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各懷心腹事的
“這次漲價至少醞釀了四五個月。”昨天,一家方便面企業高管對《**財經日報》表示,對此次協議達成的過程,他的評價是“各懷鬼胎”,但有一點卻讓他們達成一致:再不漲價,大多數企業都“玩”不下去了。
生死邊緣
充分競爭的方便面行業,競爭態勢用激烈二字形容已顯得有些簡單,單是層出不窮的非商業打擊就讓人目瞪口呆。
一位行業人士告訴記者,競爭對手迫于壓力,竟然在其目標消費者集中地周圍散布謠言,讓他們不堪其苦;個別企業有意散布的“油炸致癌”說也讓油炸方便面企業受到很大沖擊。
巨大的競爭壓力之下,各巨頭之間始終缺乏信任,因此即使成本大漲后,各方便面巨頭也都慎言集體漲價。2004年,各家行業巨頭也曾和此次漲價一樣共商漲價計劃,并達成一致,但當漲價日來臨時,都曾信誓旦旦的巨頭們發現,有一家企業仍然維持原價。大家此時明白,他們都被“耍”了。
因為方便面對價格非常敏感,單獨漲價就意味著市場份額的喪失,對小企業來說則可能意味著關門。
“之前,方便面行業從沒有集體提高價格的成功經驗。”上述方便面企業高管對記者表示。
據公開資料,棕櫚油采購價格去年同期為4000元/噸左右,而現在已是7000~8000元/噸,面粉價格去年同期2元/公斤,現在也有不小漲幅。
如果這種價格變化不夠直觀的話,可以換成如下描述:除個別方便面企業的部分品種外,目前都在賠本賺吆喝,“全行業都在虧損。”上述方便面企業高管說,以中低端方便面為主要利潤來源的企業,更是損失慘重,方便面五大巨頭中的一家企業僅2007年**季度就虧損1000多萬元,更多的小規模企業則面臨著集體關門的危險。
“行業確實被上漲的成本壓力逼得很緊。”行業營銷專家馮啟對記者說,市場競爭的規則是“你死我活”,但現在的成本大幅上漲卻讓企業陷入尷尬的境地:不漲價得“死”,漲價也可能會“死”,但至少還有“活”的機會。因此各懷心腹事的巨頭們在漲價問題上**次團結起來。
“企業都開始向有關協會反映,要求集體漲價,”上述方便面企業高管表示,“協會并沒有多大的影響力,它是被大家‘拱’出來的。”
共謀路徑
這一次,在2004年漲價中“背叛”的企業,也沒有爽約。不過,對于此次漲價并不是所有企業都求之不得,盡管大家都有需要。
“白象等企業感受到更多的壓力,需求*強烈;華龍盡管也有不小壓力,但資金相對雄厚,相信華龍還能撐下去;中高端市場份額較多的企業更是沒問題。”上述方便面企業高管對記者表示。
同時,對部分巨頭來說,這次成本上漲簡直就是一次“機遇”:在中小企業都很艱難的時候,巨頭們則可以收獲更多市場份額,盡管它們也有巨大的成本壓力,但壓力要小很多。
對于此次漲價,四川白象食品有限公司在回復給記者的資料中表示:自去年年底開始,國內排名前幾位的方便面巨頭召開了3次內部價格會議,*近一次于7月初召開,*終達成一致意見。這家方便食品企業在漲價之后一直憤憤不平,方便面巨頭同步漲價,“挾持逼迫其他方便食品也必須同時漲價才可以求得生存。”
昨天,白象食品常務副總裁盛家武對《**財經日報》說:“三次會議都由某學會組織召開。”
不過,上述企業高管認為,“企業還稱不上專門為此事開過會議。”可“電話會議應該有”。據記者掌握的資料,各家巨頭在鄭州和南方某地開會時,都曾經就此問題交流過,盡管開會的目的并非漲價。
記者昨日試圖就此事聯系康師傅,但沒有得到回應。不過,昨天有企業中層經理對記者承認了行業協商的存在。
漲價幅度高于成本漲幅
目前,方便面行業對漲價能否堅持還有疑慮,盡管政府出面干預的可能性很小,但漲價幅度是否適當的拷問會讓企業處于不利境地。
此前,各家企業都各自有小幅提價,但隨后的成本上漲讓漲價成果化為泡影,而“這次提價會有較大效果”,馮啟說。據公開資料,此輪漲價幅度為20%~40%,而成本綜合上漲幅度在17%~20%,顯然,價格上調的幅度已經超過成本上漲的幅度。
同時,漲價讓經銷商原來的利潤消失,因此很多企業把此輪漲價的5%給了經銷商。
值得關注的是,此前對聯合漲價一直保持沉默的各協會和企業,在發改委于近日下發通知,禁止經營者串通定價、聯合提價之后,北京市奶業協會、中國快餐聯盟便紛紛站出來否認了價格聯盟的說法,統一和康師傅兩家方便面生產企業也均否認此次是聯合漲價。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