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連續5個交易日的大幅走高并沒有阻止糖價的上漲步伐,廣西冰凍災害可能帶來的產量損失使市場彌漫多頭氣息,
國內外糖價雙雙飚高
國內主產區廣西因凍災造成甘蔗減產,糖價自年前便進入上漲態勢。在對持續低溫天氣的炒作背景下,國內期糖價格已連續一周上漲,本周三,主要合約再度于盤中漲停。同時,糖市還出現了大舉移倉的現象。目前鄭糖0809合約成交、持倉量均已超過0807合約,且走勢更強。截至收盤,鄭糖0809合約收漲162元至4612元,漲幅3.64%。成交約81.86萬手,持倉約25.5萬手。0807合約亦收漲147元至4447元,漲幅3.42%,成交約73.57萬手,持倉約21.5萬手。
國內白糖現貨價格持續攀高。昨日南寧糖市報價繼續小幅上漲20元左右,集團報價3900-3920元/噸,中間商報價3920-3950元/噸。云南糖市亦穩中走高。由于現貨報價已高于3500元的收儲價格,因此19日舉行的本榨季**次國儲收糖以零成交的結果落幕。下周二還將啟動第二期國儲收糖,亦對市場形成支撐。
外盤糖價在產量預測下調以及基金買入的推動下也連創新高。周二NYBOT5月原糖收漲34個點至每磅14.11美分,倫敦白糖期貨亦漲至合約新高。印度糖產量下降緩解了本年度國際食糖的供給過剩狀況;油價再度破百亦給予具備能源概念的糖價以激勵。
災情擴大或推高后市
根據17日公布的*新受災情況,截至2月15日廣西全區甘蔗受災面積達到了1000萬畝,且隨著氣溫上升會加快受凍甘蔗的變質腐爛,災情有進一步發展的趨勢。目前幾大蔗區初步估報的糖產量減產損失數,已超過了業界不少人士一直認為的10-20萬噸。
更重要的是,廣西宿根蔗和秋冬植蔗也嚴重受害。初步調查顯示,全區需要翻種的甘蔗種植面積約800萬畝,加上新種100萬畝共900萬畝,全區需要種苗約800萬噸,如不及時加以落實將嚴重影響下榨季的食糖生產,這也是資金瘋狂做多遠月合約的主要原因。由于氣溫過快回升后,可能加快甘蔗糖分的轉化,帶來糖分損失。有業內人士預測,廣西產糖量減產約在145-168萬噸之間,如災害加重則可能達到190萬噸甚至更多。下一榨季糖供應可能面臨威脅,使市場多數看好后市糖價。
但也有人認為,國內白糖較大的庫存壓力仍不容忽視。從現貨市場看,盡管報價不斷調高,但成交總體仍較為清淡,市場觀望氛圍較重,意味著銷量并未跟上,在連續大漲之后,期糖價格可能會出現調整。
美豆再創新高國內調整有限
受中國需求增長以及原油價格走高的刺激,CBOT豆類市場周二整體上揚,大豆和豆油均創出新高。玉米和小麥市場亦受到帶動。盡管受獲利了結打壓,內盤并未跟漲,但長期漲勢已確立,回調空間預計不大。
周二CBOT大豆3月合約收漲24.8美分至1398.4美分,盤中*高漲至1410美分;豆油3月合約收漲164個點至60.21美分,盤中*高漲至60.3美分。其他品種方面,玉米3月合約收漲5.4美分至520美分;小麥3月合約收漲8.6美分至1036美分。
由于地緣政治緊張、供應憂慮上升,且市場預期歐佩克可能減產,周二美原油盤中大漲,再度破百創出新高,金價亦大幅收升。周邊市場漲勢對農產品市場起到較強激勵,能源緊張亦有利于大豆等具備生物能源概念的品種走高。
中國需求繼續提供支撐。因油菜減產,市場人士預期中國已開始在國際市場采購大豆和豆油以補充國內需求。該消息推動投機買盤進場,推高大豆和豆油期價。ICE油菜籽和BMD棕櫚油價格亦受提振,均觸及合約新高。
不過內盤農產品并未跟漲。周三,除鄭商所菜籽油期貨大漲逾2%以外,其他農產品表現平平。鄭麥微幅收漲,棕櫚油走勢震蕩,大豆、玉米等均震蕩收跌。市場人士認為,獲利了結導致的多頭平倉是內盤走低主要原因。
日前國家發改委表示,今年全國油菜籽產量因災減少170萬噸左右,但由于今年冬播油菜面積增加1,050萬畝,春播油菜面積增加200萬畝,可彌補雪災造成的損失,對供應影響不大。另外,CPI因食品價格上漲而再創新高,使市場擔心國家繼續出臺緊縮政策,同樣抑制了國內農產品期價的上漲。
但從長期來看,由于國際農產品價格將繼續走高,海運費近期也重新進入上漲趨勢,將增加國內進口成本,國內農產品下調空間有限,預計將在經過短暫調整后重新走強。本周四,美國農業部展望論壇會議將對種植情況做出預期,對近期市場走勢將形成指引。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