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龐鈴案”以
在延期宣判近2個月后,2009年12月28日上午11時,成都中級人民法院*終宣判原亞洲證券成都南一環路營業部總經理龐鈴無罪。
而此前,五糧液對這一結果也似乎早有預料。
2009年12月23日,五糧液公告,由集團買單投資亞洲證券的8000萬元損失,免去由五糧液股份公司**控股的五糧液投資公司追討責任;而投資于中科證券的約8300萬元的損失則由宜賓市國資委買單。
五糧液同時公告,將徹底整改集團旗下關聯交易部分。
8000萬元的損失對五糧液集團來說,并不是大數目。然而,業界人士更關心的是,五糧液投資損失背后,也許牽涉五糧液涉嫌違規炒股、證監會監管和清算亞洲證券不力等多重因素,背后牽涉到五糧液、證監會、四川司法界等方面的多重博弈。
盡管龐鈴案在2009年年底前有了定論,但這顯然不代表多方博弈的結束。
失去“替罪羊”
龐鈴,2008年10月13日被成都市人民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逮捕,2009年7月7日被以合同詐騙罪公訴。公訴方對龐鈴的指控顯示,龐鈴涉嫌虛構合同,詐騙成都智溢公司投資款5500萬元。
記者獲得的信息顯示,成都智溢公司是四川省前省委書記謝世杰(已退休之子謝軍所有。而謝軍與王國學(五糧液集團董事長王國春之弟共同掌控著五糧液旗下五糧春的經營權,謝軍至今仍為五糧春的總代理。
記者獲悉,從2001年開始,成都智溢與五糧液投資公司(以下簡稱“五糧液投資”聯合以成都智溢之名在亞洲證券成都南一環路營業部開戶投資,其中來自五糧液投資的資金為8000萬元,五糧液投資原負責人汪東、尹啟勝先后介入此項投資。
成都中院此案發言人錢小軍此前表示,一份由相關部門從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集團進出口公司提取的證據文件顯示,2001年4月9日,五糧液投資向五糧液集團財務部打報告:“根據集團公司3月5日《關于借給投資公司流通資金的精神》,我公司借到流動資金1.5億元,因公司業務需要,特委托五糧液進出口公司代辦8000萬元,用于轉借給五糧春公司,用于該公司新產品市場開發,該款由我公司負責追回。”該報告落款簽名為當時五糧液投資的負責人馮光興。而一份工商銀行成都分行的轉賬單證明,該筆款直接由五糧液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戶頭劃到了成都智溢塑膠戶頭,后進入亞洲證券炒股。
記者獲悉,這筆資金在亞洲證券炒股虧損500萬元后,剩余7500萬元被亞洲證券劃入委托理財,其中2000萬元被以客戶保證金為名在2005年亞洲證券破產清理時返還給了成都智溢,而5500萬元被當時的亞洲證券破產清理方認為是投資損失,不予以返還,從而導致五糧液8000萬元的投資損失。據了解此案的成都司法界知情人士對記者透露,成都智溢方面并不認可資金“失陷”,“得知巨款有可能打水漂之后,謝軍曾向成都市武侯區經偵大隊報案,認為亞洲證券系合同詐騙,龐鈴系具體負責人(營業部總經理,而證監會屬亞洲證券管理機構,也有監管和破產清算不嚴之嫌。”
??? “當初成都智溢這筆投資款被亞洲證券直接劃到總公司,如果龐鈴被定罪,那么亞洲證券將構成涉嫌詐騙,成為公司行為,可能將承擔返還這筆投資款之責。”上述成都司法界知情人士透露,亞洲證券前身系三峽證券,因經營違規等原因被多次起訴并受到證監會警告,在三峽證券引進銀河證券、邯鄲鋼鐵、安徽豐原等多名股東后,經證監會批準,變身亞洲證券,原三峽證券等多名涉案高管直接進入亞洲證券擔任要職。
記者獲悉,成都智溢在亞洲證券的7500萬元投資款被冠以委托理財之名,其中2000萬元存放亞洲證券成都營業部,作為保證金,5500萬劃至亞洲證券總部。
不過,在龐鈴被判決無罪之前,該事件的另一涉案人員向曉衛已經被判有罪。2009年1月21日,向曉衛被成都中院判處有期徒刑14年,處罰金50萬元,其罪名是合同欺騙,被“合同欺騙”方為亞洲證券和成都智溢。
龐鈴的律師王林在庭審時為龐鈴辯護表示,向曉衛作為成都智溢和五糧液投資款的引進者,在其間以亞洲證券成都南一環路營業部客戶經理身份扮演中間人之角色,以購買豐原二期可轉債,保證年回報率達5%為名,在說服成都智溢和五糧液投資公司簽訂《資產委托管理協議》和《資產委托管理協議之補充協議》后,亞洲證券將該筆款劃走,而向曉衛則從中獲得了275萬傭金。同時,亞洲證券方面提出證據表明,向曉衛并非亞洲證券正式員工,其行為屬個人行為,與亞洲證券無關,與龐鈴無關。
不過,對于這一說法,成都智溢和五糧液投資均稱,向曉衛私造公章和授權,兩份協議均屬于編造,而作為營業部總經理龐鈴系具體負責人,涉嫌詐騙。
前述成都司法界人士對記者表示,2009年12月28日,隨著龐鈴被成都中院宣判無罪,亞洲證券徹底撇清與五糧液投資的損失關系。成都智溢和五糧液投資損失的5500萬元如石沉大海,返還給成都智溢的2000萬元是否已經回到五糧液集團,記者至今無法確認。
微妙隱情
五糧液為什么在法院判決前,提前公告自己買單投資損失?投資損失案和五糧液遭證監會調查背后還有多少隱情?
