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創建全國綠色
基地創建的成效
創建水平高
江西省共有24個縣市區的26個基地申報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占全國**批基地創建總數的29.8%,排名全國**;目前已有23個縣創建的25個基地被授予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稱號,占全國**、第二批創建成功的基地總數的16.6%,列全國第二位。
基地品種廣
江西省基地創建面積已突破500萬畝,涉及水稻、臍橙、蜜橘、茶葉、茶油、金橘、紅芽芋、黑芝麻等14種大宗與特色農產品,初步形成了以基地創建為載體,培育一個主導產品,形成一個支柱產業的發展格局。
輻射帶動強
目前,創建基地已聯結龍頭企業88家,建立農業經濟合作組織378家,基地增收10.9億元,帶動農戶113萬戶,戶均增收500元。不久前,宜春市袁州區80萬畝油茶、贛州市寧都縣12萬畝臍橙被列入農業部公布的第三批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名單。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已經成為該省發揮區域比較優勢、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產品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
基地創建工作的特點
江西省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驕人成績,原因在于該省在推進基地創建過程中,呈現出以下鮮明特點:
落實“五化”要求
去年年初,省委孟建柱書記在全省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要堅持用現代發展理念來指導農業,在推進“五化”(品種特色化、基地規?;?、生產標準化、經營產業
化、投入科技化上下大力氣,促進農村經濟持續發展、農民持續增收,而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基地標準化生產基地正是落實“五化”要求的具體行動和體現。**,參與基地創建的許多品種都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比如贛南臍橙、南豐蜜橘、廣昌白蓮、進賢黑芝麻、鉛山紅芽芋、婺源茶葉等。
其次,參與創建的基地面積都要求在10萬畝以上,并能起到輻射鄉鎮、帶動農戶的作用。
第三,基地的種養加運銷儲環節都要求嚴格遵循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與標準。第四,基地實行“市場+公司+基地+經濟合作組織+農戶”或“公司+專家+經濟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綠標+品牌”的經營模式,以龍頭企業為依托,走產業化經營的路子。第五,參與創建的基地必須健全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依托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組建基地技術指導小組,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科研成果,提高基地建設的科技含量,同時必須組織基地農戶學習綠色食品生產技術,保證每個農戶至少有一名基本掌握綠色食品生產技術標準的人。
保護利用并重
一方面,全省高達60.05%的森林覆蓋率、占全省國土面積57.3%的全國生態示范區面積、88個森林公園、排名全國第六的水資源總量,以及豐富的生物物種資源,為基地創建工作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構建了寬闊的發展平臺,促進了基地創建工作的快速發展。
另一方面,創建綠色食品標準化原料生產基地要求產地環境質量符合綠色食品有關技術條件要求,按綠色食品技術標準、生產操作規程和全程質量控制體系實施生產和管理,堅持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因此,基地創建本身就是一種維護生態、保護環境的具體形式。從現實情況來看,能夠開展創建工作的基地大都處于山清水秀、風景優美、空氣清新的環境之中,而通過基地創建工作的開展,基地及周邊的環境得到了進一步科學規劃、合理利用和有效保護,真正體現了“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生態理念。
加快基地創建的建議
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
由于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必須建立七大體系,必須直接面對農戶,落實到地塊,因此需要大量資金,僅啟動這項工作就至少需要20萬元。加上以政府投入為導向、基地農戶投
入為主體、龍頭企業和社會投入為補充的多元化投入制度尚未完全形成,致使基地創建初期的資金短缺問題顯得尤為突出。各創建單位要站在建設“綠色生態江西”、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統籌考慮,從“三農”資金中切出一塊、從項目資金中拿出一塊、從專項資金中擠出一塊,加大對基地創建的資金投入,完善相關制度,建立長效機制。
進一步加大技術投入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創建,要求依托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組建基地建設技術指導小組,建立完善的科技支撐體系;要求配備技術人員、建立推廣網絡、制訂技術規程、培訓基地農戶,健全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然而,受資金、人才、資源、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當前江西省在創建基地的過程中,仍然面臨著技術投入相對不足、技術服務相對薄弱的問題,難以為基地創建工作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要堅持城鄉結合、就地取材的原則,通過政策導向、體制激勵等措施,引導和鼓勵各類技術資源與力量流向基地,為基地創建提供水平高、實用性強、含金量大的技術指導與服務。
進一步創新思路
當前,基地創建存在兩個突出矛盾:一是過分依賴政府的推動與導向,沒有充分發揮和激活基地農戶與龍頭企業的作用,導致產業化經營領域不廣、程度不深、聯結不緊。
二是資金投入方式單一,后勁乏力,目前仍處于以政府投入為主的尷尬局面,基地農戶、龍頭企業和社會投入進展緩慢,收效甚微,沒有建立與形成吸引各類投資主體爭相投資創建基地的有效機制。因此,在推進基地創建的過程中,要進一步開闊眼界、創新思路,跳出基地看基地,跳出基地創建基地,實現與“十百千”、“雙十雙百雙千”工程的有機結合。以綠色和諧為切入點,因地制宜,將基地創建工作納入“十百千”、“雙十雙百雙千”工程的總體規劃,形成相互發展、互惠共贏的良性機制。
三是主動融入全省“綠色食品、有機產品工程”。今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包括“綠色食品、有機產品工程”在內的十大工程,要求到2010年建設40個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努力把江西的青山創建成為有機茶油、綠色食用菌、綠色水果、有機茶、綠色筍的生產基地,把江西的碧水創建成為綠色礦泉水和純凈水、有機水產品、綠色水禽、綠色水生作物的生產基地,把江西的萬頃良田創建成為綠色大米、綠色蔬菜的生產基地,推動“綠色食品、有機產品工程”建設。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