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我國于1990年正式開始發展
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現已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委托了38個分支管理機構、定點委托綠色食品產地環境監測機構56個、綠色食品產品質量檢測機構9個,從而形成了一個覆蓋全國的綠色食品認證管理、技術服務和質量監督網絡。
參照有機農業運動國際聯盟(IFOAM有機農業及生產加工基本標準、歐盟有機農業2092/91號標準以及世界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有機生產標準,結合中國國情制定了綠色食品產地環境標準、肥料、農藥、獸藥、水產養殖用藥、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等生產資料使用準則、全國7大地理區域、72種農作物綠色食品生產技術規程、一批綠色食品產品標準以及AA級綠色食品認證準則等,綠色食品“從土地到餐桌”全程質量控制標準體系已初步建立和完善。
1996年,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在中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了綠色食品標志圖形、中英文及圖形、文字組合等4種形式在9大類商品上共33件證明商標的注冊工作;中國農業部制定并頒布了《綠色食品標志管理辦法》,標志著綠色食品作為一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業在中國的形成,同時也表明中國綠色食品開發和管理步入了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
截止1998年底,全國共開發綠色食品產品1018個,生產總量為840萬噸,開發面積達226萬公頃,分別是1990年的8倍、24倍、56倍,年平均遞增速度分別為26%、42%和57%。現已開發的綠色食品產品涵蓋了中國農產品分類標準中的7大類、29個分類,包括糧油、果品、蔬菜、畜禽蛋奶、水海產品、酒類、飲料類等,其中初級產品占30%,加工產品70%。綠色食品生產企業和產品分布中國各地,許多企業是大型知名企業,許多產品是中國**產品。1998年,中國參與綠色食品開發的企業有619個,企業年生產總值達402億元人民幣,年銷售額為285億元人民幣,稅后利潤17億元人民幣,其中80%以上的企業由于開發綠色食品經濟效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綠色食品市場建設已初顯成效。目前,中國北京、上海、天津、哈爾濱、南京、西安、深圳等國內大中城市相繼組建了綠色食品專業營銷網點和流通渠道,綠色食品以其鮮明的形象、過硬的質量、合理的價位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好評,市場覆蓋面日益擴大,市場占有率越來越高;相當一部分綠色食品已成功地進入了日本、美國、歐洲、中東等國家和地區的市場,并顯示出了在技術、質量、價格、品牌上的明顯優勢,展示出了綠色食品廣闊的出口前景。
綠色食品國際交流與合作取得了重大進展。1993年,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加入了有機農業運動國際聯盟(IFOAM,奠定了中國綠色食品與國際相關行業交流與合作的基礎。目前,“中心”已與90個國家、近500個相關機構建立了聯系,并與許多國家的政府部門、科研機構以及國際組織在質量標準、技術規范、認證管理、貿易準則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合作與交流,不僅確立中國綠色食品的國際地位,廣泛吸引了外資,而且有力地促進了生產開發和國際貿易。1998年,聯合國亞太經濟與社會委員會(UNESCAP重點向亞太地區的發展中國家介紹和推廣中國綠色食品開發和管理的模式。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