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當我們身邊的
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公布2010年3·15調查報告,在包括華南地區超市取樣的83個蔬果樣品中,大多數都存在農藥殘留超標或非法轉基因等問題。
記者調查走訪深圳各大超市發現檢測標準不一。而更令人驚訝的是,受訪的深圳消費者大多表達了漠不關心的態度,對大超市*度信任。專家認為,深圳老百姓的食品安全維權意識應加以提高,此外,政府執法和行政措施的配套也應完善。
調查報告:超市
3·15當天,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10年的3·15調查報告,這次調查的對象主要為超市的生鮮散裝食品,樣本為2009年10月至11月在我國8個城市的9家大型連鎖超市19個門店隨機購買,共83份,并委托有資質的專業檢測機構對這些樣品分別進行轉基因成分檢測和農藥殘留檢測。
檢測結果發現,在超市購買的生鮮蔬果被檢出含有危害較大的幾類農藥混合殘留是一個普遍問題,殘留中甚至包括國家已經明令禁止生產或使用的農藥,這些農藥包括聯合國糧農組織建議不應該在發展中國家使用的劇毒和高毒類農藥,如三唑磷、克百威、滅多威、氧樂果、殺撲磷、丙溴磷等。
這次檢測在豇豆、金桔、南豐蜜橘、飄兒白、菜心、柑橘、青椒等蔬果上發現了殺撲磷、丙溴磷、氧樂果等有機磷類農藥,據悉,這些農藥對兒童的神經系統發育會造成長期的負面影響。還有一家超市的草莓樣本上發現了國際國內都明令禁止使用的劇毒和高毒類農藥。
洋超市實施雙重標準?
“綠色和平”公布的檢測結果聳人聽聞,也再次遭到質疑:該組織檢測采用的是國際標準,遠遠高于國內標準,因而引發爭議。
該組織食品與農業項目主任王偉康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檢測結果顯示,一些蔬果上出現的農藥殘留是國內法律也禁止出現的,這就不是采用何種標準的問題了。她認為,不少“洋超市”卻實施雙重標準,在拒絕轉基因、逐步減少農藥使用的關鍵政策方面沒有表現出任何積*態度。
王偉康表示,國內大超市是完全有能力做到嚴格把關的,比如沃爾瑪超市在英國給予消費者“非轉基因”政策承諾,即不會向英國消費者出售任何轉基因產品,但在這次和之前的檢測中,均在該超市發現了違規違禁的情況。
她認為,經過溝通,家樂福已經開始了相關的工作,拒絕轉基因食品,逐步禁止農藥使用。這說明,這些超市是完全有能力為消費者的提供食品安全保障的。
消費者:甚少留意農藥殘留數值
深圳消費者對此是何反應?在華強北附近的沃爾瑪、萬佳、百佳三家超市,記者在生鮮水果賣場隨機采訪了10名市民,他們不約而同告訴記者,選擇蔬菜和水果時一般關心的是新鮮程度,對于農藥殘留數值等情況則甚少留意,也未看見超市有此類公告或標簽提醒。
記者在百佳超市水果稱重處看見,墻上貼有一張A 4大小的《百佳供應商蔬菜農殘檢測報告》,負責稱重的工作人員羅小姐告訴記者,這張紙平時沒有顧客會主動看,也很少有人過問農藥殘留這么專業的問題。
調查中,市民對大超市的信任程度很高。在沃爾瑪燕南店買了一包塔古菜的市民羅偉燕告訴記者,自己一般選擇在大超市買菜,原因是信得過他們的服務。特別是用透明塑料袋包裝的菜,食品質量和安全應該有保證。
也有一些市民希望看到檢測結果。“如果超市和菜市場把農藥檢測的結果張貼出來就好了,現在是想看都沒得看。”63歲的劉阿姨說,無論在哪買的菜,她至少要泡20分鐘才放心下鍋。
在華潤萬家華強店購物的市民廖小姐很少去小攤買果蔬,但她也表示從沒看到超市里面有貼出農藥檢測相關說明,她認為,超市理應提醒消費者,標明殘留的農藥成分,指導老百姓安全的食用方法,比如用去皮或者沖洗、浸泡等方法可以去除殘留農藥。
超市:檢測方式各不相同
那么備受信賴的超市是怎樣把關果蔬的安全準入呢?記者采訪發現,各個超市采用的方式和標準也不盡相同,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部門沒有相關強制規定,全憑超市自行決定。
