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11月2日,國內砂糖、綿糖*高價已經上升到7600元/噸,在10月25日突破7000元大關后繼續攀升。而2008年底,國內糖價僅為2800元/噸。
??? 此前的10月22日,新榨季**批國家儲備糖21萬噸投放市場,拍賣均價高達6680.56/噸,甚至高于部分產區現貨糖價。然而,10月25日,食糖價格綜合指數達7042元/噸,平抑糖價的目標落空。
??? 面對高企的糖價,多家知名
??? 拋儲抑價未果,11月1日,國家發改委經貿司副司長劉小南在2010至2011年制糖期全國食糖產銷工作會議上表示,國家考慮在近期會繼續加大調控的力度,根據市場情況還會繼續投放儲備糖。
??? 隨著近期新糖的上市,糖價的上漲勢頭是否會被終止?中國國際期貨司研究員吳媛謹表示,新糖不太可能會拉低糖價,但糖價繼續上漲也不太可能,“現貨市場現在是有價無市”.
??? 暫時的平衡
??? “我們都沒有庫存了。”國內龍頭制糖企業,廣西鳳糖生化股份公司銷售部的黃先生告訴記者,“現在糖價這么高,這邊的企業的庫存都不多。”
??? 不過,糖價上漲,并非對所有的制糖企業都是利好。因為,制糖原料的價格也上漲了。
??? 11月1日,廣西自治區宣布,新榨季,普通糖料蔗收購首付價由上榨季的260元/噸提高到350元/噸,并且,將每噸普通糖料蔗收購價格350元與每噸一級白砂糖平均含稅銷售價格4800元掛鉤聯動,掛鉤聯動價系數值維持6%不變?!案收釢q價,企業的成本壓力也變大,廣西這邊有幾個企業,前期賣糖多了,就虧了。”
??? “現在原材料比去年貴了很多,其實,雖然去年自治區政府規定收購首付價為260元,但實際收購過程中,每噸價格也達到了300多元。”黃先生表示,成本比去年高多了,現在磷酸、硫磺價格都上漲了,雇工工資也在上漲。
??? 不過,在糖價達到7600元新高后,市場銷售卻已進入淡期,市場似乎形成了一個暫時的平衡。
??? 在糖價攀升之時,新榨季國內食糖主產區原料甘蔗種植面積以及預計產量,也浮出水面。
??? 11月1日,據廣西糖協理事長農光介紹,廣西新榨季甘蔗種植面積1520萬畝,同比增40萬畝,預計食糖產量將會在760萬噸左右。而另一主產區云南省,甘蔗種植面積達到438.19萬畝,預計將入榨甘蔗1600萬噸,產糖量200萬噸左右。
??? 總體上,國內今年預計糖產量將達到1174萬噸,較2009至2010年度的1070萬噸,增加約100萬噸。而公開資料顯示,中國每年食用糖需求量為1400萬噸。
??? 國內供給不足,進口隨之增加。吳媛謹告訴記者,今年1至9月,中國共進口了136.52萬噸食用糖,比08年、09年的全年進口量還要多。國產量加上進口量,國內目前的食用糖供應量將會達到1310萬噸,相比1400萬噸的需求量,缺口已經不大。
??? 下游慎言提價
??? 瘋狂上漲的糖價,正在不斷向下游傳導,讓下游的食品飲料企業叫苦不迭。它們密切關注的是,糖價飆升是否會持續下去。
??? 11月2日,可口可樂中國公司公關負責人趙彥紅告訴記者,“這么多年來,糖、包裝都在漲價,企業肯定有成本壓力,怎么來應對原料價格上漲,對價格政策的調整,公司都很慎重。”盡管可口可樂慎言提價,但是由于糖價等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今年年初以來,可口可樂多家裝瓶廠都提高了旗下飲料的出廠價,上調幅度在5%左右。
??? 作為食糖需求大戶,匯源果汁也避不開食糖漲價這話題。匯源果汁新聞發言人曲冰告訴記者,“總體上,原料價格都在漲,企業成本壓力肯定是有的”,面對糖價高企,曲冰表示,“目前沒有漲價的需求”.
??? 康師傅控股北京辦事處代表李宜霖也對本報記者稱,康師傅的飲料產品的確面臨不斷上升的成本壓力,但“都沒有漲價”.
??? 與飲料行業不同,其他食品行業已經對糖價上漲作出了直接反應,此前,餅干、糖果、蛋糕等行業已漲價6%至15%.
??? 吳媛謹認為,目前,糖價傳導需要一個過程,食品飲料企業有一些食用糖庫存,現在還不會貿然提價。
??? 可口可樂公關負責人趙彥紅也表示,“糖價不斷上升,公司也提前預測到了,于是啟動中央采購系統,提前采購食糖預防糖價的變化?!辈贿^,趙彥紅也承認,這樣做也不是一個長期應對措施,畢竟從大環境來看,糖價一直在漲。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