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2008年1月8日(星期二)上午10時
??? 【路透社記者】有兩個問題:**個問題,我想問一下中國《
??? 【高鴻賓】《
??? 第二個問題,毒水養魚問題。《紐約時報》有一篇報道說中國在毒水里養魚。我想大家是有常識的,毒水里能養魚嗎?魚能在毒水里活著嗎?我個人認為這個報道有點聳人聽聞,誤導公眾。中國對于水產品養殖已經制定了若干的標準、若干的制度、法律。我們已經在31省市自治區建立了漁業環境、病蟲害防治和水產品質量等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承擔污染物殘留監控的任務。2006年我們對22個省市的19種水產品進行了檢測,檢查樣本5479個,檢測合格率98.6%。中國每年的水產品出口量達到270萬噸,出口檢測合格率在98%以上。我同意說個別企業、個別產品有問題,但是決不是普遍的,決不是全局,決不是全部。所以請你回去轉告《紐約時報》,下次再寫這樣的新聞的時候,注意核實一下。
??? 【中國日報記者】**,你在發言中提到,要建立農業投入品和農產品不合格產品銷毀和召回制度。請問是否有時間表?是農業部**行動還是聯合其他有關部門?
??? 第二個問題,你說要通過三到五年的時間,建立一個既符合我國農業生產實際和消費特點又與國際食品法典接軌的農業標準體系。請問我國的農業生產實際和消費特點對我國農業生產標準體系的建設有哪些具體影響?
??? 第三個問題,上月底,新疆吐魯番地區發生了禽流感,當地已經滅殺了三萬多只家禽,因為當地處在候鳥南遷的時季,請問鳥類的遷徙會不會加重禽流感的傳播,當地有沒有監控的措施?
??? 我先回答第三個問題。冬季候鳥遷移,如果帶有禽流感病菌,就會加重禽流感的傳播。新疆發生的疫情已經得到控制了,而且控制的效果比較好。我們對禽流感等疫病,都是嚴格監控,一經發現,及時控制,杜絕蔓延。
??? 第二個問題,中國的食品消費水平和中國經濟的發展水平是一致的。過去幾十年的努力奮斗主要是為了吃飽,我們講究的是農產品的數量,要保證供給充足,那時候關心標準的人不是很多。保證了數量、供給充足以后,大家開始關注質量問題,要吃得更加健康、吃得更加安全。這是中國發展過程中提出的新問題。
??? 中國有2.4億農戶,都是農業生產者、農產品的供給者,這是中國的特點。如果到澳大利亞、新西蘭看看,那都是大規模標準化生產,和我們兩億多農戶的情況是不一樣的,管理一個農場和管理一戶農民是不一樣的。這就是中國的特點。我們是在這個基礎上提高中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所以說任重道遠,任務很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是一次專項整治能夠全部解決的。但是也不能說因為我們是發展中國家,所以我們的質量安全水平就應該低,不是這樣。我們要努力提高我們的標準,力爭與國際接軌,這是我們的努力方向。
??? **個問題,我剛才介紹的是收繳高毒農藥,就是甲胺磷、對硫磷等五種高毒農藥。現在農產品包括生豬,以后會擴大到牛、羊,都有一個標識制度,豬要戴耳標,叫二維碼。戴這樣一個標識,從生產開始到屠宰、運輸、加工,是全過程監管。如果某頭豬在屠宰過程中出現問題,可以順著耳標這個二維碼一直追溯到源頭,誰養的?養殖過程有沒有問題?是否使用了瘦肉精?如果發現問題,**要追溯,要懲罰這個生產者,同時這個豬要做無害化處理。我說的召回和追溯制度是這個意思。比如說農產品批發市場有一個檢測制度,進入農產品市場的大門,就對農藥等污染物是否超標有一個檢測,如果超標了,就要就地銷毀或者拒絕入市,現在我們已經有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制度。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