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2009年5月11日,國家
??? 食品伙伴網
??? 網友們認為,夏枯草是廣東涼茶的傳統原料,已被安全使用數百年,證明其是安全的,之所以有人飲用后出現問題癥狀可能是其本身體質不適合引用涼茶,或短時大量飲用所致。有網友指出,衛生部早年頒布的藥食同源的原料名單應及時修訂更新。并對新資源食品,保健食品的加強監管,以保障食品安全。另外,促進民間力量參與食品安全管理,也具有重要意義。
??? 以下是部分網友的發言。
??? 網友tigerwa:其實,夏枯草早在千年前就已用作食物和菜蔬被人們廣泛食用了。直到現在,在我國許多地方民間依然有用夏枯草作菜蔬食用的習慣。在廣東夏枯草作為許多涼茶的主料之一,已被廣東人民食用了數百年。另外,夏枯草是1991年國家公布的食物成分表中的野菜食物。2005年4月25日國家衛生部以衛監督發《關于普通食品添加夏枯草有關問題的請示》批復同意將王老吉涼茶在衛生部備案。
??? 網友而知:涼茶有夏枯草是很正常的,沒夏枯草基本就不叫涼茶了~~還有專門的夏枯草飲料呢!而寒性這個特點,從“涼”茶這個名字就知道了...現在的問題是,有些人沒這種認識,當涼茶是普通一般性的飲料,造成了不適,所以我也支持廠家應該注明不適合的人群,但對傳統飲料恐慌,這就不必要了吧。我自己基本不怎么喝涼茶,因為自己是寒性體質...除非是上火得很厲害!
??? 網友井底之水:支持王老吉飲料,傳統好的應該繼承。王老吉有百年的歷史,涼茶中的雞蛋花、夏枯草等原料為傳統涼茶制作配料,具有藥用與食用功能,應該重點保護。建議王老吉在使用方面重新標明,標注功能性適用人群、*大限量、不良反應、注意事項等。
??? 網友yuhanbinqc:問題根本就不在王老吉!至于出在哪里是見仁見智。就像我們公司目前生產的液體糖果在國內就沒有明確的定位。按定義劃分既不屬于糖果也不屬于飲料。好像王老吉的事件也是界限問題。在廣東有誰沒喝過涼茶?誰喝過的涼茶里沒有夏枯草?
??? 網友sunjia001225:糖吃多了會牙痛,鹽吃多了血壓高,味素吃多了也不好,可樂喝多了也不行,這些東西也不用說什么人不適宜,也不用說吃多吃少的,自己應該有數。也許我們這邊天氣不熱,喝涼茶的不多,但它畢竟是茶飲料,不應該無節制的喝呀,身體是自己的,自己做好主才是。
??? 網友wxiew:這種情況暴露出政府管理工作的缺失,名單是2002年發布的,其中7年時間沒有任何更新與調整,企業要發展,新產品也要不斷開發,新原料和新問題會不斷出現,怎么辦?有些問題企業是無法解決的,也由此造成一些違規產品的出現。現在的新資源食品管理辦法主要是針對原料,也讓產品開發受到局限。政府應該提高對諸如此類新問題的解釋或解決辦法,以便讓食品開發和食品安全有更好的環境。
??? 網友mai555:個人認為,民間力量也非常的重要, 廣東人民習慣了N年的夏天飲品,當然力挺;衛生部門也有很多分支機構 , 各個分支部門/ 地方衛生機構&衛生部? 的暫時說法不統一也不奇怪,不過,*關鍵的就是當年已經備案過夏枯草的使用,*重要的就是衛生部已經還 夏枯草 一個清白, 至于后期標簽的完善,就是企業的事情了(今天CCTV 說了,就是可樂? 也不是適宜所有人群,但是也沒有相應標示*后,關于藥食同源/藥品/食品的分類, 衛生部真的需要更新一下其范圍了。? 絞股蘭就是有爭議性的植物之一。
??? 網友kingback_cn:這種光靠這些是無法說出對與錯了,要有確切實際科學的檢測數據,或許夏枯草沒問題,或者有問題,或者檢測技術的進步,或者等等。但是王老吉作為傳統涼茶的代表,不能因此而否定它。我還是喜歡王老吉。
??? 網友煙雨秋夢:那份名單早該修改了,中藥取材廣泛,凡食材皆可入藥,那份名單*終會導致食品的畸形發展。個人認為名單要參考GB 2760的做法,逐年進行修訂,不斷完善,才能將中國傳統的中醫學發揚光大。前天還準備幫朋友鼓搗一下益母紅糖,由于益母草不在即可食用又可藥用的名單中,由此便可以省卻這份閑心了。不解的是,這產品作為飲品銷售已經N年了,咱們的監管部門干什么去了呢?
??? 網友xilidodo:保健食品畢竟不是普通食品,所以消費者在選擇使用的時候應該考慮到實際的需求——就像藥品需要對癥下藥一樣,保健食品雖然不是以治療為目的的,但基本上也應該是自身又需要才服用的,所以避開法規不談,這個杭州人也不能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生產廠家啊——就算是香蕉這種水果,人們也知道不能多吃,或者不能邊吃邊喝水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