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 北京6月12日訊(記者 牟修銳 “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既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和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具體到 食品經營者,保證 食品安全,讓人民群眾買得放心,吃得安心,是踐行企業公民社會責任的**要義和*高標準。”在今天舉行的“2009中國食品安全高層論壇”上,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食品 流通監督管理司司長劉俊臣表達了自己對于工商機關引導、監督食品經營者履行社會責任的看法,并介紹了相關情況。
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國食品經營主體共有480.67萬戶,其中食品生產加工主體32.13萬戶,占6.69%;食品流通環節經營主體322.54萬戶,占67.1%;餐飲業經營主體125.99萬戶,占26.21%。劉俊臣指出,流通環節食品市場主體眾多,市場主體經營規模和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差異很大,特別是食品質量方面的一些問題容易在流通環節顯現,流通環節食品安全 監管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工商部門作為行政執法機關,在今后一個時期,將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廣泛宣傳《 食品安全法》,強化經營者食品安全**責任人的意識。使經營者了解《食品安全法》的重大意義,熟悉掌握《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制度和要求,切實提高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自覺性。
二是加強食品安全日常監管,嚴格規范食品經營行為。認真貫徹《食品安全法》,充分發揮基層工商機關的職能作用,加大食品經濟戶口和信用分類管理力度,嚴把市場主體準入關;加大流通環節食品質量監管力度,嚴格食品質量市場準入;加大食品市場日常巡查力度,嚴格規范食品經營行為;加大食品分類監管力度,切實提高監管執法效能。
三是深入開展流通環節食品安全專項整頓,切實維護食品市場秩序。按照國務院《食品安全整頓工作方案》的部署,用兩年左右時間集中開展流通環節食品安全專項整頓,集中開展重點食品、重點區域以及季節性、節日性食品的專項執法檢查,奶制品市場專項執法檢查,流通環節打擊食品添加劑違法行為專項執法檢查以及農村食品市場專項執法檢查。
四是建立健全八項制度,努力構建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規定,突出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關鍵環節、重點部位,建立健全食品市場主體準入管理制度、食品市場質量監管制度、食品市場巡查監管制度、食品市場分類監管制度、食品抽樣檢驗工作制度、食品安全預警和應急處置制度、食品廣告監管制度以及食品安全監管執法協作制度,大力推進食品安全監管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設。
五是加強隊伍建設,切實提高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水平。通過教育培訓、崗位練兵、應急演練等方式,狠抓食品安全監管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廣大食品安全監管執法人員的執法能力。加強與食品經營者的溝通協調,強化媒體等社會各界的監督,切實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2009中國食品安全高層論壇”是由衛生部、農業部、商務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經濟日報社聯合主辦,中國經濟網承辦。論壇的主題是“食品安全:在法律和責任的道路上”。來自各部委、行業協會、企業的嘉賓以及**專家學者等圍繞《食品安全法》相關話題展開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