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提高食品色香味等外在品質,一些食品企業過度使用添加劑 ,已經遠遠超出我們這些科研人員想象?!蔽覈?*的食品類***重點實驗室、江南大學食品科學與技術實驗室副主任陳潔教授這樣告訴記者。更為嚴重的是,不少食品企業人為“摻假”,為經濟利益,把化工原料添加到食品中,*易造成大規模食品安全事件。
禍起添加
有20多年食品安全檢測經驗的江南大學食品質量與安全系副主任劉杰說,國外食品安全事件多為細菌性污染造成,而我國食品安全事件絕大多數是由于人為“摻假”造成的,比如“阜陽奶粉”、“三鹿奶粉”、“紅心鴨蛋”、“毒火腿”、“毒大米”都屬此類,嚴重威脅公眾健康,破壞我國出口食品形象。過度使用食品添加劑和向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工原料,成為造成食品添加風險的兩大主要形式。
多位食品安全專家表示,目前,食品企業使用食品添加劑主要存在4大類問題,一是使用目的不正確,一些企業使用添加劑并非為了改善食品品質,提高食品本身的營養價值,而是為了迎合消費者的感官需求 、降低成本,違反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原則;二是使用方法不科學,不符合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規范要求 ,超范圍、超量使用;三是在達到預期效果的情況下沒有盡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用量;四是未在食品標簽上明確標志,誤導消費者。
劉杰認為,在食品添加劑的經銷流通環節中,也存在一定的監管漏洞?,F在市場上有很多單體型食品添加劑,成分 、含量公開,價格比較透明。但還有一些復合型食品添加劑,由于其使用方便,效果明顯,受到了工廠的歡迎。這些復合型食品添加劑配方成分、含量往往是保密的,工廠使用時因為不知道配方成分 ,可能重復添加而超過使用*限。
泛濫之源
應該說,我國政府對食品添加劑的管理是相當嚴格的,制定了嚴格的生產、使用、申報、標志的規定,但為什么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如此令人擔心?
“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和目前我國食品行業普遍存在的準入門檻低、企業規模小、利潤低的現狀有關。”陳潔說,根據國務院發布的2007年《中國的食品質量安全狀況白皮書》,我國食品行業中,10人以下的小企業占總數的近80% 。行業利潤較低客觀上促使食品生產企業拼命降低成本,一些不法企業往往把腦筋動到“摻假”上,要么以次充好,要么以假亂真。
違法成本低是食品“摻假”屢禁不止的一個重要原因。劉杰說,目前的法律法規對違法企業的處罰過輕,執法機關對違法企業通常處以罰款,罰款額*高僅為查獲問題產品價值的20倍。很多小企業往往“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和監管部門玩“貓鼠游戲”。
不必談虎色變
“除了一些沒有加工過的蔬菜、肉類、水產品外,市場上出售的食品中都有食品添加劑的身影,就連礦泉水也不例外。”陳潔說,近年來,由于我國經濟和食品工業的快速發展,食品添加劑已成為現代食品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食品工業科技進步和創新的重要推動力。
劉杰告訴記者,目前世界各國均大量批準使用食品添加劑,美國的食品添加劑銷售額占全球食品添加劑市場的1/3,其品種也*多,FDA批準使用食品添加劑近3000種。日本使用的食品添加劑約1100種,歐盟約使用1500種。我國至今已公布批準使用的食品添加劑也有2000多種。
“對于廣大消費者來說,要克服對食品添加劑‘談虎色變’般的心悸。”劉杰認為,大多數種類的食品添加劑是非常安全的,只有部分抗氧化劑 、漂白劑、甜味劑 、著色劑 、防腐劑有一定危險。如果消費者希望了解自己食用的食品的食品添加劑信息,一定要看清食品包裝上的配料表。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