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國內
??? 一、國內玉米庫存高企的背景及現狀????
??? 在2008年下半年爆發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原油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暴跌,玉米需求萎靡不振,加之2008年中國玉米又迎來連續第5個豐收年,國內玉米價格出現了大幅下跌。玉米產區農民出現嚴重的賣糧難問題,國家為保護農戶利益,提高農民種糧積*性。自去年10月20日起,先后下達了4次玉米收儲計劃,總量達到4000萬噸,至收購截止日4月31日實際收儲量達到3500萬噸左右。而據中國玉米市場網總經理馮利臣在大連所視頻會議上指出上一度國家臨時收儲的玉米有600到800萬噸的剩余,加之2000萬噸的結轉庫存,他推算出今年國內玉米庫存共達到6000萬噸。如此大量的玉米庫存目前已經造成了一系列的問題,并可能引發更多的相關政策出臺,從而直接影響玉米市場價格。????
??? 二、國內玉米庫存高企對玉米市場的影響????
??? 1、國家高庫存引發現貨價格居高不下而成交減少????
??? 國內玉米庫存高企引發現貨市場糧源緊張,現貨價格在經過一輪上漲后高居不下。前期國家大力收儲導致國內供給大幅減少,從而推動玉米現貨價格自年初一路上漲至4月份全國玉米現貨價格漲幅達200元/噸。近一個多月來,玉米現貨價格持續維持高位平穩運行,目前大連港玉米平艙價在1630元/噸到1650元/噸,但交易幾乎無成交,近期港口幾乎處于停滯狀態,走貨量很少。另外,從吉林糧食批發市場了解到,由于國家收儲計劃導致整個市場的交易量、訂貨量都比往年有顯著的減少,東北的賣糧企業沒有了,因無糧可賣,整個市場的交易量萎縮了1/3。????
??? 2、國家高庫存有效提振農民種植積*性????
??? 在目前這樣現貨市場糧源緊張,而價格高居不下的狀況下,對于農民的種糧積*性有較大的提振作用。目前東北主產區玉米種植基本結束,黑龍江新聞網訊報道今年該省玉米播種面積將達到5600萬畝,較上年增加129萬畝。而據相關部門調查,黑龍江、河北、山東的玉米意向種植面積同比分別增長16.58%、2.2%和2.3%。在吉林省召開的一次座談會上,業內專家也預計吉林省玉米種植面積將增加10%。從這一系列報道與數據來看,對玉米種植面積肯定是有增加。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5月份做出的權威預測也證實了市場的相關報道,2009中國玉米播種面積為2,900萬公頃,較2008年的2,880萬公頃增長20萬公頃,增幅0.7%。報告認為玉米播種面積增加較多的省份主要是黑龍江省,意向調查結果顯示農戶傾向于多種玉米少種大豆。
??? 3、國家高庫存加大下游企業的經營難度????
??? 在農戶種糧積*的同時,以飼料與深加工企業為主的玉米下游企業則是處于嚴重的開工不足及加工虧損狀態。目前對飼料企業來說面臨*大的生存危機,因為上游原料價格高企,而養豬虧損已經愈演愈烈,加之甲型流感疫情的打擊,飼料消費更加疲弱。據商務部稱,5月10日,全國大中城市豬肉平均批發價格為14.49元/公斤,和年初相比下降22.2%,和去年同期比下降33.6%。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指出,目前中國生豬生產已經出現了供大于求的苗頭,未來有可能進一步加劇。豬糧比價探至盈虧平衡預警點以下。5月6日全國36個大中城市豬糧比價為5.9:1,低于6:1的盈虧平衡點,部分地區生豬養殖已出現虧損。????
??? 而對于深加工方面,無論是酒精還是淀粉,近期虧損程度均有所擴大。目前深加工企業只能勉強維持,開工率只有50%左右,而往年這個時候能達到80%。開工不足的原因很簡單,國家在東北連續執行國儲計劃之后,整體抬高了玉米的市場價。但是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作為終端產品的飼料、淀粉、酒精、糖等消費持續低迷,再加上競爭激烈,導致價格不振,企業的利潤空間被大大壓縮。和往年相比,一般產品利潤下降二三百元,有的甚至達到六七百元,加工即面臨虧損。如哈爾濱地區酒精加工利潤從4月初的虧損600元/噸,到如今虧損達到1,100元/噸。淀粉情況與酒精相似,4月初以來價格持續下跌,哈爾濱地區玉米淀粉加工企業如今虧損達到400元/噸。????
??? 4、國家高庫存導致東北倉儲問題突顯????