據華潤萬家華強店總經理舒偉柱介紹,超市的蔬果直接來自超市的農產基地,會要求供應商出示檢測報告,有合格證明才予接收。超市還會進行內部檢測,合格的蔬果才能上架銷售。
華潤萬家超市質檢人員袁建忠向記者介紹了《華潤萬家質量標準手冊》,根據該手冊,對于水果的通用驗證標準包括,水分、色澤、硬度、形狀、成熟度、污染、包裝、無機械損傷。袁建忠介紹,水果的檢測重點在于感官方面,而蔬菜的檢測則加多了一條“理化要求”——— 無農藥殘留超標。
記者了解到,該超市使用的設備為深圳市英思太速測技術有限公司研制的PR 2000A型農藥殘留速測儀,該機器主要針對有機磷類農藥、氨基甲酸酯類農藥和菊酯類農藥的檢測,以深圳市出臺的《無公害蔬菜檢測技術規程》為檢測標準。
而百佳超市華強店的蔬果貨源則來自布吉農批,準入過程與萬佳大致相同,上架前超市人員也會進行檢測。超市生鮮部負責人石遠光說,該超市采用的是廣州分析監視中心制作的N C-800農藥殘留快速測試儀,采用的是國家標準,使用酶抑制法,需要20分鐘出結果。
政府:特區消費維權立法正在籌備 深圳標準比國家標準更嚴格細致
超市使用的儀器千差萬別,儀器所用的標準也各有不同,有些是國家標準,有些是深圳標準,這樣檢測出的結果能讓人放心嗎?有什么區別呢?
深圳市無公害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一位檢驗人員告訴記者,深圳的標準肯定比國家標準要嚴格和細致,而且國家標準里未規定或者未明確的一些情況,深圳標準里也參照國際標準加以了規定。
廣東知明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深圳市人大立法助理汪騰鋒告訴記者,目前深圳沒有形成地方法律法規,檢測標準和措施與歐洲、日本相比還有差距。而且,老百姓對于食品安全的維權意識也需要提高,消費者只要不拉肚子不生病,很少會投訴。
據透露,目前深圳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消費維權的立法工作。在這部法律中,事關消費維權的內容和標準將有*大變化,關于蔬果的檢測標準制訂也在立法內容之中,在國際大趨勢之下,標準和措施將向電子科技日用品質檢先進的歐美、食品質檢先進的日本看齊,甚至會直接參照國外先進經驗。
農產品檢測情況將按周公布 不合格農產品的品種、批發檔口、供應商一并公布
農產品是否合格,深圳將每周網上公布。為進一步增強市民對農產品安全情況的了解和知情權,深圳市農業與漁業局將以往每月在農業信息網上公布農產品檢測合格的情況,改為每周發布相關信息,從而使信息更加透明。
哪些蔬菜抽查不合格,不合格蔬菜出自哪里,品種、批發檔口、供應商等情況如何,這些情況這幾年深圳都會將定期檢測結果向市民公布。不過,以往深圳市農產品抽查信息每月公布一次,今后農批市場、超市的例行抽查結果也將以周為單位網上公布。
據悉,為了讓市民享有知情權,深圳同時增加各區的農產品抽查情況。除了月發布抽查結果外,深圳市對農批市場、超市的例行抽查結果也將以周為單位在農業信息網上公布,從而使信息更加透明。
從公布結果及時發布外,深圳今年還將購買20多套進口檢測設備,投入1800萬元升級改造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能力。經過升級改造,農業部門能檢測的農產品種類將從目前的40多種增加到300多種,檢測時間也將縮短,近期還將出臺《農產品標識管理的實施方案》,要求每一批農產品都要有產地、電話等信息,從而實現農產品的可追溯。
農殘檢測標準差距
與國際標準相比,國家標準無疑存在很大的差距,在數量、限量水平、標準分類上都需要進一步完善,如我國蔬菜農藥殘留標準總指標較少,以歐盟為例,殘留標準涉及農藥76種,總計指標583項,我國蔬菜農藥殘留標準只涉及52種農藥,總計58項,僅為歐盟標準的1/10。此外,我國蔬菜農藥殘留指標太籠統,針對性不強,百菜一標的現象非常突出,我國缺少植物生長調節劑和除草劑殘留指標等等。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