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08年4月,我國居民消費
與肉價不同的是,相對于8.5%的CPI,糧食價格上漲7.4%或多或少能夠暫時拖一下CPI的上漲節奏。從去年到現在,肉價上漲已經讓許許多多城鄉居民感到壓力,特別是一些低收入的群體更是苦不堪言。可是,如果糧價一旦失控,影響會遠遠大于肉價。且不說與肉價47.9%的漲幅看齊,即使糧價上漲幅度僅僅達到肉價的一半,老百姓都會受不了。
**,現階段,中國大多數居民的消費水平也不過是溫飽無憂,吃飽沒問題,而吃好卻不容易。顯然,糧食消費的彈性要小于肉價。對低收入群體來說,肉價漲了,咬咬牙,流流口水,大不了不吃,而對高收入者來說,肉價漲了,想吃也還能吃得起,再說許多高收入者的當務之急是解決營養過剩帶來的高血脂等富貴病??墒牵Z食卻不可一日不吃。糧價一旦大幅度上漲,老百姓還是要吃,特別是對低收入的老百姓來說,由于不排除“馬鈴薯悖論”顯靈,有可能吃的更多,老百姓的福利損失也會更加大一些。
其次,由于投機、壟斷以及發展生物能源等問題,近年來國際市場糧食價格大漲,泰國含碎率為10%的大米一年前也不過是每噸380美元,而現在要每噸920美元,而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玉米價格這些日子也不斷創出新高?,F在,全世界的糧食都緊張,據說,糧食短缺有可能會影響33個國家的政局穩定。所幸的是,中國已經連續4年實現糧食豐收,風景這邊獨好??墒牵影惨惨嘉?。在糧食貿易上,中國不可能長期游離于國際市場之外,國際市場的價格信號必然會傳導至中國,否則,就不免會扭曲國內的價格體系,加大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隱患。況且,隨著資本市場的日益開放,國外糧價“借道”資本流動環節來向中國傳導也未嘗就做不到。從這個意義上來說,4月份糧價只上漲7.4%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制度與政策“勒韁繩”的結果,并不說明糧價沒有充足的上漲動力。
其三,從產業鏈條角度來看,肉類在產業鏈條上處于相對末端的位置,屠宰出的肉大部分被人民直接食用,用于加工罐頭等肉制品的比例并不是很大。隨著肉價大幅度上漲,居民受到的影響基本上也就是在菜市場和超市的肉類柜臺上可以看到。可是,糧食在產業鏈條上處于相對的位置要比肉類靠前一些。除了口糧,大約一半的糧食用于食品加工、飼料、化工、釀酒等環節。糧價一旦大幅度上漲,影響面積肯定要大于肉價上漲。屆時,糧價至少不會像肉價一樣,在構成CPI的各類商品中鶴立雞群,肯定會帶動許多商品價格的上漲,起到一呼百應的效果。
不難看出,盡管國內糧價暫時未對CPI上漲帶來大的“貢獻”,但對糧價的憂慮卻要強于對肉價的憂慮。由此,我切切實實體會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這句話的分量之重了。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