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原裝
■現狀
島城奶粉市場洋品牌占七成
2008年三鹿嬰幼兒奶粉事件發生后,我國奶粉市場的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作為消費水平低于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二線城市,青島的奶粉市場同樣被洋品牌瓜分掉了七成以上。
洋奶粉占七成份額
作為青島本土的奶粉品牌,圣元公司青島戰略經理楊豐源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國產奶粉自上個世紀90年代起開始沖擊國內奶粉市場,2005年至2008年是國產奶粉品牌發展*快的時期。以 2008年為例,國產奶粉已在北京、上海 、武漢、青島等一、二線城市奶粉市場中占據了40% 的份額,在地級市、縣級市等三、四線市場則占到了百分之七八十的份額。但是,三鹿嬰幼兒奶粉事件發生后,國產奶粉的市場份額迅速縮減,至今未恢復元氣。
記者近日走訪島城各大超市了解到,目前,洋奶粉在島城的銷量占到了奶粉專柜的70%以上。“這個變化就是從去年三鹿嬰幼兒奶粉事件發生后出現的。”北方國貿奶粉專柜經理宋麗稱,國產奶粉曾一度憑借價格優勢占據市場的主動權,但“三鹿奶粉”事件一出,消費者都追捧進口品牌奶粉去了。
市民熱捧進口貨
“孩子的安全、健康排在**位,選奶粉這種事不敢大意,還是咬咬牙買進口的放心點兒。”在市南區一家大超市里,市民于娟向記者坦言,“為了安全”,工薪階層的她放棄了國產品牌,讓孩子改喝洋奶粉。不過,面對眾多洋奶粉品牌,她也是聽朋友介紹說哪個好就買哪個 ,對于所買的“洋奶粉”究竟是不是洋貨等問題,她自己并不清楚。
記者在走訪中也了解到,像于娟這種抱有“進口的比國產的好”、“花錢買安全”想法的消費者大有人在,這也恰恰成了進口品牌借勢而入的“良機”。
據北方國貿奶粉專柜的宋經理介紹,市場上的洋品牌奶粉其出身并非都在國外。盡管如此,只要貼上了洋標簽,就會受到年輕家長們的熱捧。“三鹿奶粉事件雖然過去很久了,但國產奶粉市場還是有些冷,洋品牌借機不斷進攻國內市場。”施恩奶粉的一位代銷人員透露,受金融危機影響,國外奶粉品牌在本土的日子也不好過,而中國的奶粉事件讓洋奶粉看到了“希望”,消尖了腦袋想鉆進中國市場。
■調查
洋奶粉價格廠商說了算
島城各超市通常將奶粉專柜隔為兩大部分 ,一部分是“洋”字號的進口奶粉,如邁高、雀巢、多美滋等,另一部分則是“國”字號的國產奶粉,包括伊利 、完達山 、雅士利 、施恩等。翻看包裝上的說明,其營養成分大致相同,但它們的價格相差*大,這究竟是為什么?
同規格差價一兩百元
記者從位于香港中路上的一家大型超市了解到,以嬰幼兒配方奶粉900g裝為例,伊利1段奶粉售價147元,2段145元,3段136元;圣元1段奶粉198元,2段188元,3段178元;其他幾個國產品牌標價也大致如此。而同樣規格的洋奶粉,身價卻高出一大截兒,比如邁高澳洲原產奶粉1段售價277元,2段266元,3段266元;一些標有“金裝”等字樣的洋奶粉,其價格更是比同規格的國產奶粉貴出了近200元。
市民初女士的孩子剛滿一歲,她給記者算了一筆奶粉賬:按照每個月消費4桶奶粉計算,如果選購國產奶粉,每個月的花銷為600元至800元,而如果選擇進口奶粉,每個月的花銷為1100元至1300元。
一進**價格就翻番
洋奶粉的身價為何如此之高?采訪中,記者就此詢問了很多洋奶粉的忠實消費者,他們普遍認為,洋奶粉“營養元素比較全面”、“國外技術會先進一些”、“奶粉更安全一些”,但實際上,某洋品牌奶粉的青島代理商韓先生就告訴記者說,“洋奶粉價格高的實質是運輸成本的轉嫁”。
