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 記者來到北京南城一家大型蔬菜批發市場。在特菜大廳中,每個商戶門口都放滿了寫著“綠色無公害”,“健康蔬菜”等字樣的包裝箱,商販們正在忙碌地裝箱運菜。但是記者找遍了特菜大廳,惟獨不見“有機”字樣的包裝箱。于是,記者以為公司買年貨為由,向一位姓李的商販詢問,他說:“去年這個批發市場就不賣有機蔬菜了,市場查得嚴,很多不合格就不讓賣了。”當記者指明就要有機菜,并且得要幾百箱時,這名商販變了口氣,小聲對記者說,其實市面上很多有機蔬菜都是假的,好多超市都是從我們這兒拿貨。你如果非要有機菜,我能給你找到帶“有機”字樣的包裝箱,菜其實都一樣,裝進去誰也看不出來。
??? 事情果然和這名商販所說的一樣嗎?
??? 記者來到一家位于北京大興區的有機蔬菜種植基地,時值冬季,基地的農田里沒有任何作物,只有一排排整齊的大棚內還種植著蔬菜,記者扒開大棚外罩的塑料薄膜,一股熱氣撲面而來,在大棚內,一壟壟水靈靈的西紅柿正茁壯地生長著。
??? 一位在棚中干活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當棚內的蔬菜生蟲時,他們一般都是人工去抓,或者使用一些生物農藥比如除蟲菊、苦堿等,不會使用農藥化肥。但是當記者走到一個大棚的轉角時,一個寫著“多菌靈”的白色塑膠瓶卻赫然靠在大棚的墻壁上。蔬菜基地附近的一位村民告訴記者:“這大棚種菜肯定得用藥啊,不然大棚里生了菌,這一棚的菜就都完啦。”
??? “之所以叫有機蔬菜,是要讓種植的蔬菜接近*原始的狀態。” 在位于陽坊一家由人大農學院興建的集生產、教學、研究為一體的有機農莊,負責人嚴曉輝告訴記者,現在市場上很多打著有機名義銷售的蔬菜,其實已經違背了有機的種植規律。真正的有機蔬菜,整個種植的過程需要全部按照春耕、秋收的自然規律,到了冬季,就是農閑的時候,不應再使用大棚種植。“大棚內是高溫高濕的環境,一旦生霉菌,是很難靠人工消除干凈的。”
??? 作為同行,嚴曉輝經常會到其他的有機基地進行交流學習,他常看到一些基地采用大棚溫室作業,里面的一整套高科技設備噴灑著大量的營養液。嚴曉輝說,人家就是偷偷地往地里撒一把肥料,也根本沒人能知道。
??? 在有機農莊工作的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博士研究生石嫣告訴《北京科技報》,市場上那些價格昂貴的有機蔬菜水果,很可能跟你在菜市場買到的非有機蔬果并無區別。她帶領記者參觀他們的農莊,“眼前這片土地就是有機蔬菜的種植地了。”她指著一片光禿禿的空地告訴記者,“你一定會感覺這和專業化、大棚作業的農場完全不同。一些有機菜生產商會偷偷使用少量農藥化肥,這還算好的。而另外一些人,直接把菜從批發市場批回來就當有機蔬菜賣了,一轉手就是好幾倍的利潤。”
??? 記者放眼望去,整個農莊雖然荒涼但是卻井井有條,農莊內的土地被嚴格分壟,嚴曉輝告訴記者,不要小看這片地,為了讓有機蔬菜在種植源頭上就保證沒有受到農藥的污染,基地選擇了這片只種植過單一樹木的土地,并且為了防止周圍的田地對這片地造成交叉感染,他們為此還布設了一圈灌木隔離帶。
??? 除了對土壤的嚴格挑選外,農莊使用的肥料也是特別選購的蚯蚓糞。
??? 記者在農莊看到,一大片空地上堆滿了黑褐色的糞肥,但是走近卻沒有聞到一絲的臭味。“這些肥料要發酵2到3年才能投入到地里使用。”嚴曉輝說,等到開春時,我們就可以使用農科院統一提供的種子開始種植了。種植有機蔬菜*頭痛的事情就是除蟲,對于蟲害的防治要全部采用物理的方式,例如安放熒光驅蟲燈、捕蟲糖罐,還要把辣椒、大蔥這類驅蟲蔬菜和芥藍等易招蟲的蔬菜交叉種植,其實*直接的方法就是動手捉蟲。
??? “有機作物的生產成本高,主要就是貴在有機肥料、人工費、蟲害風險以及沒有規模化經營。”嚴曉輝說,而且相同的蔬菜品種,使用有機的種植方法收獲的作物數量在初期是低于非有機生產方式的,即便用有機方式生產了幾年后,產量至多是和非有機持平。
??? “由于成本過高,一些有機蔬菜基地在其他環節上會耍些花樣。”石嫣說,北京每年能生產有機蔬菜幾百萬噸,但是其中80%都出口到國外,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一位負責給北京某有機菜基地運菜的司機曾經告訴她,在有機菜供應量和品種跟不上的時候,他們除了從基地里拉一部分有機菜外,不足的部分就直接從菜市場批發,然后再一起送到北京的各大超市里。
??? 記者了解到,有機蔬菜的概念是20世紀初,**由歐洲國家提出來的。我國于1994年也成立了“國家環保總局有機食品發展中心”.有機蔬菜是指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必須按照有機農業的生產方式進行,也就是說不能使用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等化學物質,不能使用基因技術,同時還必須經過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的質量控制和審查。
???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國家有機食品認證檢察員陳芳告訴《北京科技報》,造成有機菜市場混亂的主要原因就是認證的混亂。
