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60年中國奶業發展成就顯著
新中國建立后的60年中,在黨中央、國務院以及各級政府的重視與扶持下,經過業界同仁的長期努力,中國奶業取得了巨大成就:奶牛存欄由1949年的12萬頭發展到2008年的1233.5萬頭,增長了101.8倍,年均增長率8.2%;奶類總產量由21.7萬噸增長到3781.5萬噸,增長了173.3倍,年均增長率達到9.1%,已成為世界第三大產奶國(**位印度,9460萬噸。第二位美國,8260萬噸;奶類人均占有量由0.45公斤提高到28.3公斤,增長了61.6倍,奶業真正成為了一個惠及13億人的大產業。
在60年的發展歷程中,改革開放以后的30年是我國奶業發展*快的30年,奠定了我國奶業成為世界奶業大國的地位。
奶牛養殖業快速發展,成為畜牧業中增長*快的產業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奶牛存欄快速增長。2008年,我國奶牛存欄1233.5萬頭,比1978年的47.5萬頭增長了25倍,年遞增率為11.5%。二是奶類總產量持續上升。2008年我國奶類總產量3781.5萬噸,比1978年的97.1萬噸增長了38倍,年遞增率為13.0%。三是奶牛單產水平有所提升。2008年我國奶牛單產水平為4800公斤,比1978年提高了60%。四是奶類人均占有量迅速增加。2008年我國奶類人均占有量為28.3公斤,比1978年增長了1.8倍。五是奶牛養殖業產值占畜牧業產值和農業產值的比重逐步提高。2008年奶牛養殖業產值1015億元,已占畜牧業產值的4.9%、農業產值的1.7%。
乳品加工業發展迅速,成為食品工業中發展*快的產業主要表現為:一是乳品企業經濟總量大幅增長。2008年,規模以上企業共實現工業產值1556億元,比1998年增長了11.7倍。二是企業規模不斷擴大。2007年,我國乳品企業日處理原奶能力平均超過100噸,而1982年日處理能力平均僅為8噸。三是資本結構逐步多元化。
國有乳品企業在規模乳品企業中所占的比重大幅下降,而股份制企業、民營企業、三資企業的數量不斷增加。四是乳制品產量持續增長,產品結構逐步優化。2008年我國干乳制品產量285.3萬噸,為1978年的61.4倍,年遞增率為14.7%;液態乳產量1525.2萬噸,為2000年的11.4倍,年遞增率為35.5%。2008年我國乳制品產量合計1659萬噸,已占世界年產量的4.6%。
(三乳品消費持續上升,成為畜產品消費中增長*快的產品
2008年我國城鎮居民奶類消費量為22.7公斤,比1992年增長了146.2%,而同期肉類和蛋類消費量僅分別增長了20.0%和9.3%。農村居民2007年乳和乳制品消費量為3.52公斤,比1992年增長了203%,而同期肉類和蛋類僅分別增長了40.90%和63.89%。
(四推進科技進步成效顯著,為奶業快速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奶牛育種和繁殖取得重大進展。1984年我國育成了**個專用奶牛品種———中國荷斯坦牛。1992年我國開始奶牛生產性能測定(DHI工作,1995年生產性能測定(DHI在全國范圍內迅速展開。中國奶業協會自1983年開始組織開展全國青年公牛聯合后裔測定,截至2008年已經進行了40次,參測青年公牛1004頭。奶牛繁育領域的高新技術也獲得重大突破,1978年通過手術法獲得胚胎移植牛犢,1980年非手術胚胎移植成功,1982年冷凍胚胎移植成功。
奶牛專用飼料得到推廣。1985年后我國先后培育了青飼專用晚熟品種京多1號、青貯玉米品種遼原1號等多個專用和兼用青飼、青貯玉米新品種。同時,奶牛精飼料工業化生產的快速發展,為奶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奶牛飼養和擠奶機械化水平顯著提高。我國1985年開始進行TMR飼喂試驗,并逐步在全國推廣;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擠奶機使用普及率不到0.5%,目前已達到60%以上。
乳品企業裝備工藝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逐步提高。改革開放以來,許多乳品加工企業相繼引進了國外先進適用設備、管理和營銷方法,縮小了同國外乳品企業的差距,特別是一些大中型企業,乳品加工設備和工藝已經達到了國際水平。
流通渠道的現代化水平提高。改革開放以來,具有客流量大、集貨性強、信息反饋迅速和擁有冷鏈設備等優勢的商超已經取代傳統的渠道占據主導地位,并促進了全國統一的乳制品市場的形成。網絡技術、軟件技術等現代技術在流通環節的廣泛使用,節約了企業成本,提高了企業效率。
(五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日益擴大,奶業發展空間逐步拓展對外貿易日益活躍。2008年我國共進口乳制品35.1萬噸,為1995年7.1萬噸的4.9倍,年遞增率為13.1%。我國的乳制品出口總體呈現上升趨勢,但只在2007年全球性奶源緊缺的情況下,出口量才首次超過10萬噸(見表1。
外商投資不斷加大。國際組織和國外企業的資金被不斷引入中國奶業。目前,全國已有主要外資企業120家,2006年世界銀行執行董事會批準向中國提供1億美元貸款用于支持奶業發展;自20世紀80年代初瑞士雀巢公司在中國建廠以后,英特爾營養乳品有限公司等多家外商也先后在中國投資建廠。與此同時,中國的乳品企業不斷在海外上市,利用外資增強企業資本運作能力。
