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隨著“
9月21日到9月25日,記者采訪了包括美亞、平安、華泰、人保等多家保險公司,他們的回復卻令人失望,在中國幾乎所有的食品行業,都沒有企業投保責任保險,而對于像三鹿這樣的奶企,由于此前沒有購買任何責任保險,在此次事件中遭受處罰,惡意導致第三者人身傷亡的,保險公司將直接拒保或排除在賠償范圍之外。
中國有出口產品責任險、貨物運輸責任險、火災公眾責任險、環境污染責任險、上市公司董監事責任險,卻唯獨
“我想這次事件,給國內的奶企的教訓是非常深刻的,不僅一個企業十多年的品牌可能毀于一旦,更重要的是,所有奶企將遭受很長時間的信任危機,雖然國家對那些因食用有毒奶粉患上腎結石的嬰兒給予免費檢查和治療,但是國內的消費者卻不懂得用法律手段維權,也不知道用保險手段防范風險。在國外,特別是歐美發達國家,對于產品缺陷導致的產品傷害責任有嚴格的法律管轄,一旦發生,生產廠商和經銷商往往面臨巨額的賠償和罰款。特別是如果產品同時導致許多人受到傷害,受害人會提起集體訴訟,一旦勝訴,上十億美金的賠償也不罕見。在中國,現有的《民法通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和《合同法》都有保護消費者權益的相關內容,但是對造成產品責任事故的生產者和銷售者懲罰的力度不夠,造成類似案件頻頻發生。”9月24日,美亞財險責任險部一位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
9月25日,華泰財險在上海的責任險部負責人也對記者表示,其實國內多家保險公司都有相關的食品污染責任險、食品安全責任險,這些保險產品足以承擔企業出口或內銷產品過程中產生的風險,對于消費者也有安全保障,同時企業購買責任險,特別是食品行業,也能從另外一個層面引入點對點的保險公司監督力量。
“現在的企業都在過度追逐利潤,追逐市場份額,就像三鹿奶粉,連續十余年在市場上銷量占據**,但是它們卻沒有辦法管控食品來源的質量,也不知道用保險手段來防范風險,這種行為不僅害了消費者,也毀了企業自身。”上海財經大學保險系主任許謹良9月26日告訴記者。
而在多家財險公司看來,大批奶企發生毒奶粉事件,保險公司如果再予以承保,風險也太大,現階段不會考慮承保。
消費者保險意識匱乏
“如果說企業的無良行為是導致嬰兒患腎結石致死的直接因素,那么消費者缺乏起碼的保險意識也讓失去的生命得不到延續。”9月26日,人保健康險上海分公司業務經理沙蘇襄告訴本報記者,從毒奶粉事件可以看出,幾乎所有患者的家長都沒有給孩子購買一份健康醫療險,而這些地區在國內還屬于保險不發達地區,他們根本想不到要給孩子購買一份健康意外險,如果他們購買了保險,可能有的嬰兒也會得到及時的意外醫療賠付,不至于死亡。
美亞保險理賠專家則在接受采訪時,指出*關鍵的兩點:消費者如果碰上類似的傷害事件,必須保全證據和及時索賠,包括導致傷害的產品、包裝和單據,如果廠商要求召回,應該保留產品被回收的收據;還包括傷害的現場和目擊者證詞、傷害檢驗證明等所有可以證明受害人受到損害的事實以及損害的程度、產品的缺陷與受害人的損害事實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的證據。能否提供有力的證據,是獲得廠商足額賠償和官司勝訴的關鍵因素。
另外,記者也了解到,我國在《產品質量法》中對因產品責任造成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規定為兩年,對于受害者來說,及時索賠可以保證在廠商不予賠償時,受害人還有足夠的時間起訴,不能在法律規定的有效期內提起訴訟將導致喪失勝訴權。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系副教授管眙升也分析,關于產品傷害的賠償范圍,從我國法律規定來看,對受害人賠償其因缺陷產品所致的實際損失,包括因受傷害導致的誤工損失等。而對于造成傷害的產品的生產廠家來說,一旦陷入類似事件,廠家的聲譽和經營都會大受影響,所以提高產品責任以及食品污染險風險的意識,控制相關的產品責任風險是十分必要的。其實,也有許多辦法可以控制由于產品造成傷害需要承擔的賠償責任,如對整個生產流程和供應鏈進行風險鑒別排查,將風險控制的流程書面化,對于發生產品召回的應急預案,在供貨合同上要求原料部件供應商承擔供貨產品責任等。除了一系列的工藝改造及管理優化之外,還有一個簡便易行的風險管理辦法,就是購買產品責任保險。向一家有信譽的保險公司購買合適的產品責任險,可以在意外發生的時候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