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南京“
從“軟肋”下手塑形象
不管是一個產業還是一個企業,只要其產品與“不安全”掛上鉤,它的市場、發展受阻就是一件繞不開的事,就像今年8月發生在南京的“龍蝦門”事件。盡管此事已過去了近兩個月,
小龍蝦學名叫克氏原螯蝦,是淡水螯蝦家族中的一個中小型種類,也是世界上分布*廣、養殖*多的淡水螯蝦,其外觀好看、味道鮮美、價格低廉。隨著小龍蝦食用和經濟價值逐漸被社會發現和認識,小龍蝦在國內外市場上的消費與貿易均呈增長趨勢,成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一個新亮點。近年來,由于大量捕撈,野生資源面臨枯竭,上世紀90年代后期,全國小龍蝦人工養殖開始啟動,并迅猛發展,成為我國漁業經濟的重要特色產業。2009年,我國小龍蝦產量達到47.9萬噸,其中,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湖北、江蘇、安徽等地既是小龍蝦的主要產區,也是*主要的加工出口基地。
在南京“龍蝦門”事件前,有機構提供的數據顯示,小龍蝦在日常餐飲中已呈供不應求之勢,而加工速食市場尚未開發,潛力*大。預計今后幾年,全國小龍蝦年消費量在40~50萬噸以上。未來幾年,預計歐美市場年需要小龍蝦加工品的數量為15萬~20萬噸(需要加工原料75萬~100萬噸,市場需求量非常大。國內外強勁的需求,促使國內小龍蝦主要產區紛紛制定發展規劃,如湖北省就明確指出,到2015年,本地小龍蝦要實現養殖總面積40萬公頃,總產量逾100萬噸,產值逾150億元;同時,加工能力達到75萬噸,初加工產值130億元,出口創匯15億美元;此外,還要實現甲殼素、殼聚糖和殼寡糖及其衍生物系列產品等深加工產值100億元以上,帶動餐飲、包裝、飼料、倉儲、旅游等產業產值100億元以上,實現小龍蝦綜合產值500億元以上。
這一個個誘人的數字,需要國內小龍蝦產業擁有安全、放心的品牌形象方可實現。而眼下,國產小龍蝦產業要想獲得消費者和市場的廣泛信任,面對的*大挑戰恰恰是安全。
基于此,在近日由農業標準化與食品安全發展聯盟、中國技術監督情報協會主辦的“全國小龍蝦產業健康發展研討會”上,與會專家認為,目前,有四大矛盾和問題制約著國產小龍蝦的良性發展,從而使其可放心、安全食用的品牌形象受損。一是我國水產養殖的基礎設施和支撐體系比較薄弱,養殖科技含量和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程度較低,產業發展的支撐能力和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不強。二是由于片面強調擴大養殖面積、過度捕撈,致使小龍蝦種質退化,養殖病害增多,產業附加值持續增長受到較大影響。三是質量安全事件嚴重沖擊產業發展,如今年8月發生的南京“龍蝦門”事件。四是近年來發達國家對我國淡水產品出口設置技術壁壘日益苛刻。目前,歐美等進口國對輸出國企業的產品安全衛生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檢測項目越來越多,殘留指標限量也越來越苛刻,如歐盟提出的氯霉素、硝基呋喃及其代謝物,美國FDA公布的禁止在進口動物源性食品中禁用的11種藥物等,已成為近年來出口產品質量問題的熱點話題。
參加此次研討會的專家認為,要解決上述問題和矛盾,迫切需要研究小龍蝦養殖的關鍵質量控制點,建立標準化、規范化的健康養殖模式和方法,這是促進我國小龍蝦規模化健康養殖、推進出口淡水小龍蝦行業持續和穩定發展的有效路途。中國技術監督情報協會秘書長齊璇就表示,推廣小龍蝦標準化體系,可確保依此生產出的產品是安全的。原國家標準委農業食品部巡視員張靈光認為,隨著產業化、社會化及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單個的標準發揮的效應就顯得有局限性,必須以體系的形式出現,使之相互之間有內在的聯系,*終確保產品質量和安全。通過小龍蝦事件以及2008年的三聚氰氨事件,說明養殖業、散戶養殖的模式存在著問題。他強調指出,標準化是生產力,一個好的、科學合理的標準,可以使一個行業興旺發達,使一個行業從小到大并逐漸增強。
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工程師舒新亞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除認為國產小龍蝦產業眼下存在野生資源量急劇下降以及養殖模式標準化程度較差等方面的問題外,其存在的另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小龍蝦加工綜合利用技術不高,產品單一,產業延伸度差,加工方式相對落后,生產仍以勞動密集型為主,依靠低廉的原料和勞動力資源賺取外匯,缺乏科技創新和市場開發。
舒新亞認為,應引導小龍蝦加工企業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增加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品的加工量和占有量,促進產業鏈向深加工領域邁進。同時,各地應出臺積*有效的措施,加強這一特色產業的市場開發,培育和發展知名品牌。
據悉,為了解決小龍蝦產業標準化養殖加工問題,目前,中國技術監督情報協會已攜手農業標準化與食品安全發展聯盟著手“小龍蝦養殖加工標準化及質量控制”項目研究。該項目研究旨在從環境、選種、育苗、養殖、飼料、捕撈、運輸、加工等過程入手,研究我國小龍蝦規模化健康養殖加工的標準化模式和關鍵質量控制點及關鍵技術標準,從而固化和優化小龍蝦品牌,確保其品牌效應的*大化。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