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有機產品是指來自于有機生產體系,根據國家有機產品生產標準(GB/T19630-2005)生產加工的、并通過獨立的有機產品認證機構認證的一切產品。 有機產品也可稱為“生態產品”,它必須符合4個基本條件:(1)原料來自有機生產體系或采用有機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產品;(2)生產加工過程嚴格遵守有機產品的種養、加工、包裝、貯藏、運輸的標準,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農藥和添加劑,不使用轉基因產品;(3)在生產與流通過程中,有完善的質量跟蹤審查體系和完整的生產及銷售記錄檔案,對產品質量有可追溯性;(4)通過授權的有機產品認證機構的認證。
我國發展有機產業具有很好的優勢。**,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農業生產歷史的大國,農作物品種資源豐富,在精耕細作、用養結合、間作輪作、農牧結合等方面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正是有機農業的精髓。另外,我國農業生態景觀多樣,生產條件各不相同,地域優勢明顯。盡管中國農業主體仍依賴于大量化學品,但仍有許多地方,有機肥應用較廣,農民很少或完全不用化肥農藥,化學農藥也很少使用,這為發展有機農業提供了有利的基礎。再者,隨著我國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的日益提高和健康概念的日益普及,土雞蛋、無抗奶、野生魚、野菜和生態餐飲等一些準有機的生態產品,已經成為市場新寵,受到市場和消費者認可。我國政府推行的“無公害行動計劃”以及綠色食品認證,使食品安全概念深入人心,這也為有機產品發展奠定了基礎。
發展有機產業,為解決我國嚴峻的環境和食品污染問題提供了一條出路。現代農業所帶來農作物產量的增長,很大程度是化肥與農藥大量使用的結果。有資料報道,二戰以來,英國農田化肥使用量增長了6倍。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任意加大化肥和農藥用量的現象相當普遍。
向有機農業的方向發展,有計劃地擴大有機土地耕種面積,可以部分解決生態平衡和環境污染問題,恢復自然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促進農業可持續性發展,確保人類和動物的健康。
發展有機產業是我國擺脫農產品出口困境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中國農產品由于質量問題在國際貿易中屢屢受阻,農業貿易形勢嚴峻。發展有機農業,不僅可以解決環境污染和食品安全問題,更重要的是提高中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是我國擺脫農產品出口困境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我國有機產品的發展在國際市場有十分巨大的潛力,國際上對我國有機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大豆、稻米、花生、蔬菜、茶葉、干果類、蜂蜜,綠色藥品(如中草藥、生物藥品),綠色紡織品(如絲綢、棉花等)等都頗受國際市場歡迎,但現階段我國有機農產品的生產還遠遠不能滿足國外市場的需求。
發展有機產業,也是增加農戶收入,提高企業效益的有效途徑。增加農民收入,是當前我國政府解決三農問題的首要任務之一。有機產品生產,是一種勞動力集約型的產業,這是構成其價格偏高的主要因素。但是,有機農業生產可省去農藥和化肥的支出,生產資金投入較低。我國農村勞動力資源豐富,可滿足有機農業生產對勞動力的大量需求,特別是一些生態環境優越的邊遠山區,更容易轉換成有機農業生產基地。
有機產業不僅是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也是一種國際化的產業。有機產品是由國外發達國家**倡導和流行的概念,已經得到國際組織和世界許多國家的認可,是一個朝陽產業。因此,對多數從事農產品或食品加工生產和國際貿易的企業,應利用有機產業發展的機會,抓住市場機遇,盡快形成產業優勢。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