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隨著廣東各地打擊“
?
跟蹤
潲水車“幾班倒”
“油源”幾乎遍及汕頭市區的餐館酒樓
華燈初上,正是各家餐飲店里客人酒足飯飽之時。此刻活躍在餐館酒樓周邊的一些身影引起了記者的注意:滿身油污的漢子,駕著電動三輪車拉著幾個塑料桶來到餐飲店旁,徑直走入餐館后方的廚房,不一會兒工夫便扛出滿滿幾桶潲水,又駕車風馳電掣地消失在夜幕中。這些收集起來的潲水,運往何處?作何用途?有知情者向羊城晚報記者透露:汕頭有一家煉油窩點,專門從下水道打油或回收餐館酒樓的剩飯剩菜,提煉劣質 “潲水油”。
在知情者的指引下,羊城晚報記者連續多日在汕頭市泰山中路的泰龍工業園附近“蹲點”,發現從一條穿過鐵路涵洞的小路那頭,頻繁有帶潲水桶的三輪車進出。據摸查,潲水車出動從早到晚一般有四個時間段:6時至8時許、9時至11時、12時至15時和20時至23時。知情者透露,該家煉油窩點的潲水車分“幾班倒”輪流作業,其“油源”幾乎遍及汕頭市區的餐館酒樓。
暗訪
池中填滿潲水
機器轟鳴聲中,不斷擠出深黃色油液
昨天下午,羊城晚報記者以收購“潲水油”為名,進入該家煉油窩點。從泰龍工業園附近的一條小路拐入,穿過鐵路涵洞不到100米即到,門口以竹柵欄做門,未見廠名或掛任何招牌,卻用木桿高高掛起一個油桶。人一走近門口,一陣難聞的餿臭味便迎面撲來,入門左側堆放了幾十個空油桶,還有一堆堆榨剩的油渣。場內中央并排連著十幾個大水泥池,池內裝填有大量剩飯剩菜等食品垃圾,空氣里彌漫著惡臭,令人掩鼻;再往里走,是一架帶有發動機的簡陋榨油機,機器轟鳴聲中,不斷有深黃色的油液被擠出,滴到榨油機下方的一個槽里;旁邊還有幾個貌似用作煮油的圓筒裝置,周圍油污滿地。記者現場看到,場內沒有一間固定建筑,全是用木頭、鎂瓦搭建起來的粗陋臨時棚寮。
場內僅見一名40多歲的女工,她正從榨油機的油槽里舀出油來,裝到一個臟兮兮的油桶里。聽記者說是來購油的,她說老板不在。油池旁擺放著五六個鐵油桶,據女工介紹,每個油桶能裝 150多公斤的油。記者問:“**能產多少油?”“我一個人三天榨一桶油?!币源斯浪悖@個煉油窩點平均一個工人每天大約能生產50公斤“潲水油” 。據知情人士透露,這家煉油窩點平日一般有六至八個工人負責煉油,一個月提煉的“潲水油”產量可達三四十噸。 記者問起做煉油有沒有覺得不舒服,這位來自江西的女工稱:“我老公來汕頭建橋,我原來到這里是給(工人)做飯,本來我不做這個(煉油)的,太臟了!那些都像垃圾一樣的!整天在這里做,身上很臭……”
據了解,這家“潲水油”窩點經營者有幾個合伙人,其中的大老板是窩點鄰近的官埭頭村當地人。
追問
大多銷往福建?
除了用作肥皂原料,還有用作食用油的
這家窩點提煉出“潲水油”后,都流向何處呢?知情者透露,近至澄海、潮安等周邊地區,遠至福建、浙江均有人前來收購,多數是福建籍的收購商。窩點的女工也證實,他們那里的“潲水油”大多銷往福建。知情者稱,這家窩點生產的“潲水油”,除了生產者自稱的用作肥皂的原料外,還有用作食用油的,不過需要二次再加工。
據了解,此前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已出臺《2010年廣東省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整頓工作方案》,指出廣東要規范廢棄油脂管理,配合有關部門加強對餐飲業廢棄食用油脂流向的監控,探索建立廢棄油脂的長效管理機制,對廢棄油脂實行“定點回收、定點處理、定向銷售”制度,防止廢棄油脂回流餐桌。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