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危機:倒奶、殺牛、停產
我國
許多地方賣牛殺牛的現象還在繼續,
據有關機構調查,“三鹿事件”曝光后,消費者停止或減少購買國產各類奶制品的占四到六成。事件5周后,進口品牌市場占有率由70.6%增加到86.8%,國產品牌由29.4%下降到13.2%。40多個國家(地區禁止進口我國的乳制品。事件發生兩個多月后,據對全國631家乳品企業的統計,企業停產面仍達18%。
加工企業困難,養牛效益下降,出現了嚴重的倒奶現象。2008年9月11—21日,三鹿事件發生的10天內,全國共倒掉原料奶8萬噸,相當于倒掉全國1天的原料奶產量。9月14—16日,河北省全省就損失原料奶5936噸,除少量以200元一噸賤賣外,絕大多數都被奶農忍痛無奈地倒掉。內蒙古呼和浩特市2009年4月初時每天仍然倒奶100噸左右;2009年1—3月,土默特左旗共倒奶2000噸。新疆烏魯木齊市2009年2月上旬連續多日每天倒奶60噸左右。
據行業監測,截至2009年3月11日,散養戶的原料奶收購價格在0.80—1.20元/千克之間,已經大大低于養殖成本,目前絕大部分散養戶虧損,無力經營。如河北、新疆、寧夏、內蒙古等地區,由于散養戶較多,從業人員退出比率約為15%—20%。
反思:快速擴張,基礎不牢
我國奶業以超常規的速度蓬勃發展。2008年,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三大產奶國,牛奶總產量達到3651萬噸,奶類人均占有量30公斤;乳品消費成為畜產品消費中增長*快的產品,乳制品產量合計1811萬噸,比2000年的134.1萬噸增長了10.4倍,年遞增率35.5%。
中國奶業協會理事長劉成果說,三鹿事件集中暴露出,這個新興的產業在快速發展中積累的一些深層次問題:一是乳品質量安全意識不強,難以適應奶業健康發展的要求。二是對生鮮乳及乳制品質量監管存在嚴重缺失,法規和標準體系不健全,奶站監管缺失,政出多門,產生管理“真空”。三是奶牛養殖方式落后。我國奶牛養殖規模小且分散,以農戶分散飼養為主,70%以上的奶牛飼養規模不足20頭,長期以來,“小”、“散”、“低”的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扭轉。
與此同時,乳品企業發展過快。近年來,乳品企業數量急劇增長,全國乳品企業已達1600多家,年加工能力達到近6000萬噸,大大超過奶類產量,加工能力嚴重過剩,企業開工率只有60%左右。乳制品生產過于集中,2008年前10位乳品企業的銷售收入占總銷售收入的40.04%。企業忽視發展自己的原料奶基地,原料奶質量難以保證。
然而,壞事也能促成好事。事實上,奶業快速發展積聚下來的矛盾集中爆發,加速了奶業法規、標準出臺進程。三鹿事件后,國家相繼出臺了《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和《奶業整頓和振興規劃綱要》。奶站管理也明顯加強,農業部開展了奶站的專項清理整治工作,全面調查奶站底數,逐一造冊登記,對奶站實行“一對一”監管,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轉型:生產規模化,經營一體化
奔跑的奶牛慢下了腳步,更加冷靜地謀劃一個產業的未來。
**,奶牛養殖向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轉變。規模化有多種實現形式,可以企業自建牧場、發展家庭牧場,也可以發展養殖小區,壯大農民合作組織。當然,適度規模,絕不是越大越好,而要經濟、實用、科學。
其次,要轉變乳品加工業增長方式,由盲目擴張向合理布局轉變。乳品企業要建立穩定的奶源基地,要合理確定收奶半徑和經濟規模。
乳品企業不能以大小論英雄。日本奶牛存欄153萬頭,奶類產量824萬噸,乳品企業就有700多家;韓國奶牛存欄45萬頭,奶類產量220萬噸,乳品企業有42家;我國臺灣省奶牛存欄15萬頭,奶類產量45萬噸,全臺灣2000多萬人口所需的乳制品大量依賴進口,自己還有乳品企業20多家。而且這些乳品企業均是大中小并存。就是在這次危機中,我國有些中小企業不僅沒出問題,而且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
因此,企業可以通過資產重組、兼并等方式,合理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品牌的競爭能力。但我國的乳品市場僅靠幾家大的寡頭壟斷是不可能的。我國地域廣闊,區域復雜,需求多樣,決定了乳品企業的結構必然是大中小結合。
三是轉變產業經營方式,由松散的買賣關系向緊密的一體化關系轉變。一體化就是要建立產、加、銷利益聯結機制。在現代奶業國家,產加銷融為一體的奶業合作社是進行資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的主要經營方式,也是中國奶業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劉成果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當前,構建產、加、銷利益聯結機制,一是實行合同收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由奶農與乳品企業簽訂長期穩定的原料奶收購合同,保證奶農和乳品企業利益均衡。二是發展由奶農投資入股的合作經濟組織,以提高奶農的組織化程度和奶農的話語權,使奶農和乳品企業形成利益共同體。三是由乳品企業自建穩定的奶源基地,或由奶源基地自建乳品企業。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