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驚蟄剛過,自覺
??? 半個月時間里,李延明走訪了山東、
??? 他并非**次聽到或見到洋種子,但卻一直沒有選擇洋種子,原因在于價格太高,相比國內種子高出數倍甚至數十倍?!皣鴥确N子是論斤論兩賣,可人家進口種子論粒賣,怕成本太高不敢進”.但考察過程中,山東壽光的菜農告訴李延明,由于國外種子質量好,產量高,價格也賣得好,當地已普遍采用洋種子。
??? 事實上,洋種子已占領了國內大部分市場。據中國農業大學壽光蔬菜研究院常務副主任國家進透露,西紅柿的進口種子占到50%以上,長茄國外品種占比超過80%,而無刺小黃瓜絕大部分是進口種子。據《投資者報》了解,僅壽光當地,國外種子公司就達30余家。
??? 值得注意的是,當“洋種子”控制大量國內市場后,2010年開始大幅提高種子價格及其配套的疫苗價格,使國內菜農的種植成本陡然提升,也同時拉響了國內種業的市場警報。
??? 壽光蔬菜種洋貨占七成
??? 在山東壽光這個全國*大的蔬菜生產地,李延明再一次感受到本土種子與洋種子的差別。盡管進口種子價格貴不少,但產量和賣價要高出很多,與保守的李延明只選擇相對便宜的國內種子不同,壽光當地菜農更愿花較多的錢買更好的進口種子。
??? 山東壽光蔬菜協會人士告訴《投資者報》,多數情況下,國外蔬菜種子的蔬菜產量比同類國內蔬菜種子的蔬菜產量要高出約20%,售價也比國內品種高出約20%,而且抗病蟲害能力也強于國內種子。
??? 山東壽光蔬菜集團有限公司負責菜苗培育的隋志卿經理表示,進口種子大舉進入壽光蔬菜種子市場始于2000年前后,進口種子依靠其技術和品種優勢逐步占據了種子市場的統治地位。平時吃到的荷蘭小黃瓜、以色列小西紅柿等都是進口種子進入我國市場之后生產出來的,“這些菜的品相和口感等,確實比國內的強?!?/p>
??? 目前,壽光每年蔬菜種子交易額約為6億元,其中“洋種子”占比就達到了六至七成,大約4億元。
??? 同樣的現象也出現在河南和東北地區的農作物市場。河南南陽地區的玉米種植戶對兩個玉米品種*為熟悉的,一個是國產的“鄭單958”,一個是美國的“先玉335”.“鄭單958”多年來都是當地玉米種植的主導品種,但近年這一國產品種受到明顯沖擊。
??? 南陽2009年全市玉米播種面積600萬畝,“鄭單958”品種雖然號稱是主導產品,但只占160萬畝。而在吉林省部分地區,“鄭單958”的老大地位已經動搖。一名種子銷售商接受采訪時表示,去年“先玉335”銷售更好,銷量已超過國產的“鄭單958”.
??? 農業部的統計進一步印證了這一事實:3年前的玉米主要品種種植面積中,“先玉335”市場還很小,但*近兩年升至第三位,而且增長勢頭非???。而據來自吉林省農科院副院長羅振鋒統計,目前吉林玉米耕地的三分之一被“先玉335”占據。
??? 低價搶市場,抬價賺暴利
??? 洋種子產量高,賣相好,售價高,自然給大規模的大棚種植戶帶來更好的性價比。但另一個隱憂卻接踵而來,那就是洋種子在控制了國內大量市場份額之后,今年開始大幅提高種子價格,給國內菜農帶來了高昂的成本壓力。
??? 李延明算了一筆賬,與自己國內種子的價格比,國外進口種子的價格大致是國內種子的6到10倍,有些品種價格高出更多。比如一種番茄種子,每市斤賣到1萬元人民幣,相當于每克20元。據其介紹,種一畝茄子需3000粒種子,采用國內種子的成本是60~70元,但使用洋種子每畝成本要多出近千元。
??? 國家進以甜椒為例表示,國外種子公司生產1粒種子的成本只有1分錢左右,但在中國市場要賣1元錢。而以色列海澤拉公司的“189”番茄、荷蘭瑞克斯旺公司的“布利塔”茄子等,每克的價格都在100元以上,但由于市場已被國外公司壟斷,農民只能被迫接受。
??? 在營銷方式上,國外種子公司也有一套模式,先以較低價格,甚至免費讓菜農種植,獲得成功后,再向菜農高價出售,而且一旦出現病害,菜農還要付高價從國外公司購買相應的藥水與疫苗。
??? 去年7月,壽光市番茄曾暴發黃化曲葉病毒,這種病害暴發后,國內種子企業沒有一家能拿出抗病毒品種,而國外公司在9月份就及時拿出了抗病毒的種苗。這種抗病毒種苗價格一開始為每株0.42元,但隨著農民用種量的擴大,很快上漲至每株0.87元。
??? 與此同時,國外種子企業也加大了在華布局。僅壽光當地,國外種子公司就達30余家。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種子需求國,常年用種量300億公斤,價值達500億元。巨大的市場空間吸引孟山都(世界四大糧商之一,也是著名的經濟海盜、杜邦-先鋒(供應先進種質資源的業內***、先正達(全球**的植保公司, 在高價值種子領域名列第三等跨國種業巨頭紛紛搶占國內市場。全國目前有49家持有效證照的外資企業,包括獨資、合資、中外合資、中外合作等各種類型。
??? 國內外種企研發投入差百倍
??? 種業處于農業生產鏈條的*前端,對農業生產有著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影響,也是政府調控農業生產的重要杠桿。一旦種子受制于人,糧食安全和農業經濟發展將面臨壓力。科技部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趙剛坦言,“一旦國內種子價格和大部分市場被外資企業控制,主動權就會操控在他們手里?!?/p>
??? 中國是糧食生產大國,也是種子需求大國,每年有125億公斤的種子需求量,但國內種業公司僅僅能滿足45億公斤的需求,每年還有約80億公斤種子需要從國外進口。與此同時,國內種子企業卻生產不出好種子。
??? 統計顯示,中國擁有種子經營許可證的企業大約有8700多家,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不足100家。而真正實現產業化運作的更不足80家,這些缺乏研發能力的中國種子企業小而散,*大的種企銷售收入不到總體市值的3%.
??? 一個明顯對比是,國際上前十位種企一年的銷售收入就超過150多億美元,占了世界三分之二的種子市場,僅前三家企業就占一半的份額。但從國內比較大的五家種企上市公司豐樂種業(000713、登海種業(002041、敦煌種業(600354、隆平高科(000998和萬向德農(600371 來看,*新統計顯示,2009年這五家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總共才40億元。與國際大型種子企業無法抗衡。
??? 對種企而言,良種研發能力是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但從以上五家上市公司年報看,2009年在研發上的投入僅4400萬元,但孟山都2008年的研發投入高達9.8億美元,是這五家上市公司總體的152倍。
???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國家將對農民增加良種補貼,強調抓緊開發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和自主知識產權的功能基因和生物新品種,但如何將政策利好變成動力和利潤,將是對國內種業的大考驗。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