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烹飪協會近日向全國 餐飲企業發出倡議,號召經營者減少 餐廳內一次性木筷的使用。對此,業內態度冷淡依舊:前門大街都一處燒麥、西直門郭林家常菜、成都 小吃等餐廳內, 一次性筷子依舊是用餐的“默認”設置。有關人士呼吁,只有出臺相關法規措施,才能強制一次性筷子退市。
為了減少一次性木筷的使用, 2007年12月1日,商務部在《餐飲企業經營規范》中首次提出“餐飲業減少一次性筷子、紙杯等餐具的使用”要求。2008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入開展全民節能行動的通知》,再次提倡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一次性的用品;今年6月18日,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在中國餐飲產業發展大會上也提出了不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的觀點。中國烹飪協會上周專門召開新聞發布會,再度向餐飲企業發出倡議:“一方面要減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另一方面要做好公共筷子消毒工作。”上述各部門的要求皆因非強制性措施,市場反應“冷熱不一”。
昨日,在都一處、郭林等品牌餐廳中,與濕紙巾包裝配套的一次性筷子依舊為顧客落座后擺盤的“默認”設置。都一處燒麥館服務員更表示,售價1元的一次性筷子套裝沒有替代品,每位消費者只能購買一次性筷子套裝后方可用餐。而川渝小吃、成都小吃等小店內,免費的一次性筷子就擺放在桌面,供顧客拿取。
對此,和合谷有關負責人道出了免費一次性筷子難退市的真正原因。他說,該品牌快餐于去年4月起將反復使用的筷子替換了一次性產品,按照該品牌餐廳29家店面規模計算,其年接待顧客共計600萬人次,替換一次性筷子可減少使用720多萬雙一次性筷子,價值60余萬元。
“節省的60余萬元則幾乎全部用于反復使用筷子的精洗過程中。”他說,要保證反復使用筷子衛生,企業需要對筷子進行清洗、沖洗、消毒、再沖洗和高溫滅菌的5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規定的消毒時間以及指定的清洗劑,這對于企業,意味著另一筆成本投入,多數中小規模的餐館仍舊不愿意對精洗筷子付出資金、人工和鋪面資源成本,同時,很多企業也不具備高質量的筷子精洗能力。
另一方面,對于國家有關部門多次重申減少使用一次性筷子,不少企業便使用“變臉”一次性筷子,并向消費者收取1-2元不等的費用。據了解,一次性筷子、濕巾、牙簽組成的“三件套”,生產成本從0.20元到0.50元不等,售價卻高達1-2元,以一個日客流400人的中型餐館計算,“三件套”的年獲利在10萬元上下。于是擔心既得利益受損,也成為餐飲企業對減少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倡議無動于衷的根本原因之一。
商務部有關官員出席中國烹飪協會減少一次性筷子使用發布會時表示,減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將先從快餐業入手,對于中小規模的餐飲企業使用一次性筷子的行為只能暫時讓步,將其納入到第二步減少一次性筷子使用的行列中。(記者 任宏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