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山東安丘某食品有限公司張先生這個國慶過得并不清閑。從10月1日開始,他就不停接到陌生的韓國客戶打來的電話,要求公司準備白菜。“8號上班以后,找我們下訂單的人就像打仗似的全涌上來了。”張先生說。
張先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過去,公司偶爾才發那么一兩個柜的白菜,可現在**能發兩個柜,一個柜有22噸,僅國慶后就已經發了80多噸白菜到韓國了。
張先生的商機,來自韓國的“
1噸能賺200多元
青島杰凱食品有限公司在韓國出現“泡菜危機”之前,加工的白菜并未
9月20日,衣慶就開始到東北收購大白菜,當時的價格是每斤一角七八。后來隨著收購的公司越來越多,現在的價格已經漲到每斤3角了。白菜的收購價提高了,韓國客戶給出的加工后產品的價格也比往年高很多,1噸價格約2400元。
張先生目前就負責公司白菜的出口工作,對白菜的整個價格環節非常清楚。
“現在的收購價是1斤3角左右,這樣1噸收購價就要600元。運到山東1噸300元、裝車20元、網袋50元,代理人的代辦費是40元,運到工廠后要卸貨、分貨、脫水等,就要達到1100元。”張先生說,“按照75%的凈菜計算,然后再加上包裝袋、人工加工費、港雜費等550元,1噸總共是2016元。”
按此計算,一般出口1噸白菜到韓國能掙200多元。不過,張先生認為,這樣的情況是暫時的,需求不可能一直這么緊俏。“一個很好的韓國客戶朋友跟我講,他們每天要收到很多從中國進口的大白菜,但一旦市場飽和以后就不會再收了。”
衣慶也告訴記者,現在公司對有些訂單已經不接了,要等運到韓國的白菜14號通關后再看情況。“我感覺現在出口到韓國的白菜都有20萬噸了,等一通關,韓國的大白菜會滿大街都是。現在從韓國回來的空的集裝箱很少,我們都搶不到。”
另外,張先生認為,以后白菜即使可以繼續出口到韓國,價格也不會像現在這么高。不過,目前突然需要如此多的量以及如此高的價格,一般出口公司都不會放過這么好的商機。
據了解,產自吉林省的首批262.6噸白菜已于10月11日銷往韓國。未來,吉林省還將向韓國銷售約1240噸白菜。
張先生指出,現在安丘已經有幾十家出口白菜到韓國的公司,在1個月之內就能賣出5萬噸。“然而,因為勞動力緊張的關系,我們現在也是根據公司的生產能力來生產,因為如果都加工白菜,會影響到其他產品的出口。”
或致國內白菜價短期小幅提高
遠在韓國的“泡菜危機”,是否會對中國的白菜供應造成影響,引起國內菜價上漲?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由于韓國進口中國大白菜的決定是臨時的,無疑將沖擊我國國內市場正常供應。隨著市場的短缺,國內大白菜的價格也會有一些波動,依賴大白菜過冬的北方地區的市民,或許要花比平時更多的錢,才能買到自己過冬所需要的大白菜。
不過,中國蔬菜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陳明均并不這么認為。陳明鈞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白菜是國內大宗的產品,不是稀缺的品種,不會因為一個大量的采購就導致國內供應緊張,而且5萬噸的出口量占國內總體的白菜產量還是很小的。“只是韓國短時間的突擊采購,而且訂單的時間又比較緊,出口公司急于完成訂單,收購的價格會相對高一些,但也只是短時期內會對價格造成一定的沖擊。”
張先生也認為,5萬噸的出口量只是在短期內會對中國的市場造成影響,每年山東境內的白菜產量就有50萬噸,不過因為*近收購白菜的企業很多,菜農就會有惜售的心理,價格會慢慢地漲起來,菜農確實也得到了實惠。
“山東白菜上市以后,價格肯定會比以前高,但暴漲是不可能的,今年大約在2毛到兩毛五,會比去年高一些。今年的白菜產量沒受天氣影響,產量還是很高的。”張先生說。(記者 李嬌鳳)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