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盛夏時節的山東萊蕪萬興公司車間內,一片忙碌景象。工人們有的剝蒜皮,有的
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山東
有喜有憂,有增有減,整體上有所好轉
山東農產品出口的“嚴冬”恰值冬季。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山東農產品出口自去年11月份起連續四個月出現負增長,這是改革開放以來沒有過的。要知道,山東農產品出口占到全國的1/4,已經連續九年穩居全國**。
山東省農業廳對外合作處曲國慶處長介紹,從4月份開始,農產品出口整體上開始有所好轉,“逐漸恢復元氣”,出現企穩回升的跡象。盡管只是降幅在收窄,不過“看環比,還是在抬頭往前走”。這種“抬頭”,不是全面的平衡的增長,是有增有減,有喜有憂。五大出口門類中,肉食品、蔬菜增長較快,而果品出口仍然在減少。
曲國慶分析說,出口好轉,**是由于國際市場農產品出口價格出現回升。6月份農產品出口價格比前5個月增長5.6%。其中作為山東農產品出口額*大的單項商品,大蒜出口價格同比上漲了一半,拉動當月蔬菜出口增長30%。
其次,歐盟重新開關,鳳祥集團成為全國第十家出口備案企業,使山東省6月份熟制雞肉出口增長69.2%,拉動全省肉食品當月出口增長51.9%。
“再次,市場因素決定回暖的走向。”曲國慶說。部分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小的國家市場需求回暖,農產品出口復蘇較快。6月份,山東對日本、東盟、荷蘭、英國等出口都有較大增長,其中對南亞出口增長75.8%。
應對出口難,質量是根本
位于經濟欠發達的魯西南地區的巨野縣,有一家農業龍頭企業,在出口下滑的逆勢中保持了強勢增長。很多人記住了它有一個響亮的品牌:“佳農”,公司的各類蔬菜和水果上端端正正貼著“goodfarmer”商標,銷往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據佳農公司總經理劉自杰介紹,今年前5個月,公司出口農產品9.5萬噸,同比增長80%。這些年,公司一直注重品牌建設,憑質量、靠誠信,穩步開發市場。“品牌已經成為公司開拓國際市場的一面旗幟。”
應對危機,防范風險,佳農公司還有一個秘訣,那就是實施“黃金客戶法則”。即對現有客戶,綜合幾年來的合作情況,根據客戶的規模、實力、誠信度等,分析合作風險系數,對客戶進行評級,把那些資信好、付款快、有實力的重點客戶確定為“黃金客戶”,加大與他們的合作力度,開發他們的市場潛力。據統計,今年前5個月公司出口創匯額中,七成以上來自“黃金客戶”。
為幫助企業應對危機,政府也出臺了多項扶持企業的優惠政策,調整出口退稅政策,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山東省還撥款1億元用于對農產品出口企業的貸款貼息,“保住企業就等于保住了市場”成了涉農各部門的共識。
經過多年的摸爬滾打,山東農產品出口企業應對危機的能力在增強。外銷不暢轉內銷,很多企業通過擴大內需維持了正常生產。同時,企業都深刻地認識到,質量是根本,一點也馬虎不得,因此都下大力氣抓品牌、抓質量、抓安全、抓基地建設,像泰安的亞細亞食品有限公司,把生產車間建到基地的地頭,既便于控制質量,又便于產品保鮮。此外,企業積*開拓新的國際市場,讓市場多元化,“東方不亮西方亮”,南非、巴西、東南亞等成了增長*快的國家和地區。
多元市場和多樣產品相結合,產品和企業一起走出去
企業出口應對危機,長經驗,也長見識;付出努力,也增強了能力;收獲很多,感慨也多。
為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山東自去年開始就有計劃地培訓1000多家農產品出口龍頭企業的負責人,“這樣的培訓今年還要搞,通過培訓,讓企業增長能力和本領,企業做強做實了,做到多元市場和多樣產品相結合,無論面對什么情況,都能應對自如。”曲國慶說,“危機中政府應該給企業更多的關注和溫暖,多一點支持,減一點稅負,松一點壓力,不能讓企業整天忙著應對職能部門而不是應對危機。”
在危機中,不少企業實施產品走出去和企業走出去相結合的戰略,收效良好。過去許多企業只是貼牌生產出口,很大的利潤都讓中間商賺走了。目前,山東一些企業已經認識到這一點,紛紛在國外投資建廠建基地,淄博市七河食品公司在韓國建棚建車間生產鮮蘑菇,賣得很火。煙臺喜旺食品在加拿大設了多家分公司,聊城冠豐種子也準備在巴西投資設廠。目前,山東有近200家涉農企業已在國外建廠建基地。
當前,一些企業仍然深陷在危機中,“受連累”的還有企業基地聯系的廣大農民。煙臺安德利集團是一家生產濃縮果汁的大型企業,受金融危機影響,果汁價格每噸由原來的2400美元降到600美元,企業效益大幅下滑,庫存嚴重積壓。為生產果汁專門種植的酸蘋果基地里,已經有果農開始砍樹。這讓企業更加憂慮重重。
山東有3000多家農產品出口龍頭企業,為1600多萬名勞動力提供就業。危機之下,就連生產基地的農民認識都更深了一層。萊蕪市前卞莊村去年剛成為萬興公司的生產基地,支書尚繼明說:“農民和公司就是命運共同體,用莊稼人的話說,就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公司興旺發達了,農民增收才有可能;我們遵守生產標準,種出合格姜,是對企業的支持,也對自己負責。”
編后
乍暖還寒險中求進
顧仲陽
上半年已過,隨著我國經濟逐步企穩回暖,我國農產品出口領域也接連傳來暖意融融的好消息:6月份山東口岸農產品出口出現今年以來首次反彈,云南、新疆等地上半年農產品出口逆勢上揚。有專家預測,隨著形勢的好轉,下半年農產品出口會繼續回升。
但整體而言,我國農產品出口乍暖還寒,企穩回暖的基礎并不牢固。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借機抬頭,國際貿易在短期內難以恢復到原有水平,我國農產品出口要恢復到先前水平,這個過程也不會太短。
實踐證明,質量、安全、品牌、科研等成為農產品出口企業成功抵御危機的有力武器。經歷了這次危機,農民應該更加牢固地樹立“品質**,安全優先”的意識;農產品出口企業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調結構、上水平、保質量、保安全”上。惟其如此,我國的農產品出口才能險中求進,更好更快發展。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