從2009年12月28日起,記者嘗試采訪從2001年起就任職五糧液董秘的彭智輔,但其手機一直無人接聽。
另外的疑問是:作為亞洲證券的監管機構和破產清算機構的證監會,為何在亞洲證券破產4年之后的2009年9月中旬才介入五糧液涉嫌“違規炒股”的調查?
記者從一份材料中獲悉,2005年5月24日,證監會委托北京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組織成立了亞洲證券破產清算組,負責亞洲證券的清算工作,處理債權、債務以及辦理與清算相關業務,而成都智溢和五糧液投資的款當時被認定為非可保證債務,清算時可以不返回。然而,成都智溢并不認可這一認定,由此引發后來的“向曉衛案”、“龐鈴案”。
在長期關注破產重組的四川同創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陳炳昌看來,亞洲證券股東之一的安徽豐原發行的豐原可轉債是其中的關鍵,“亞洲證券破產清算,作為股東之一的安徽豐原很可能將此款作為投資損失處理,而亞洲證券被華泰證券托管時要求達到凈殼標準,只能剝離亞洲證券的相關債務,而向曉衛個人詐騙案的成立,就意味著亞洲證券與此無關?!?/p>
針對這一說法,記者致電成都智溢和金誠同達要求采訪,但對方均以負責人不在為由拒絕接受記者的采訪。
有業界人士對記者透露,目前,證監會手中的牌是五糧液違規炒股,違反《證券法》未作事前披露。至于是否處罰,何時處罰,四川另一家知名上市公司董秘則告訴記者,“這種事件的公布至少需要半年。”
相關報道
五糧液關聯“陷阱”難填
如今,擺在證監會案桌上*首要的問題也許是,五糧液股份公司和集團公司的多重關聯交易如何厘清。在2009年12月22日五糧液股份發布公告,宣布將徹底解決關聯交易問題之前,五糧液股份一直由五糧液集團代管,股份公司在五糧液集團也僅有兩間小小的辦公室。
在業界人士看來,五糧液投資在亞洲證券的損失只是五糧液集團多元化和旗下錯綜復雜關聯交易的冰山一角。
五糧液曾經在五糧液集團董事長王國春代加工及多元化經營理念下走向輝煌,但旗下子公司、孫公司則一度多如牛毛,其中的關聯交易,高投入低產出,也一直為人詬病。據公開的數據顯示,自上市以來,五糧液股份投資了包括高速公路、傳媒、飲料酒、生化、商貿等諸多行業共16家公司,其中大部分投資項目至今收益平平。從1998年到2008年,五糧液股份用于多元化投資的費用高達77.35億元,這些對外投資,至今給集團公司貢獻的利潤僅為5.62億元。
位于五糧液集團大樓內一角的五糧液投資公司更不為外界所知,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五糧液眾多中層也并不知道五糧液投資公司的內情。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五糧液投資公司是五糧液股份公司和集團公司2000年共同發起成立,投入資金5億元。其中股份公司**控股95%,但五糧液股份一直未在任何場合披露該筆資金的運作及相關重大事項,其資產狀況五糧液股份也未進行任何公告。
2007年3月,宜賓副市長出身的唐橋進入五糧液股份公司,接替王國春擔任股份公司董事長后曾表示,解決關聯交易和如何更好的開展多元化成為其*重要任務。
唐橋**祭出的重拳便是徹底劃清五糧液集團和五糧液股份公司的“界限”。
記者查閱五糧液股份于2009年12月23日公告的長達13頁整改方案看到,五糧液股份將以證監會“立案調查”為契機,進行一次全面整改。
**是劃清股份公司和集團公司關系,解除原宜賓國資委對五糧液集團代管五糧液股份公司的授權,由宜賓市國資委直接行權并組建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委員會,獨立運行,令責任人五糧液集團董事長王國春和五糧液股份公司董事長唐橋于2010年3月31日前完成,五糧液股份公司實行單列考核,集團在五糧液股份公司兼職的高管只能在股份公司考核。
其次,在股份公司收購五糧液集團旗下普什集團、環球集團等相關酒業資產后,再從銷售公司和商標、廠房、土地、綜合服務費等方面徹底解決關聯交易,“做大”股份公司。
不過,唐橋的這種解決辦法似乎并不被業界看好?!拔寮Z液旗下諸如五糧神、五糧春等品牌早就被運營商買斷,五糧液賺取的只是加工利潤,因此不管業績是并入上市公司還是集團,并不能打破這種已有的體系。”一位五糧液經銷商負責人告訴記者,“原有的經銷商體系每年為五糧液貢獻的銷售額超過50億元,只要人事不發生大變動,這種格局仍難以改變?!?/p>
值得一提的是,五糧液發布的這份整改方案也間接證實了此前記者**獲悉的五糧液集團董事長王國春在2009年12月31日任期屆滿之后將繼續留在五糧液一事:作為五糧液整改方案的重要責任人,王國春的行職時間至少到2010年6月30日。
屆時,以酒業資產為主的五糧液股份公司、以產業園區和機械、造車等多元投資為主的五糧液集團,在地方政府的強力介入下,將走向何方,仍待觀察。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