韓先生以一桶900g容量的原裝進口嬰兒配方奶粉為例介紹說,這種奶粉在國外廠家的真實生產成本只有人民幣50元至100元,“但廠家外銷就要通關,關稅是奶粉進口途中的*大成本。”原裝奶粉成品從國外進入國內,要繳納進口關稅、增值稅等費用,單單其中一項“通關成本”就在50元至100元之間,也就是說,國外產的奶粉成品一進**,其成本就翻了一番。
“這還不是*終售價。”韓先生介紹說,要把國內代理商、經銷商的中間提價以及商場上柜定價等再計算進去,才*終形成了洋奶粉的銷售價格。由此一來,進口奶粉價格就像滾雪球一樣“身價倍增”了。
原材料漲價推高售價
記者從本市工商、物價部門了解到,國產奶粉的價格是由物價部門根據奶粉的原材料成本 、配方配比成本等內容出示指導價格,再由奶粉廠家在此基礎上進行自主定價。但這種“奶粉指導價格”并不能制約進口奶粉。“進口奶粉完全是由廠商自主定價,所以每次漲價也都是洋奶粉漲得*兇。”一位不愿透露真實姓名的洋奶粉供貨商說。
另外,今年海外大包裝奶粉價格上漲到了3.4萬元/噸,較7月份上漲50.5%,這也成為近期洋奶粉價格走高的原因之一。據島城各商場預測,因原料價格上漲造成了奶粉生產成本上漲了至少百分之一二十,沃爾瑪、家樂福、大潤發等超市分別在10月、11月對進口奶粉價格進行了上調。
■分析
國產奶粉難敵進口貨?
“很多家長買奶粉就盯‘進口’倆字兒,其實就算寫著進口,其真正的營養成分也未必更好。”島城很多超市奶粉專柜負責人表示。就此,記者專門對眾多奶粉品牌的真實“籍貫”和營養價值進行了考察。
部分洋奶粉國內制造
據一位奶粉經銷商介紹,超市專柜里的很多洋奶粉,其實質也屬于“國產”。例如美贊臣是國外注冊品牌,但生產基地是在廣州,是靠進口國外的奶粉原料再到國內生產線上加工的,包裝等也在國內完成;惠氏奶粉主打“原裝進口”,但其孕婦奶粉和幼兒3階段奶粉是在上海的工廠生產的。
施恩奶粉比較特殊,生產日期早些的外包裝上會有“進口品牌”“美國品牌”等標志,但近期生產的就不再有了。因為施恩現在也已全部變成國產的了,以往的900g嬰幼兒配方奶粉其進口產品每桶在200元以上,現售價僅180元左右。據了解,前段時間在外地出現過一些假冒的洋品牌奶粉,雖然至今在青島市場上沒被發現過,但這也從側面說明,買奶粉不能光認洋名字。
國產奶企加補安全課
“很多家長放棄國產奶粉*主要是顧慮安全問題,現在也可以放下這份擔心了。”圣元青島戰略經理楊豐源表示,三鹿奶粉事件讓國產奶企感到尷尬的同時,也督促其加緊補上安全課、努力提升產品品質。
楊經理介紹說,自2008年9月起,國產奶粉已經恢復了60%的銷量,很多企業增加了高效雙頻色譜儀專門檢測三聚氰胺,目前只要是在市面上出售的,都是經過國家層層檢測的,質量、安全都符合標準。因此,消費者不應該盲目崇洋,而應該考慮自己的經濟能力,同時綜合考量產品配方、營養性、適應性等因素,再決定是選擇進口還是國產奶粉。
“在營養方面,國字號奶粉和洋奶粉基本沒太大差別。”楊豐源舉例說,配方奶粉里所含的營養元素都是在30種至40種之間,而圣元優博的營養元素達到了58種以上,在營養上顯然比洋奶粉更有優勢。
接受采訪時,海慈醫院營養科副主任楊紅也表示,奶粉的營養成分不是靠中西、外資內資來比較的,而是奶粉所含營養元素越接近母乳,對母乳模仿、復原越好的奶粉越適合嬰兒。
■鏈接
辨奶粉“籍貫”有妙招
為投消費者所好,很多奶粉廠家都愛在包裝上標有“進口原料”、“原裝進口”、“國外配方”等概念。其實,要區分“原裝進口”和“進口原料”,“機關”就在奶粉罐上的條形碼上:編碼是690~695,690~692打頭的,是國產商品;693打頭的,是國內分裝產品。00~13則代表美國、加拿大,93代表澳大利亞,45~49代表日本,57代表丹麥,3000代表新加坡,880代表韓國,87代表荷蘭,94代表新西蘭。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