科技交流與國際合作日益廣泛。中國奶業通過“請進來”和“走出去”的方式積*加強與奶業發達國家和國際組織的交流與合作。2004年3月1日,中國奶業協會代表中國加入了世界荷斯坦聯盟,為加強我國與國際奶牛繁育技術先進國家的交流與合作,開辟了新的渠道。通過開展國際合作,提升了我國奶業的整體素質。我國奶業國際合作主要以項目的形式進行,其中*為重要的是世界糧食計劃署(WFP、歐盟(EU,過去稱歐共體EEC的奶類援助項目和中國-加拿大奶牛育種綜合項目。奶類援助項目取得了巨大成功,產生了顯著的效益,被國際輿論稱贊為“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開發性項目完成的典范”。
當前我國奶業發展出現積*變化
我國奶業雖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出現過波動,特別是2008年9月爆發的“嬰幼兒奶粉事件”。該事件不但危害了嬰幼兒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對我國奶業造成了重大傷害,使之陷入危機:消費信心嚴重受挫,行業和國家形象受到*大損害;乳品企業產品積壓,資金周轉不開;奶業主產區普遍出現倒奶現象,養牛效益下降。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社會各界的關懷支持下,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奶業形勢逐步好轉,積*因素在增加。但是,還沒有完全擺脫“嬰幼兒奶粉事件”的影響,沒有恢復到事件前的正常水平。當前的奶業形勢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奶牛存欄和生鮮乳產量回升。據全國7個奶牛主產省250個定點監測村奶牛存欄和生鮮乳產量監測數據分析,2009年1~6月,奶牛存欄和生鮮乳產量呈先降后升的趨勢,3月降至*低,目前逐步回升,到6月末,奶牛存欄和生鮮乳產量分別為1235.49萬頭和291.39萬噸,比3月末奶牛存欄和生鮮乳產量分別增加了2.52%和4.75%(見圖2,但是和2008年同期相比仍明顯減少。
2.各地規模化奶牛場生鮮乳收購價格基本保持穩定,近期部分地區出現上漲。中國奶業協會對全國14家重點乳品加工企業原料奶收購情況的監測結果顯示,2009年1~6月,原料奶收購平均價格為2.80元/公斤,基本維持穩定;內蒙古散戶、小區和規模奶牛場的原料奶基礎價格分別穩定在每公斤2.40元、2.60元、2.90元;天津市規模奶牛場原料奶收購價格2009年7月比6月每公斤提高了0.10元~0.20元。但是,黑龍江、陜西等地區原料奶收購價格依然偏低。
3.養殖戶虧損面有所減少。據監測,2009年3月,養殖戶虧損面曾一度達到50%,奶農養殖積*性受到嚴重挫傷。2009年4月虧損面下降為47.3%,5月進一步下降至35.6%,比3月份減少了14.4個百分點;同時,規模養殖場的效益總體穩定,虧損比例約為10%。
4.非正常淘汰基本消失,部分地區引種擴群積*性回升。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項目組調研結果顯示,奶業在經歷了2009年上半年大幅波動后,大規模淘汰奶牛的現象基本消失,一般只淘汰日產20公斤以下和無法配種的奶牛,逐漸回歸到理性淘汰。與年初相比,盡管有部分奶戶退出奶牛養殖業,但選擇繼續養牛的奶農在規模上有所增大。隨著虧損面的減少和奶牛養殖業形勢的回暖,奶牛場(戶引種擴群的積*性回升。2009年1~5月,農業部已審批進口奶牛34590頭,實際已進口9580頭,而近3年,奶牛總進口量僅為1.4萬頭。
5.乳制品產量恢復性增長。2009年1~6月,規模以上乳品企業乳制品產量達到920.87萬噸,同比增長1.9%,其中液體乳產量783.18萬噸,同比增長1.3%,干乳制品產量137.7萬噸,環比增加6.06%,同比減少19.88%。中國奶業協會對全國14家重點乳品加工企業產銷情況監測數據顯示,至2009年6月,巴氏殺菌乳和酸牛乳加工量同比分別增加了4.6%和31.4%,超高溫滅菌乳產銷量雖進一步回升,但尚未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
6.乳品企業虧損面降低。截至2009年5月,全國規模以上乳品企業807家,其中虧損企業201家,占24.91%,比2008年11月時的28.31%下降了3.4個百分點。
7.乳制品市場消費量逐步回升。2009年6月,全國乳制品市場消費量由2008年10月的50%恢復至90%。全國36個大中城市城鎮居民奶類消費監測數據顯示,2008年第4季度,居民奶類消費量和消費支出大幅下降,之后逐步回升。2009年第2季度,人均奶類消費量為7.35公斤,同比雖然下降了7.5%,但比2008年第4季度和2009年第1季度分別增長了1.45公斤和0.51公斤,增長了22.5%和7.46%;奶及奶制品消費支出69.3元,比2008年第4季度和2009年第1季度分別增長17.87%和9%。
8.乳制品出口仍然低迷,進口大幅增長。受“嬰幼兒奶粉事件”影響,2008年10月起我國乳制品出口驟降,2009年以來出口依然低迷,2~6月月度出口量同比降幅均超過60%,其中6月出口2727噸,同比下降76.8%,環比增長1.8%。進口方面,除1月外,其余各月進口量同比均超過50%,其中6月進口5.7萬噸,同比增長1.7倍,環比增長17.6%。2009年1~7月,進口奶粉15.0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1.8倍。
當前我國奶業正處在從單純的數量擴張向整體優化結構、全面提高產業素質和競爭力轉變的關鍵時期,奶業各環節存在的問題會在一定程度集中體現。認真總結和反思,采取綜合性措施逐步解決這些問題是當前要務。我們要抓住機遇,在貫徹現有政策措施的基礎上,不斷解決奶業發展中存在的深層次問題,推進奶業轉型升級,努力開創現代奶業建設的新局面。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