??? 南京國環有機產品認證中心一位卞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國家規定有機蔬菜在種植前,都要經過嚴密的認證,對生產有機菜的土地、水質、空氣等都要進行實地的檢測,即便全部合格,如果這片地以前種植過非有機的其他作物,也要進行3年的轉換種植,這期間種出的作物也不能貼上“中國有機產品”的綠色標簽,而應貼上“中國有機轉換產品”的土黃色標簽。連續3年檢測達標的基地,才會頒發有機食品認證書。而且在頒發認證書的同時,還會發放有機食品標簽。如果通過的是土豆的認證,一畝地大概能產多少土豆,就發放多少個有機標簽。
??? 有機產品的證書期限只有一年。一年后,有機產品需要重新認證,這名工作人員說,第二年產品生長的條件就會發生變化,是否用了農藥,周邊是否建有化工廠,水質是否受到污染都要進行重新認可。目前全國可以認證有機產品的機構有20多家,為了保證有機產品的質量,每年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都會來檢查這些認證單位。
??? 陳芳說,認證監督管理委員會會對認證機構進行考核,但是盡管如此,仍然不能排除很多人為的因素被夾雜進去。
??? 中國對于有機市場的監管是由農業科學院委員會的有機檢查員負責,他們會定期到有機生產基地進行檢查,認證機構的人員去有機基地檢查時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委派相關人員隨同一起去監督檢查過程的規范性,但是因為檢查都是事先向有機種植基地進行告知的,所以假冒的有機基地仍然會利用人員監管的空隙進行造假。
??? 而且,生產有機蔬菜的企業,目的就是為了拿證,在拿到有機資格認證書以后很多企業便不再嚴格執行有機蔬菜的種植標準。而且目前認證機構魚龍混雜,種植商和認證機構會進行一些違法的操作,從而簡化認證的程序,使沒有嚴格按照有機標準的商品進入到市場中去。
??? 石嫣說,據她了解,一些認證是可以買的,便宜的幾千塊錢,貴的上萬。而且檢測的過程也并不那么嚴密。“我去過一家有機葡萄種植園,他們開始確實是在踏踏實實地做有機,但是后來發現認證單位很好糊弄,膽子也就大了。”即便是撒了農藥化肥的蔬菜,經過幾天的分解,也早已查不出來。
??? 陳芳說,按道理,有機食品無論是在提出認證還是在銷售時,都要貼上有機標簽,比如一個廠家認證的產品是土豆,認證的數量是30萬噸,當蔬菜成熟時認證單位會派相關認證專員進行核準,包括核對地塊面積、產量等,允許有一定的出入。這30萬噸的土豆在產出后, 每一個土豆上都要貼上有機認證的標示。有機認證機構同樣也承擔著風險,如果認證企業將來出現問題,那么對認證單位也是一種損害。
??? 但是現實情況是,像土豆這類附加值很低的產品,認證費用高于它賣出后所得的回報,所以為了降低成本,生產廠家無法保證每個產品都能夠得到有機認證。目前來說,只有像蘋果、青椒這種高成本回報率的產品才能做到每個產品進行有機認證,陳芳說,比如每個蘋果上都有一個有機認證的標示,并且每個標示上有一個可追溯碼,可追溯碼能夠提供出這個蘋果從地塊一直到采收的所有信息。
??? “目前市場混亂的另一個原因是消費者對有機蔬菜存在一些誤解。”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里特告訴《北京科技報》,其實有機蔬菜和普通蔬菜的區別是在栽培方法上,它們*大的不同就是有機蔬菜使用自然肥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以及土地的浪費。但是從安全方面上看,它和普通蔬菜沒有區別,國家對它們的安全標準也是一樣的。
??? 有機蔬菜就像綠色和無公害蔬菜一樣,只不過是為了促進農產品的銷售而打出的名詞。綠色和無公害蔬菜說白了就是使的化肥和農藥不多,而綠色比無公害蔬菜用的農藥更少。國外沒有綠色和無公害的概念,他們只有有機和非有機的概念。商家利用消費者的誤解,在商品上打上綠色或無公害標簽的目的是為了促銷。有機蔬菜減少農藥化肥的用量是對的,但解決的不是安全性的問題。因為國家讓所有農產品上市的*基本前提就是安全,因此不管是有機還是其他的都應該達到安全標準才能上市。
??? 對此,陳芳也表示贊同,從有機農業的理念上來講,歐盟*早開始提出的初衷是從環境、生態、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而不是我們現在更多提到的食品安全的角度,歐盟希望能夠通過有機的種植和飼養建立起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生產方式,也就是說盡管經過了耕種和喂養,但是并不會對生態造成不可恢復的破壞,在他們的法規中體現出的有機并不是以檢測作為衡量的依據,也不是說單純地去對土地和蔬菜進行農藥量的檢測,他們是要依靠法規建立起一整套體系,在這個體系里面,關鍵的控制點就是不能加入外部人工合成的物質包括化肥、農藥、生長激素等,那么整個生產環境就不會對外界造成不可持續的破壞。
??? 實際上中國對有機食品的要求遠比歐盟嚴苛得多,就因為出發點是不一樣的。另外,國外都是由專業的有機協會自發地推動有機理念,在相對有序的社會制度下,在彼此互相信任的基礎上去推動有機的進程。曾經考察過美國農場的石嫣告訴記者,美國做有機的農場主,他們的*大驅動力并不是利潤,而更看重的是和消費者之間的信任感。
??? 以中國目前的生產狀況和社會現狀,有機的生產方式只占到微乎其微的生產份額,但是這種份額是正常的。因為有機種植是需要從源頭進行控制,再按每個生產環節要求嚴格進行,然而以中國的現實條件,重要的是必須滿足13億人的吃飯需求,其次才是打造高標準的有機產品,陳芳如是說。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