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早報記者 鄒娟 實習生 施逸沁
每年七八月份,不少 食品進入消費淡季,記者昨日獲悉, 食用油、 豬肉等 價格紛紛下調。當然,也有商家在淡季提前醞釀漲價,部分 洋品牌 奶粉就是一個典型。
對于此次洋品牌奶粉突然喊漲,業內人士分析,其中不乏炒作的可能性,借助 消費者買漲不買跌的心理促進銷售。
食用油價全線回落
今年5月份,本市食用油價格曾出現10%左右的上漲,不過,昨日,在華聯超市南丹路店,5升裝金龍魚大豆油從61.5元下降至59.8元;5升裝融氏玉米油從86.8元下降到77.5元;5升裝華聯豆油從43.9元下降到39.8元,降幅都在10%左右。
在眾多降價品種中,個別品種的降幅驚人,某品牌2.5升桶裝茶籽橄欖調和油原價72元,價格已經下調到了48元,降幅高達33%。
此外,記者還發現,市售食用調和油絕大多數存在只亮身份不標配比的情況,市民林老伯指著某品牌調和油說,“加較低成本的油調和,產品名稱前冠上更有品質感的油種的名號,賣的價錢就高。”
據悉,新的食用植物調和油國家標準已經提交全國糧油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審定。這次食用油國標出臺后,將明確規定調和油配料的比例問題,并有可能被強制要求在產品標簽中明示。
豬肉價格淡季略降
每天買菜的肖阿姨告訴記者,這兩天豬肉便宜了,以前豬排骨14元/斤,昨天已是13元/斤了。精肉之前10元/斤,這兩天9元多就能買到。
記者從上海農產品批發中心市場獲悉,進入高溫天氣,市民吃豬肉的熱情也相對低了,豬肉的價格前一陣子略微漲了一點,現在存欄的豬漸漸上市,價格也低了些。平均每公斤下降了1元。
奶粉漲價被疑炒作
昨天,滬上多家超市向記者證實已經收到惠氏的漲價通知,漲幅在7%-10%。對此,惠氏相關負責人透露,惠氏已決定從本月中下旬開漲,平均漲幅7%左右,她介紹,此次漲價主要涉及惠氏的2、3、4段產品。惠氏表示,近期將工廠轉移到歐洲和澳大利亞,造成運輸成本和生產成本提高,因此調整零售價。
對于進口奶粉的成本“壓力”,業內人士并不太信服,乳業專家王丁棉表示,奶粉主要是根據原材料成本來定價,除了進口原料奶粉價格下降一半以外,其他原材料乳清粉、營養素等價格也稍有下滑。業內人士分析,洋品牌喊漲可能是利用消費者買漲不買跌的心理在炒作。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