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16日訊 繼娃哈哈借海外代工、光明預借海外收購進軍嬰幼兒乳品市場后,另一食品巨頭--維維集團也采用與海外乳業企業合作方式,進入這一乳業*高利潤板塊。8月3日,維維集團表示已經與澳洲塔圖拉(TATURA Milk Industries Limited乳業公司合作,定制銷售原裝
??? 由于國內消費需求恢復得過快,今年乳制品進口量也在大幅增加,上半年,奶粉進口22.44萬噸,同比增長72.90%.
??? 國內外奶粉價格倒掛
??? 在中國奶粉進口快速增長的大背景下,8月3日,恒天然第26次網上乳制品拍賣結束,與上次拍賣相比,三種合同期內所有乳品平均價格下跌8.3%,其中無水奶油平均價格與上次價格相比下降7.6%,全部合同期內脫脂奶粉平均價格與上次相比下降8.6%至2803.2美元/噸(合人民幣19145.9元/噸,匯率1:6.83,全部合同期內全脂奶粉的平均價格與上次相比下降7.7%至2830.8美元/噸(合人民幣元19334.6/噸,匯率1:6.83。事實上,受到下半年美國乳制品豐產、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等因素影響,未來一段時間,國際乳制品價格有望下降。而根據農業部定點監測,8月第2周內蒙古、河北等10個奶牛主產省(區原奶價格為2.8元/公斤。據此測算,不算加工、運輸等費用,國產1噸奶粉僅原料奶成本就在22000元/噸左右,顯然,這樣的價格已經比進口奶粉價格平均高2000元左右,形成國內外奶粉價格倒掛現象。而國際市場價格的下降將擴大中國企業對進口奶粉的選擇。
??? 下半年進口量有望進一步增加
??? 9月份以后,隨著天氣轉涼,國內奶牛產量將逐步下降,供求偏緊矛盾加深,原奶價格繼續走高,整個原奶市場將呈“量減價升”態勢。而原奶價格的走高,更增加企業生產成本,壓縮其利潤。與此同時,進口奶粉與國產奶粉價格差距可能進一步拉大,這又*大提高國內企業進口奶粉的積*性,特別是進入11、12月份,國內奶源緊缺,而國內乳制品消費量較大,此時多數企業選擇進口奶粉將是**選擇。筆者初步預計,按照今年奶粉進口平均增速計算,預計全年奶粉進口有望達到40-50萬噸,創下中國奶粉進口新紀錄。
??? 奶粉企業喜憂參半
??? 在進口奶粉的沖擊下,國內奶粉生產企業喜憂參半。國產奶粉,主要盤踞二三線城市,今年,隨著原奶價格持續上漲,國產奶粉企業的經營壓力增大,企業利潤普遍下降,部分企業甚至出現虧損,特別是東北、西北等地區的中小奶粉生產企業,虧損嚴重。而以進口奶粉為原料的生產企業,主要占據一線城市市場份額,其銷售火爆,獲利頗豐。惠氏、雅培等企業都實現銷售量與銷售利潤雙增長,那些依靠進口奶粉的中資企業,比如澳優、雅士利也獲利不少。下半年,隨著奶源成本繼續上升,奶粉進口量的持續增加,進口奶粉企業效益將繼續向好,國產奶粉企業效益繼續向背,兩*分化嚴重。
??? 未來國產奶粉需加快整合
??? 目前,國際排名前20位的乳企已經無一例外的全部進入中國。這些企業中,一些坐穩奶粉一線市場老大位置的同時,準備向二、三線城市進軍;一些則考慮把手伸向液態奶和奶源市場。不難看出,未來外資進入國內乳制品市場的步伐將進一步加快。此時的國內乳品企業,無論民營、國資,曾經的內部競爭只是小兒科,現在及未來將要面對的是來自海外、實力雄厚的乳業大鱷們。遺憾的是,就在今天,國內乳品企業們卻還在繼續“你掙我奪”的競爭,還在為乳業國標背后的利益而相互叫板。
??? 對于中國乳業而言,要想增強綜合實力,樹立國產品牌在行業的主導地位,當務之急,應該是加快產業重組和整合,讓伊利這樣的龍頭企業,加快對奶源、銷售渠道及終端產品市場的布局。(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 宋亮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