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日前,經國家
??? 近年來,煙臺市質監局圍繞建設“海上煙臺”、“山上煙臺”、“田里煙臺”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戰略,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和技術優勢,深入扎實地開展農業標準化工作,建立了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聯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格局,實現了農村發展、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農業標準化正在不斷地被成功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現在,全市已制定發布了《大櫻桃栽培技術管理規程》、《棲霞蘋果栽培技術規程》、《海參鮮活品標準》等50多項地方標準。2008年,全市規模以上農業企業發展到1000余家,年銷售收入達700多億元,過億元的龍頭企業達86家。
??? “藍色”產業乘風破浪
??? 每年一到9月,在煙臺909公里的蔚藍海岸線上,處處呈現著藍色產業的盎然生機,京魯漁業、東方海洋漁業、彩盛水產公司……一條條碩大的金槍魚、大菱鲆魚從冷庫運出,一箱箱魷魚被分割、加工、包裝……這些經過精細養殖、加工的海產品,將漂洋過海,出口到歐美等地。
??? 煙臺海水資源豐富、水質優良、溫度適宜,水產養殖一直是煙臺的優勢產業之一,但傳統粗放的養殖方式使水產養殖處于高投入、低品質的狀態。針對這一問題,煙臺市質監局審時度勢,因地制宜,以“突出重點、標準**、示范創優、務實求效”為原則,協調有關單位積*申報國家大菱鲆魚標準化示范區等水產養殖項目,研究制定大菱鲆魚養殖等一系列水產養殖標準體系,對全市水產養殖技術人員進行標準化養殖培訓,對標準體系的執行情況進行技術指導和定期監督,并依托京魯漁業、東方海洋等水產生產龍頭企業,帶動各區域養殖戶標準化生產的積*性,確保各水產養殖戶特別是標準化示范區水產養殖完全符合相關標準要求。
??? 如今,煙臺蔚藍的大海已經孕育出近400家水產品養殖和加工企業,去年上半年,全市水產品總量達51萬噸,實現產值112億元,出口近15萬噸,創匯達5億美元。山東海陽大菱鲆魚標準化示范區產大菱鲆魚超過1600萬尾,帶動養殖示范戶421個,養殖面積達52萬平方米,總產值近5億元。京魯漁業、東方海洋、水星食品、安德水產等4家企業躋身中國水產加工貿易企業25強。
??? “綠色”產業枝繁葉茂
??? “我家的白黃瓜是無公害產品,全部銷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500克*高賣到16元,標準化生產使我3個白黃瓜大棚一年能多掙七八萬元。”煙臺市海陽里店鎮的王興國老漢在自家大棚里,自豪地訴說著農業標準化生產給他帶來的喜悅。在海陽,像王興國這樣通過實施農業標準化生產走上致富路的農戶達3萬余戶。
??? 煙臺是一個農業大市,農業生產在國民經濟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近年來,煙臺市質監局狠抓農業標準化工作,以標準化促農業經濟發展。他們從建立健全農業標準體系入手,為提高農產品質量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嚴格執行農產品質量標準和技術規范,用標準規范了農產品的源頭控制、產中檢測、產后分級等各個環節;積*推廣“公司+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帶動和輻射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技術的示范推廣;大力推進無公害農產品標志認定工作,提高了廣大農戶申請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認證、有機農產品認證以及進行商標注冊的積*性;廣泛開展“農業標準進村入戶”的教育培訓活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技術的推廣普及活動,使學技術、講標準的意識在農民心中深深扎下了根。
??? 現在,農業標準化已成為煙臺農業產業化的核心競爭力和國際通行證。農產品標準已覆蓋糧油、蔬菜、食用菌、畜產品等多個領域,全市農業標準化基地面積發展到23萬多公頃,龍大蔬菜、安德利果汁、登海玉米種、春雪雞肉制品、九發食用菌等一大批暢銷國內外的**農產品脫穎而出。
??? “特色”農業昂首前行
??? “煙臺的空氣里都彌漫著葡萄的香味和葡萄酒的芬芳。”煙臺國際葡萄酒節開幕時,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葡萄酒愛好者無不發出這樣的贊嘆。張裕、長城、威龍、南山莊園、南王山谷君頂酒莊等著名葡萄酒品牌各放異彩。目前,僅蓬萊葡萄標準化示范區面積就達6130公頃,葡萄酒年產量達10萬噸,占全國產量的1/6.
??? 葡萄酒業的發展,只是煙臺特色農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幾年,煙臺市質監局根據當地特殊的地理和氣候條件,立足煙臺農業生產現狀,通過標準引導、技術扶持和政府激勵,大力發展特色農產品生產,教育引導農民調整產業結構,實施區域化開發、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涌現出煙臺蘋果、龍口粉絲、煙臺葡萄酒、煙臺大櫻桃4種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成為當地農業的“搖錢樹”、“富民果”和“聚寶盆”,煙臺特色農業得到迅猛發展,促進了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