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國家統計局上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的
?
上游通脹壓力依然大
6月工業品出廠價格(PPI)漲幅則擴大至8.8%,顯示上游通脹壓力持續加大。
國家信息中心預測師祁京梅認為,對PPI繼續走高應予足夠重視。近兩個月,雖然CPI出現明顯回落走勢,但PPI受成本推動影響仍然繼續大幅走高,6月比5月又加快0.6個百分點。她告訴記者,自去年5月以來,CPI因生豬價格突發暴漲而一路走高,而PPI大幅走高趨勢則是從去年10月份才開始的。因此,按照人們通常認為的PPI向CPI傳導大約滯后6-12個月的時間來計算,下一步即使食品價格穩步回落,PPI的傳導也會對CPI產生較大的上行拉力,使得CPI的回落幅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
此外,去年8月以后至年末,CPI基本維持在6.5%左右的位置上。因此今年8月以后,CPI同比回落將受到限制。
新漲價因素不容忽視
同時,對新漲價因素要有充分估計。有專家預計,由于能源價格調整,下半年新漲價因素可能達到3.8個百分點。
從6月數據來說,6月份剛剛出臺的成品油和電力價格調整所帶來的影響,還不能充分得到反映。兩者對CPI的直接影響至少要在7月份才能體現出來,而其間接影響則會在更長一段時間內逐步表現出來。目前,市場上又有傳聞稱,在成品油和電力價格調整之后,中國可能*早在今年9月提高天然氣價格。中國國內天然氣價格只有美國的一半,不到液化天然氣進口現貨價格的三分之一。
此外,由于今年年初我國實行了部分消費品的臨時價格干預措施。在干預措施解除后,必然會出現一定的反彈,不過反彈力度應該是有限的。
價格改革應謹慎進行
在這種大背景下,包括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在內的價格改革必須慎之又慎。
統計資料顯示,去年城鎮居民家庭消費恩格爾系數出現明顯反彈走勢,到今年一季度已經達到40%,不僅逆轉了改革開放以來長達二十幾年穩步降低的趨勢,而且反彈到了2000年39.4%的水平之上,比2006年的35.8%更高出4個百分點以上。如果下半年價格改革與提高糧食收購價格都相繼推出,顯然會導致CPI在短期內再度出現攀升走勢。
當然,從長遠看,理順資源產品價格,不僅是節能減排的需要,也是從根本上改善供求關系的必然選擇。但目前必須考慮百姓對物價的心理預期和可承受性,相關價格改革應謹慎選擇可行的時機有序推進。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