相當于冰川厚度每年平均減薄0.2m.冰川退縮很快,尤其以祁連山和珠峰北坡為甚。”王忠彥說。
??? 據1999年出版的《喜馬拉雅山冰川資源圖》統計,我國境內的喜馬拉雅山系共有冰川6472條,冰川面積8418平方公里,冰儲量712立方千米,分別占整個喜馬拉雅山系冰川總量的 35.83%、23.98%和19.07%.但在近幾十年來,科學家們卻發現,這片冰川正在發生加速性的退縮。以納木那尼冰川為例,其冰川末端在1976年-2006年間,平均退縮速度為每年5米左右,而在2004年-2006年這段時間里,后退速度更是達到了每年7.8米。
??? 雪線上升,意味著的遠不只是景觀逐漸消失那么簡單,它更是對當地乃至全世界的影響。“近百年來冰川普遍退縮,所帶來的是逐漸增加的高原突發洪水以及冰川泥石流的危險。”中科院蘭州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一位專家表示,而從長遠來看,冰川變化還會對地區的工業、農業產生影響,因為在*初的幾十年里,冰川地區的徑流量也許會增加,但之后就會普遍減少,甚至國際河流水資源的短缺或利用糾紛還有可能引發地區沖突。
??? 冰川的消融如今已威脅到當地農民的生計。在西藏,青稞是主要的農作物之一,但人們只有到了4月中下旬冰川、積雪融化后才能獲得灌溉的用水,一旦冰川消失,這種以冰川和積雪融化灌溉系統為基礎的種植業也就難以為繼。
??? 污染侵襲:
??? 雪里有20年前禁用農藥
??? “人跡罕至,加上海拔高度的因素,這里受外界人類活動直接影響的可能性較小,因此這里能代表地球上大氣環境的‘本底狀況'.”自從2005年中科院珠峰站建成之后,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員張強弓博士每隔幾個月就過來工作一段時間。他所負責的工作既簡單又重要,就是在高原上安裝一些捕捉大氣污染物儀器,并定期下載記錄數據。與此同時,在冰川上采集雪樣或鉆取冰芯。
??? 張強弓告訴記者,冰芯含有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高分辨率氣候和環境信息,可以得知這一地區的環境變化,比如通過冰芯中的孢子數量,可以得知這一地區當年的植被、溫度和濕度狀況。另外,冰芯還會將歷史上飄過珠峰地區的空氣原封不動地保存在里面。
??? “比如,這些年來新鮮的降雪中含鉛量大大降低,這很可能反映了近30年來世界廣泛使用無鉛汽油的緣故。當然,還有不好的現象,比如在其他一些冰芯和珠峰表層雪中,科學家還檢出了六氯苯、DDT、六六六和有機氯農藥等有機污染物,你要知道,這些農藥早在20年前就被禁用了。”張強弓說,在這幾年的檢驗中,依然還有這些物質。
??? 另一值得注意的現象是,珠峰地區的黑碳含量也保持著較高的程度。所謂黑碳,指人為排放的、燃燒不純物質所產生的如煙灰和粉塵等顆粒,而在珠峰這塊與都市相去甚遠的地區,仍能發現這種污染物質。有科學家認為,珠峰地區1990年至1991年期間的黑碳之所以增多,甚至與海灣戰爭有關,期間,中東油井燃燒釋放的污染物通過西風帶傳送到珠峰地區,從而造成該地區大氣受到嚴重污染,甚至出現了“黑雪”.
??? 沙化嚴重:
??? 青藏高原或成全球沙源
??? 和藏在冰芯里的“人類污垢”一樣,另一個讓科學家感到擔心的就是青藏高原這片地區正向未來的“地球沙塵源”方向發展。“降水不規律,同時土地沙化嚴重,這些都可能成為’禍根‘.”張強弓表示,青藏高原處于對流層中上部,大氣活動劇烈頻繁,為沙塵進入大氣并進行遠距離傳輸提供了足夠的動力。此外,青藏高原存在的大片流動沙丘和荒漠化土地又為沙塵天氣的發生提供了充足的物源。如雅魯藏布江及其支流河谷、黃河、長江源地區都有大片活動沙丘。此外,高原的沙漠化面積也在劇增。
??? 通過對上百個氣象臺站的沙塵記錄統計,科學家們發現,我國沙塵暴的主要發生區域在青藏高原和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區。其中,每年的12月到翌年3月, 沙塵暴發生中心集中在青藏高原上,并隨時間推移中心向北推移。相對于其他沙塵暴發生區,高原更容易將沙塵等細粒粉塵物質揚升到5500米高空,而此高度的西風急流正是亞洲粉塵遠程傳輸的主要動力,甚至可以將沙塵傳往遙遠的北太平洋地區。
??? 記者了解到,這一理論雖然聽起來不可思議,但此前確有科學家推測,通過對比我國沙塵暴和日韓黃沙天氣的月際分布,日韓兩國冬季的黃沙大部分應該來源于青藏高原。“當然,青藏高原地區的土地沙化并非完全由當地人造成,其他國家地區的人類活動也會加速這一沙化進程,但無論如何,這些不計后果的行為*后會成為全人類的負擔。”中科院的專家們擔心,如果任其發展下去,青藏高原可能會成為今后全球重要的沙源地之一。
??? [記者手記]
??? 管得了保護區管不了大氣流動
??? 大氣環流帶來的污染物遠遠超過當地人們活動對珠峰的影響
??? 雪線退縮、土壤沙化以及因氣候惡化而趨于消亡的高原生物,讓人們意識到保護珠峰這一敏感地區的重要性。
??? 在日喀則地區,剛走過“定日界”的牌子,就可看到一座巨大的牌坊橫跨318國道,這便是1988年留下的珠穆朗瑪峰***自然保護區景區標識,其告訴人們,前方屬于自然保護區,請注意保護環境。
??? “可是,就算保護區能管住游客的手腳,它能管住大氣的流動嗎? ”專家認為,氣候是全球性的,大氣是流動的,這決定了保護珠峰的環境需要全人類的共同努力,這如同為什么要召開全球氣候變化峰會一樣。
??? 根據已有科研成果表明,大氣中的污染物可以通過沉降進入陸表生態系統,進而威脅其中的生物。以*近關于青藏高原中、南部魚體的化學分析為例,結果更令人震驚:清澈湖水生長的魚竟然含有完全來自人類活動排放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和重金屬。
??? “這些證據都直接或間接的說明其他地區排放的污染物已經翻越喜馬拉雅山脈,入侵青藏高原并留下印跡。 ”中科院張強弓博士說。
??? 事實上當地人們活動對珠峰影響已經越來越有限。旅游區采取了比較嚴格措施,固體垃圾都是集中放置,運回日喀則或拉薩固廢填埋場進行處理。而對于冰川腳下的游客,統一用電瓶車由大本營帶到指定地點。但由大氣帶來的污染物,卻是任何人都無法控制的。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