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撤架“仿藥”不到一半
??? 記者日前仍發現,在廣州甚至珠三角地區一些藥店,貨架上除擺放藥品外,還擺放了品種不一的仿藥食品,如“××夏桑菊沖劑、××板藍根沖劑、××清開靈、××溪黃草沖劑、消炎退熱沖劑、××口咽清等。
??? 這些食品包裝背面印的都是“食(衛)證字”、“食(衛)準字”批準文號,甚至連批文也沒有。業內人士透露,這些產品僅屬于保健食品,正規藥品應該有“國藥準字”號。不過,這些仿藥食品與藥品包裝很相似,大多數藥店常將兩者混在一起擺放,消費者稍不留心就會誤買。
??? 廣州星群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蘇廣豐告訴記者,在廣州天河區一個大型超市,有6種仿該廠的夏桑菊食品。4月上旬衛生部《公告》發布后,星群的市場人士摸查,在廣西、廣東、海南、上海、四川等全國各地,已撤下架的食證顆粒還不到其中一半。
??? 正規藥廠銷售回升
??? 據記者了解,仿藥類食品的價格要比藥品低20%~30%,甚至一半。記者日前在海珠區某藥店見到,仿“橘紅痰咳液”藥的食品零售價大都定價在1.8元~3.5元,而正規廠家化州中藥廠的“橘紅痰咳液”的國家批價是15.2元。該藥店銷售人員告訴記者,許多患者沒有用藥常識,不會根據包裝辨別是藥還是食品,所以這些仿冒中藥的銷售還不錯。
??? 據悉,衛生部高度重視上述問題,早在4月初便發出公告,要求對這些明明是食品,卻偏偏拿來當藥品賣的仿藥食品,各級衛生行政部門不得擅自越權審批,食品生產單位禁止使用已經批準的藥品名命名其生產的食品。
??? 衛生部叫停仿藥類食品正式上網已一個多月,記者從多家藥廠獲悉,盡管冒牌藥仍未絕跡,但正規藥品銷售額有明顯飆升,同期上升了20%~30%。
??? 不過有業內人士擔心,上述公告沒有具體的執行時間,也沒有要求仿藥食品生產企業何時必須停止生產,食品經營單位何時必須停止銷售。一些“仿藥食品”為躲避監管,可能轉移到縣市城鄉結合部、農村等三級市場的小士多、商場、藥店等售賣。這些都可能讓上述規章的效果打上折扣。
??? 新聞背景一種藥被20個食字號仿冒
??? “化州橘紅、六味地黃丸、夏桑菊等這些耳熟能詳的經典中藥,在市場中遭遇同名或近似名稱的食品很多,如果再得不到重視的話,食字號產品可能危及整個中藥產業!”一位業內人士說,目前中國食字號仿冒藥品正呈現泛濫趨勢,*多的一種藥品冒出28個同類的食字號仿冒產品。
??? 業內人士透露,在珠三角一些藥店,常見藥食兩用品種被仿制的有數百種之多。目前我國中成藥價格超過1000多億元,按目前這些仿藥類食品類的價格和分布,其市場份額起碼有50億以上。不但搶走了正規藥廠的市場,而且給消費者帶來健康隱患,也間接影響了正規藥廠的聲譽。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