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這可能是目前
達能真的告了。但奇怪的是,從目前掌握的資料中,達能向
根據當年的合同,娃哈哈本是需要將商標充當5000萬注冊資本注入合資公司,然而*終受阻于國家商標局。娃哈哈目前反復強調的商標從法律上來說還是屬于中方的。這不僅讓人疑惑若商標沒有成功注入合資公司,那么娃哈哈方面的投資是否算全部到位呢?不過根據娃哈哈和達能當時合資公司的驗資報告,雙方都認為當時注冊資金已經到位。
《**財經日報》致電當時負責為娃哈哈合資公司驗資的浙江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對方相關負責人表示,事情過去十年,具體細節并不知曉,但是按照當時的法律環境,非貨幣性資產并不要求在驗資的當天便到位,可以在合資公司成立后6個月能完成過戶。“按當時的法律環境,是在出資行為所對應的公司登記之前驗資的。”
然而,記者隨后了解道,當時合資公司的營業執照是1996年2月18日獲得的,而驗資是在1996年4月30日之后。記者再次致電浙江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對方稱由于不是當初的經辦人,需要查閱十年前的資料才能回復。不過,到記者截稿時,天健會計師事務所依舊沒有給出相關解釋。
另據接近達能方的消息人士稱,關于當初中方沒有如愿將商標注入一事,雙方曾達成補救協議,也就是如今爭議的焦點:商標使用協議。這也是此前媒體報道的陰陽合同。“這可能是目前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后的尷尬之處,”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指出,若宗慶后否認商標使用協議的有效性,則意味著其5000萬的資金沒有到位,“若投資沒有到位的話,他已經拿了十年的股息將如何處理?”同樣的尷尬也在于達能,若達能硬要娃哈哈現在拿出這5000萬以及十年的股息的話,相當于承認商標使用協議的無效。
作為一個經驗老到的跨國公司,達能在選擇仲裁對象和仲裁內容上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達能本次申請仲裁的目標分別是: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娃哈哈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蕭山順發食品包裝有限公司和杭州娃哈哈廣盛投資有限公司這些合資公司的中方股東,另外便是宗慶后本人。
仲裁和訴訟的區別之一便是:法院訴訟實行地域管轄和級別管轄,而仲裁則實行協議管轄。換句話說,只有雙方存在相關協議的前提下,才能選擇仲裁。據知情人士透露,達能與娃哈哈方面的合作為子公司合作模式,一個合資公司一份合同,并不是所有的合資公司簽署的合同都與品牌關聯,因此達能并不能以商標為突破口申請仲裁。
目前達能所選擇的四家公司可謂用心良苦。娃哈哈集團和娃哈哈實業(前身為娃哈哈美食城)是1996年**批合資公司的中方股東,前者也是娃哈哈的核心。而蕭山順發和廣盛投資則是不少合資公司和非合資公司的共同股東,也是宗慶后本人的主要資產。達能通過這四家公司,將仲裁的觸角滲入娃哈哈整個龐大的體系。
達能將5月9日的8項仲裁申請成為“正式啟動了相關的程序”,同時表示談判的大門依舊沒有完全關上。那么達能是否有意暫時留了幾手呢?
關于是否會追究娃哈哈當初的5000萬,達能方面目前沒有表態。而娃哈哈方面一直惜字如金,除了“積*應訴,奉陪到底”不再作更多的評論。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