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專家提醒:食用含
??? 夏季是織紋螺產銷旺季,織紋螺在廈門俗稱“加錐螺”,許多市民有食用織紋螺的習慣。
??? 近日,福建省
??? *少見的織紋螺品種考驗著市民的鑒別能力,如果誤食了有毒織紋螺該怎么辦?被“封殺”的織紋螺是否會“溜”進市場?針對上述問題,記者昨日進行了調查和采訪。
??? >>事件始末
??? 小販手中購得罕見“毒螺”
??? 對于罕見織紋螺在廈門現身經過,福建省水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的工作人員稱,他們是在開禾市場巡視中,從小販手中買到了兩種在廈門市*少見的織紋螺,這兩種織紋螺具有較強毒性。
??? 織紋螺的食用限量標準為每克螺肉的毒素不高于10微克,而檢測報告顯示,方格織紋螺的毒素含量為每克螺肉10.8微克,光織紋螺的毒素含量甚至達到每克螺肉69.7微克,是限量標準的7倍。
??? 據介紹,光織紋螺屬于蛾螺總科、織紋螺科,多見于福建省北部沿海。殼略呈卵圓形,螺層約9層。縫合線深,下方有一條溝紋。上部數層具縱肋和細螺肋。殼表光滑,淡黃白色,色帶不明顯,螺層基部有螺肋。殼口卵圓形,內有肋紋。方格織紋螺屬于骨螺科,個頭較大,外殼有凸起,在福建比較罕見,甚至未被列入政府有關部門印發的“禁止銷售通知”、“省內常見織紋螺”的宣傳畫中。
??? “這兩種織紋螺在廈門*其罕見,特別是方格織紋螺,恐怕只有專業人員或有豐富經驗的水產品經營者才懂得鑒別。”廈門中埔水產品批發市場的一位市場管理人員表示。
??? >>記者調查
??? 正規渠道未見“螺影”
??? 織紋螺在廈門遭到封殺,是否還會“溜”進市場呢?記者昨日下午走訪了營平、前埔南區農貿市場,未發現織紋螺。
??? 隨后,記者又聯系了廈門島內五家酒店酒樓,得知這些酒樓銷售的都是常見的螺,如香螺、響螺、紅螺、泥螺等等,未銷售過織紋螺。中埔水產品批發市場的市場管理人員也稱,從今年5月至今,他們每日均對市場內銷售的螺進行抽查,未發現銷售織紋螺。
??? 不過,一些市場經營者向記者反映,織紋螺在一些偏僻的小市場及餐館、酒店,還可以見到。
??? >>部門說法
??? 廈門全市“封殺”織紋螺
??? 食用織紋螺導致中毒事件時有發生,這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衛生部已于今年5月發出公告,要求任何餐飲單位不得采購、加工和銷售織紋螺,并提示消費者誤食織紋螺后,如發生口唇麻木等類似神經系統癥狀的,要立即到醫院就診。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也于今年5月20日下發進一步加強織紋螺監管的緊急通知,要求在全市“封殺”織紋螺,并將對農貿市場以及餐飲店進行檢查。
??? 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也將對產地(碼頭、流動地攤、農貿、水產批發市場等可能出現織紋螺的經營銷售場所開展檢查,發現織紋螺堅決予以沒收銷毀,避免其流入市場。如市民在市面上發現有織紋螺銷售,可撥打電話0592—5396300向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反映。
??? 廈門市工商局市場處楊處長也指出,市民如發現可疑水產品,可撥打12315或到當地工商所投訴。
??? >>新聞背后
??? 福建常見織紋螺有9種
??? 那么,在福建常見的織紋螺有幾種?記者從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織紋螺屬軟體動物門,腹足綱,織紋螺科,呈灰褐色。外形特征表現為尾部較尖,螺體細長,長度約1厘米,寬度約0.5厘米。織紋螺是一種生活在近海礁石附近和泥沙質海底的螺類,盛產于東南沿海一帶,體內常含有神經毒素。發生有毒赤潮的海域中有大量的有毒海藻,織紋螺吃了后會把毒素積累在體內;人一旦吃了這種織紋螺就會中毒。
??? 廈門市水產研究所周副所長介紹,織紋螺科大致要分光織紋螺、西格織紋螺、粗肋織紋螺和方格織紋螺等幾十個類型,身長不超過兩厘米。在福建比較常見的有9 種,它們分別是:西格織紋螺、膽形織紋螺、節織紋螺、疣織紋螺、紅帶織紋螺、縱肋織紋螺、粗肋織紋螺、織紋螺SP.1和光織紋螺。雖然它們的外形各不相同,但在不同的季節里,都含有一定的毒素,其中紅帶織紋螺、節織紋螺及織紋螺SP.1均已有季節性有毒報道,而粗肋織紋螺有微毒,光織紋螺含毒素較多。
??? 中毒事件時有發生
??? 近年來,福建省織紋螺中毒事件時有發生。2002年5月初,福建省羅源、寧德、莆田和廈門等縣市先后發生食物中毒事件,50多人出現頭暈、嘔吐、口唇及手指麻木,四肢乏力等癥狀,其中3人不治身亡。衛生防疫部門通過動物試驗,確認中毒原因是食用了有毒的織紋螺。2004年6月初,福建省仙游、福安兩地再次發生13人食用織紋螺中毒事件,所幸中毒人員經及時治療全部康復出院,其中福安縣食用織紋螺中毒事件所涉及的織紋螺正是此次在廈門發現的光織紋螺。*近的一起則是今年5月7日,在莆田發生了9位村民織紋螺中毒事件。
??? ■健康貼士
??? 誤食織紋螺應立即就診
??? 衛生部門提醒市民,誤食織紋螺后,如發生口唇麻木等類似神經系統癥狀,應立即到醫院就診。專家指出,織紋螺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毒素是麻痹性貝類毒素,類似于河豚魚毒素,食用后可引起頭暈、嘔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癥狀,潛伏期*短為5分鐘,*長為4個小時,一旦發生中毒,只有采用普通中毒的一些急救方法,包括催吐、洗胃、導瀉、利尿等等來促進毒素的排泄,根本沒有特效藥,病死率高達15%。因此,市民應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不購買和食用織紋螺。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