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業內人士稱8月集體漲價之說不成立,新一輪行業洗牌或將來臨
近日,
快餐聯盟
聚會未達成漲價共識
據悉,中國快餐業聯盟的成員包括馬蘭拉面、和合谷、麗華快餐、大娘水餃等20多家中式快餐企業高層日前聚首北京,共同尋求原材料上漲的應對措施。會議中,一些企業談到綜合成本較去年同期上漲了20%,甚至有快餐品牌連續3個月每月虧損達10萬元之巨,因此,不少企業高層首次表態,將從8月起對餐廳的部分產品進行提價。
由于此前中低價方便面“統一提價”的消息也是出自一次行業協會組織的會議,此番快餐業聯盟成員的聚會是否會引起中式快餐業的提價風潮,就成為備受關注的問題。而記者從親自參加了會議的麗華快餐董事長蔣建平處獲知,此次會議并未達成統一漲價的協議,8月起集體漲價的說法也不成立。據蔣建平介紹,召集各家中式快餐管理者聚首的目的,在于共同商討如何應對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問題,眾人交流的內容包括如何整合資源、加強內部管理、以及聽取部分企業在漲價后的市場反響。
是否采取漲價措施,也是會議涉及的內容之一。不過蔣建平告訴記者,面對供應商價格的大幅上漲,各家快餐企業的反應不一。有“扛不住”的企業表示準備漲價,也有企業認為現階段尚能在內部消化成本上升的壓力,暫時不采取行動。
??? 提價行動
部分中式快餐悄然上漲
記者了解到,事實上,滬上已有部分知名中式快餐品牌在本月甚至更早些時候,已悄然提高了產品售價,以應對原材料成本上升的難題。
麗華快餐的客服小姐在電話中表示,“麗華沒有漲價,而是實行了產品重組,部分產品貴了1元錢是因為口味的改善。”而蔣建平本人對此的回答更為坦誠,“其實就是調了價”。其透露,從7月1日開始,麗華快餐的各種套餐價格大多提高了1~2元,漲幅在10%~20%之間,全國各地的漲幅是一致的。“調價是市場行為,也是快餐企業的被動選擇。”蔣建平表示,麗華快餐在此前的10年內基本沒有發生價格變動,一直通過內部消化的方式應對成本上升的壓力。而這次供應商價格大幅增長,尤其是采用*多的豬肉價格明顯提高,企業才不得不對零售價格做出調整。不過,蔣建平表示,公司同時也采取了多種措施來應對,例如開發更多不用或者少用豬肉的新品。此外,麗華快餐也對產品內容做出調整,以往多打出“7元套餐”、“10元套餐”名號的快餐,如今更多的以產品來冠名,如“魚香肉絲飯”、“排骨飯”等等,突出了實質內容,讓顧客做到明白消費。
另一家同樣起源于常州的大娘水餃,目前在上海已有18家分店,其中大部分為自營。大娘水餃上海分公司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已獲知公司高層前往北京參加快餐業聯盟會議的信息,但迄今為止沒有收到漲價通知。不過,記者從其他途徑獲悉,大娘水餃總部在數日前已然悄悄提價,單品漲幅在0.5~1元之間;此外,已在上海設有10家分店的“星期一便當”也于近日將便當價格上調了1元錢,據店員透露,原因是“物價上漲了”。而目前已被菲律賓快樂蜂公司收購的永和大王表示,暫時沒有提價的打算。
行業前景
或將迎來新一輪洗牌
從洋快餐、到方便面、再到中式快餐,一波接一波的漲價風潮向終端消費者涌來,也引起了不少反響。蔣建平承認,“盡管不是特別大,但反響還是有的。”據介紹,上海目前是麗華快餐全國第二大市場,13個配送公司總的日銷量在2萬份左右。市場*大的北京日銷量則要翻一番,達到4萬多份。而自1個月前提價以來,銷售*集中的10元左右的套餐受到了一定影響。但蔣建平表示,漲價并非企業的本意,“快餐行業是一個**微利的行業,完全是靠規模、靠量取勝,成本上升的壓力很大。”其透露,較之近期備受關注的原材料價格上升,人力成本的上漲更是作為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快餐業遭遇的難題。“員工收入標準每年都在提升,人力資本的增速甚至比原材料漲得還快。”但由于消費品關乎老百姓的日常生計,企業以調價消化成本壓力的舉措便受到了普遍的關注。因此,一位快餐企業負責人表示,現在各家企業都比較謹慎,對漲價問題不愿意多說,都在悄然進行。
不過,從另一個側面來看,漲價或許會給中式快餐業帶來新一輪的洗牌。“原本就依靠價格優勢爭取顧客的小品牌快餐不敢貿然提價,它們的選擇,要不就是成本壓力加大、退出市場,要不就是放低采購要求,選用不合規原料,導致*終被清退。”蔣建平認為,對品牌快餐企業而言,洗牌的結果只會是“強者更強”。
照片說明: 滬上已有部分知名中式快餐悄然提高了產品售價,但也有一些采取了按兵不動的策略。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