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答:公信力是綠色食品品牌的靈魂。維護綠色食品品牌的公信力,前提是完善標準,核心是規范認證,關鍵是嚴格監管。結合我國國情,按照“安全與優質相結合、先進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原則,已經制定并發布綠色食品標準152項,貫穿綠色食品產地環境監測、生產加工控制、產品質量檢驗和包裝貯運規范的全過程,覆蓋上千種農產品及加工食品。
從認證環節上來講,產品或產品原料產地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農作物種植、畜禽飼養、水產養殖及食品加工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的生產操作規程;產品必須符合綠色食品質量和衛生標準。
問:嚴格的認證可以把住“入口關”,但是,如何防止有的企業在申請認證時,嚴格按標準辦事,獲得標志使用權后放松要求?
答:一般來講,經過嚴格的認證程序,獲得綠色食品使用標志企業生產的產品,消費者大可放心購買。為了防止*個別企業在申請認證時,嚴格按標準辦事,獲得標志使用權后放松要求,我們有一套監督手段。目前,全國各地都有了我們委托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按綠色食品的標準進行抽檢;2008年開始,農業部把綠色食品列入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計劃,定期抽檢;每年我們還組織各省綠色食品工作機構對市場上的綠色食品進行檢查,3年內,現有的1.5萬多個產品都會被輪檢一次。發現小問題,會要求企業立即整改,但如果鉛等重金屬超標以及農藥殘留超標等硬指標超標,會被當即撤銷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不給整改期,及時淘汰退出,綠色食品不搞“終身制”,證書的有效期為三年,期滿后需重新接受檢查和認證。
2009年,我們累計在全國101個城市、316個各類市場檢查5908個綠色食品產品,合格率達到98.8%。對抽檢不合格的39個產品,使用綠色食品標志不規范的106個產品,及時取消了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同時配合市場監管部門查處了33個假冒產品。我們也歡迎消費者監督,發現問題,一旦查實,就會立即采取相應措施,絕不姑息。
據調查,部分大中城市消費者對綠色食品品牌的認知度和信任度已分別達到83%和78%。綠色食品品牌影響已從國內擴大到國外,目前,綠色食品標志商標已在美國、俄羅斯、法國等9個國家和地區成功注冊。綠色食品已打造成一個具有較高公信力和影響力的知名品牌。
問:當前,我國綠色食品產業正處在快速發展時期,如何切實培育、保護和發展好綠色食品品牌?
答:綠色食品雖然經過20年的發展,已具備了一定的總量規模,但目前大多數產品生產總量只占同類產品總量的5%左右,與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相比,生產規模和市場供給能力仍然偏小。只有通過持續發展,逐步擴大總量規模,才能不斷適應消費需要。
盡管綠色食品發展勢頭良好,但我們要始終堅持“從嚴從緊、寧缺毋濫”,不降低質量標準,不降低準入門檻,不降低“含金量”,規范認證,嚴格監管,使綠色食品始終成為我國安全優質農產品精品品牌的代表,成為**高端農產品生產和消費的“風向標”。在穩步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還要加快市場流通體系建設,引導和鼓勵發展綠色食品專業連鎖經營、直銷配送,積*探索和推進“農超對接”,加強市場信息服務網絡建設,促進廠商合作、產銷對接,實現優質優價,提升品牌價值,使綠色食品進入“以品牌**消費、以消費拓展市場、以市場拉動生產”持續健康發展的軌道。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