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 北京6月12日訊(記者 李雨思 "2009中國 食品安全高層論壇"日前在北京召開,圍繞《 食品安全法》的實施,來自 衛生部、 商務部、 農業部、 工商總局、 質檢總局等部門以及行業協會的領導、專家、企業家等都發表了各自的見解, 世界衛生組織**項目官員Cris Tunon也從國際視野角度通過對比做出了闡釋。 他表示,世衛組織贊賞中國政府出臺新的《 食品安全法》,認為這對于應對食品安全挑戰至關重要,但是它并不包治百病,因為中國在國際市場上的重要作用,食品安全將對中國更加重要。
Cris Tunon說,近幾年來,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帶來了食品安全方面的挑戰,快速城市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讓人們對外置食品的需求增加,越來越多的人購買加工食品或者是在外就餐,或者是從街頭小販處買飯,母乳喂養是新生嬰幼兒的*佳方式,但不幸的是經常被嬰兒配方奶、有時甚至是被劣質的配方奶所替代。在發達國家,家庭食品開銷中購買外置食品的比例高達50%,在發展中國家,中產家庭收入的60%—70%是用于食品的,這使得人們在面對食品生產鏈中任何環節出現的食品 安全問題時,都顯得更加脆弱。有的時候一個污染源可能造成更廣泛,甚至是全球性的影響。其結果是食源性疾病造成的嚴重事件明顯增多,這使得食品安全不僅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還成為一個發展的問題,并且具有重要的經濟影響力。去年中國的三聚氰氨事件就是一個例子,該事件使大約30萬中國嬰幼兒受難,有6名嬰幼兒死亡,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巨大,由于被三聚氰氨污染的牛奶以及相關的食品出口到世界上許多國家,因此還在全世界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世衛組織一直在為中國的食品安全制度及監管改革提供技術支持,在起草《 食品安全法》時就參與了磋商程序,Cris Tunon表示,世衛組織贊賞中國政府出臺新的《食品安全法》,在該法中體現了世衛組織推薦的現代食品法的總則和要求,而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衛組織的指南保持了一致。其中包括體現了從農田到餐桌這一概念,強化了制度協調管理,還包括基于風險的系統和簡化高效的標準設置等等。
Cris Tunon表示,制定《食品安全法》是一項政治承諾,對于應對食品安全挑戰至關重要,但是它并不包治百病。實現食品安全是多方的共同責任,利益相關者包括政府、食品行業,消費者及消費者組織、學術科研機構等,他們都對國家食品安全控制系統的能力起著作用。從生產者到政策制定者,到消費者,每個人對食品安全都承擔著責任。食品行業對加強食品安全工作起著關鍵的作用,必須保證操作安全,遵守標準,以及通過便于使用的標簽等方式,向消費者提供足夠的信息,共享數據也非常重要。只有這樣,政府和其他監管機構才能確保安全議定書是建立在科 學基礎之上,并且針對風險*大的領域。當幾個獨立事件令整個食品行業失策的時候,每個人都受累于此。
同時,Cris Tunon強調,2008年食品與農產品的世界貿易額約為5000億美元,其中中國食品業占了42000億元人民幣,這其中存在著很大的風險,要嚴格自律,保護食品產業的名聲不因害群之馬而受損,這也非常符合食品行業的利益。消費者也是食品安全方程式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他們需要詳細了解有關自己食 品的操作安全信息,他們還必須進一步意識到自己的需求將如何推動食品行業的發展。簡而言之,消費者必須處于任何食品安全解決方案的核心。
“社會與經濟的發展趨勢也許會令食品安全方面的挑戰一直存在,隨著世界食品貿易持續增長,現代通訊方式日益先進,流動人口不斷增長,人們對食源性疾病出現或者是加劇的情況更加擔憂,全世界的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和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的增強。應對這些挑戰需要有一種有系統、跨部門的合作方式,利益相關者各有各的責任和義務,但同時,食品安全的多面性使得他們的作用緊密聯系、相互依賴。”Cris Tunon說。
“2009中國食品安全高層論壇”是由衛生部、農業部、商務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經濟日報社聯合主辦,中國經濟網承辦。論壇的主題是“食品安全:在法律和責任的道路上”。來自各部委、行業協會、企業的嘉賓以及**專家學者等圍繞《食品安全法》相關話題展開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