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昨天啟動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大型連鎖超市對接的試點工作,首批10個對接項目涉及鮮活 水產品、甜 玉米、青瓜、尖椒、 蔬菜、 禽類等類別,總金額達到了2000萬元。按照有關規劃,試點企業的 鮮活農產品產地直接 采購比例將大幅提升,屆時農村的千家萬戶將能根據千變萬化的市場信息**時間調整種植農產品的種類和數量,而城鎮居民也能在超市中選購到更多放心的鮮活農產品。
對接能追溯農產品來源
記者昨天從廣東省“ 農超對接”洽談會上獲悉,此次參加試點的10家超市在全省擁有門店546家,2008年在省內實現銷售總額達156億元。“農超對接有利于超市從農田到貨架進行質量監督,也會減少農產品的中間流通環節,節約超市的成本,增強超市在銷售市場的競爭力”,新一佳商業投資有限公司胡小紅總經理表示,旗下超市目前新鮮農產品占商品總量的28%,未來將提高至35%。
接受記者采訪的有關專家表示,在傳統的供應鏈采購模式下,農民如果賣出2元的農產品,到了超市成本就會變成5元,介于農民和超市之間的中間環節約分配了商品30%—40%的利潤,而農民和超市只有10%—15%的利潤。“農超對接”省掉中間環節后,農民可以增加10%的收益,消費者可以獲得10%的讓利,其余10%—20%則被超市獲得,這樣不僅三方獲利,還能追溯產品來源,有利于保證食品安全。
從根本上擴大農村消費
目前華潤萬家已經在11省建立了25個采購基地,基地采購的水果銷售額超過了水果銷售總額的半壁江山。廣東省連鎖經營協會會長孫雄表示,按照鮮活農產品銷售平均比率在15%—20%來計算的話,農超對接的鮮活農產品市場達到30億元。根據省經貿委、省農業廳日前聯合下發的《廣東省農超對接總體工作方案》,到2012年,全省試點企業鮮活農產品產地直接采購比例將達到50%左右,并將建立起從產地到零售終端的鮮活農產品系統。
“目前在超市中銷售的大米占全省總銷售量的九成,在蔬菜和肉制品的銷售中,超市渠道也占主力”,省經貿委巡視員戚真理介紹,目前我國內需不足,主要表現在農村市場消費不足,農超對接將有助于增加農民收入,從根本上擴大農村消費,同時從源頭上確保城鎮居民能吃上放心的農產品。
省農業廳副廳長劉金生介紹,目前全省有2260余個農民專業合作社,比3年前增長了20余倍,已經初具規模,可以幫助農民找尋農產品銷路,緩解農產品銷售難題,改變鮮活農產品只能局限在當地銷售的尷尬,擠進更大市場,促進城鄉統籌發展。
■記者算賬 省掉中間環節農民增收10%
在傳統的供應鏈采購模式下,農民如果賣出2元的農產品,到了超市成本就會變成5元,介于農民和超市之間的中間環節約分配了商品30%—40%的利潤,而農民和超市只有10%—15%的利潤。“農超對接”省掉中間環節后,農民可以增加10%的收益,消費者可以獲得10%的讓利,其余10%—20%則被超市獲得。(記者/景小華)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