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不是無法可依,而是有法不依而且立法太多,非但不能增進人們對法律的尊重,反而損害其威信,也為操縱者提供了更大的上下其手的空間。”
★ 本刊記者/趙磊
*近兩個月來,在
兩個月前,北京呷哺呷哺連鎖快餐公司花費1.8萬元,購入了一臺RP410型全自動農藥殘毒檢測儀。從那以后,在這家臺灣獨資的吧臺式涮鍋連鎖店中,消費者均通過菜單上的那句標注語,被告知可以吃到經過農殘檢測合格的蔬菜。
呷哺呷哺連鎖的企業研發中心一位趙姓主任對記者說:“之前,顧客對菜品殘留的農藥是否放心,只能憑感官,看一看、聞一聞,而現在我們可以為顧客提供檢驗取得的科學數據。”
如今,呷哺呷哺連鎖快餐在京郊有自己的蔬菜生產基地,蔬菜由菜農按照農業、質檢、衛生等部門的農產品種收標準以及公司要求,直接從田地送至配送中心。每天,這些蔬菜都會在這里,按照固定程序分別經受農殘檢測儀從葉菜到莖菜表皮的抽樣、過濾、檢查。
漏洞
事實上,從2004年開始,中國農業部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開展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試點工作,探索市場準入管理的模式。目前,大連、西安、鄭州等城市已經全面實施市場準入,對農產品批發市場和銷售企業從檢驗檢測機構設立、進貨查驗、檢測與報告、不合格產品處理和監督等方面進行了規定。
農業部總經濟師、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張玉香在7月25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中國從2001年開展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以來,蔬菜、水果一直是無公害食品行動中
“*近我們對蔬菜水果生產基地的抽查結果,蔬菜、水果合格率分別達到了99.2%、98.7%,分別比2003年提高9.8、7.7個百分點。農業部門從1988年開始規劃,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建立了323個***和部級質檢中心,同時省地縣建立了1700多個質檢機構。現在這個體系承擔著整個農產品的檢驗檢測、例行監督抽查工作,應該說能力和水平是不斷提升的。” 張玉香談到。
但像呷哺呷哺連鎖快餐店這樣能夠主動對食品原料進行科學檢查的企業,在國內還僅僅是“新生事物”。
今年3月6日,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的王磊在商務部網站上撰文指出:中國“食品
對此,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則對記者談道,“我們不應該只關注大型食品生產企業的問題,而應該花費更大精力用于分散的小生產者,銷售者的管理。食品生產企業的問題很多人說過,更重要的是那么多農民生產環節的管理,菜市場和小餐館的管理被忽略了。”
他認為,按照中國人的講究美食、講究鮮活的飲食習慣,普通老百姓每天吃的東西中工廠的制成品并不多,大部分老百姓的餐桌都來自于菜市場之類的供應。
因此,“我們應當花費更大精力用于這些分散的小生產者、銷售者的管理。”他建議說。
法規
在商務部每年發布的《我國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狀況的調查報告》中,曾顯示中國流通領域食品安全主要存在的問題包括:上市食品超標問題;流通領域
從去年以來,國家質檢、工商、農業等相關部門陸續制定并實施了部分食品新標準,重新修訂了一些食品新規定,針對流通領域的安全問題新出臺規定有:
國家質檢總局去年12月13日發出通知,要求回收食品不能“再回爐”加工,也不能再作為生產原材料來生產加工食品;
去年12月20日,商務部正式頒布實施《超市食品安全操作規范(試行)》;
從今年1月1日起,茶葉、醬油、啤酒等13類食品,貼有QS質量安全標識才可上市流通。國家質檢總局還計劃在年內將所有種類食品納入生產許可證管理;
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管理辦法》則規定了購銷臺賬制度,要求商家如實記錄每種食品的生產者、品名、進貨時間、產地來源、規格、質量等級、數量等內容。新辦法還規定了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
國家質檢總局還將于今年8月底,實施食品包裝容器市場準入制。
商務部方面,該部條法司司長尚明不久前對媒體表示,《生豬屠宰管理條例(修訂)》《城市商業網點管理條例》已經列入國務院2007年一類立法計劃,有望于年內出臺。此外,商務部也在抓緊制定儲備肉、儲備糖內貿標準化等方面的部分規章,將于年內陸續出臺。
標準
除了增加法律法規彌補食品安全的漏洞,在食品標準制定方面,對流通領域的一些規范近年來也在逐漸完善。
6月19日,國家質檢總局黨組成員、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主任劉平均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截至2006年底,中國涉及食品安全的國家標準1965項,其中強制性標準634項,推薦性標準1331項,食品行業標準2892項。其中,包括如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環境和安全要求、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質安全限量、食品添加劑和使用等。
他表示,今后國家相關部門將以農產品、加工食品衛生和質量為重點,加快相關產品生產、銷售過程和餐飲服務等環節質量安全標準的制修訂工作。
中國首部對食品餡料進行規范的國家標準,預計也將在年內正式出臺。標準起草人之一、中國商業聯合會行業發展部標準規范處負責人曹德勝對本刊介紹說,“有相當一部分標準是由商業聯合會制定的,包括肉制品、糕點、月餅、速凍米面食品、冷凍飲品,冰淇淋、雪糕,豆制品等等。”曹德勝說。
據介紹,中國商業聯合會從03年開始就陸續修訂這些食品標準,除了要求食品達到衛生部門的要求,還制定包括重金屬指標在內的標準對食品安全進行規范。其次是要與國際標準靠攏。
比如ISO質量認證,和CAC(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制定的被世界各國普遍認可的食品安全標準)等國際上通行的標準。針對一些特殊的產品,也根據當前的市場環境制定科學的標準,“只要是在市場中流動的商品,就應該有統一的標準。我們的工作就是為這些食品安全生產和銷售創造一個基礎條件。”曹對記者說。
他認為,如果按照標準執行,是不應該出現問題的。“這些已經出臺的標準,都針對規模化生產的市場,在生產和銷售中如果嚴格執行,可以****有效地保障食品安全,但對于一些偏僻、零星的生產企業影響就相對要小。”
針對這些新辦法,人們的確更加擔心其在實施過程中是否走樣,因為政策是否能夠貫徹到底還在于基層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認為目前*大的問題,“不是無法可依,而是有法不依;而且,立法太多,非但不能增進人們對法律的尊重,反而損害其威信,也為操縱者提供了更大的上下其手的空間。”
比如,在今年7月1日開始實行的《速凍面米食品行業標準》中規定,所有散裝的速凍餃子、肉包等不能在超市出現。但在記者的實地采訪中卻發現,即使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人們仍可以發現一些超市有這些散裝食品。
“在標準執行過程中,還有一個時間差和地區差的問題,這個公眾也應該理解。” 曹德勝如此解釋。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下一篇《不安之源》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