??? 我們知道國家2008年度的玉米收儲主要集中在東北三省及內蒙,因此目前的臨儲玉米大量屯積的在產區,導致產區倉儲*度緊張,大量玉米露天存放。國家庫存規模如此之大,收儲數量之多使得黑龍江地區的收儲庫點明顯無法滿足需要。據中儲糧黑龍江分公司介紹,黑龍江省國有糧庫設計倉容1800萬噸左右,實際儲糧能力1440萬噸左右,完好倉容設計能力800萬噸左右,實際儲糧能力只有650萬噸左右。目前,完好倉容已被各級儲備占用,閑置倉容多為簡易倉房,一些倉房房頂漏雨、墻壁裂痕、地面返潮,倉儲條件差。目前黑龍江省國有糧庫閑置倉容實際儲糧能力450萬噸左右,按照已下達的收購計劃,露天儲存數量在700萬噸左右。與之鄰近的吉林省的情況同樣如此。據悉,從倉儲能力看,吉林省國有倉容加上各民營庫點,整體庫存已經基本飽和。目前全省露天存儲的玉米達1000多萬噸。目前已經沒有多少庫容了,那么等到10月份新糧下來之后怎么辦?大量糧食放在庫里,保管成本、銀行利息是很高的,對國家財政是個*大的負擔。業內人都還記得1998年玉米庫存過剩的歷史:倉庫里面糧食爆滿,國家花費巨大成本儲糧,卻*終成為陳化糧,只能低價賣給酒精廠。那一次大規模的陳化糧一直處理到前兩年才基本結束。????
??? 三、國內玉米庫存高企下玉米市場表現出新特點
??? 在目前國家掌握絕大數糧源的新形勢下,國內玉米市場運行表現出新特點。從2008年度的玉米收購主體上看,以中儲糧收購為**主體,其它貿易商與加工企業為輔。因此市場定價格權由原來的大型企業及貿易商過渡到中儲糧手中,在未來現貨市場上,中儲糧將成為*大的現貨貿易商,擁有**定價格權。在未來幾個月直至新糧上市,現貨市場貿易方式也將出重大變化,隨著農民手中余糧減少及企業庫存的下降,未來的現貨貿易將毫無疑義的通過中儲糧玉米拍賣進行。幾乎所有現貨買方都只能通過拍賣得到玉米,這一新特點將對未來市場產生價格運行產生*為重要的影響。在倉儲方面,國家多次會議提出要擴大倉儲能力,新建倉儲實施,并鼓勵農戶自身也加強儲糧能力。另外,在經歷2008年度政策的強力支持后,2009年度農戶在新玉米出售過程中將更加注重國家政策導向,更相信政策并依賴政策支持。????
??? 四、國內玉米庫存高企的政策分析????
??? 面對國家庫存高企及玉米市場糧源緊張的新局面,玉米定價權的讓渡,現貨貿易方式的改變,以及農戶種植傾向與未來售糧心態的改變對國家政策制定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此同時,還有目前*需迫切解決的倉儲問題也擺在政策制定者的面前。????
??? **是目前現貨市場糧源緊張,國家將隨著農戶余糧的減少以及企業庫存的消化擇機進行順價銷售。(指國有糧站、糧庫等糧食購銷企業出售的原糧及其加工的成品糧,必須以糧食收購價格為基礎,加上合理費用和*低利潤形成的價格進行銷售在糧食批發市場或網上擇機公開競價銷售。后期政策性糧源的銷售動態將成為影響國內玉米價格走勢的關鍵因素,其具體影響效果與國家庫存釋放的時機、數量、頻率以及價格有密切關系。目前市場普遍達成的共識是投放的數量可能是先少后多,拍賣底價預估為1600元/噸左右。在投放時間上筆者認為至少在6月以后,在有相關的配套政策出臺和現貨市場玉米進一步減少使價格達到可以順價銷售為止。????
??? 其次是東北玉米倉儲嚴重不足的問題。今年國家已經先后下達了兩次輪儲任務,5月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糧食局、財政部、鐵道部、農發行和中儲糧總公司聯合印發通知,下達2009年第二批國家臨時存儲糧食跨省移庫計劃305萬噸,全部為東北地區收購的國家臨時存儲玉米(2008年生產。而此前國家有關部門(單位下達的**批國家臨時存儲糧食跨省移庫計劃300萬噸(其中玉米163萬噸、大豆137萬噸,目前僅完成出庫106萬噸。輪儲對如此規模的玉米庫存可以說是杯水車薪,主要原因是華北及南方倉儲容量也并不寬裕,加之一兩個月后小麥(資訊,行情)與早稻上市也需要現在預留倉庫。因此未來政策上,國家將加快糧食倉儲物流設施建設。建設一批港口糧食物流節點,包括錦州港(600190,股吧)、大連港等;加快南方銷區糧食集散地建設,條件具備的話建設鐵路散糧戰略卸車點。以市場化運作的方式鼓勵企業建立一些倉庫。而輪庫雖然可能還會隨著關外玉米的消化而繼續,但是我們也應該想到政府可能出新招,例如直接從大連港和錦州港向韓國出口玉米,或給飼料及加工企業補貼來就地加工。????
??? *后,在現貨價格高企,供給由中儲糧控制的狀況下,下游加工企業定價權的喪失以及產業鏈價格傳導機制不暢,導致了玉米下游企業嚴重的生存危機。4月2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在研究部署當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穩定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政策措施時,已經明確提出支持農產品加工和龍頭企業發展,其中包括完善政策,提高玉米深加工企業開工率。本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又下發《關于當前穩定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意見》,從八個方面要求穩定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該意見是對于4月2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涉農國八條”政策的貫徹和落實,表明中央政府對于農業的扶持與振興開始由宏觀的定調轉向微觀的具體行動,農業上游種植行業、種業、動物疫苗行業、下游畜牧業等子行業將會**受益。面對目前嚴峻的形勢,相信國家很可能根據此前一連串的政策文件出臺相關具體的鼓勵政策。如玉米深加工補貼、玉米深加工產品出口補貼以及財政優惠政策等。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