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日前,從利辛縣鞏店鎮傳出一條消息,該鎮生產的椿芽已被安徽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試制成
只聽說過香椿的嫩芽及嫩葉可作蔬菜食用,如香椿炒雞蛋、炸椿卷、包餃子、涼拌豆腐,制成茶葉倒是**次聽說。香椿茶到底與普通茶葉有什么不同,帶著好奇,記者來到了被譽為“香椿之鄉”的鞏店鎮。
百萬香椿樹成就“香椿之鄉”
鞏店鎮位于沙河東岸,淝河西岸,有“九溝五湖歸一潭”之稱。
由于當地工業生產相對滯后,無工業廢水、廢氣污染,是典型的無公害、無污染綠色農業生產大鎮。據資料顯示,鞏店鎮200萬年前已形成第三地層地質為多元結構,由沖積形成的松散堆積物組成,境內土地肥沃,資源豐富,盛產香椿,久負盛名。
走進鞏店鎮,除去成片的香椿園以外,*搶眼莫過于該鎮的“香椿路”,鄉村道路兩旁盡植椿樹,全長約有11公里。鞏店鎮種植香椿歷史悠久,是遠近聞名的“香椿之鄉”,其盛產的谷雨前椿芽以色鮮、味美、無絲、脆嫩等特點著稱。該鎮現有椿園20多個,香椿基地3個,種植紅油椿、青油椿、黑油椿等近百萬棵。
香椿茶再拓鞏店發展路
鞏店村民中不僅百歲老人比較多,而且村民都有一個習慣,就是有人患了感冒、咽炎的時候,喜歡用腌制的香椿芽泡茶喝,治療效果很好,就是口感有點咸,這就是鞏店鎮*初傳統的“香椿茶”。
“香椿芽能否制成茶葉,既有好的口感,又能發揮其特有的藥用價值?”去年剛到鞏店鎮擔任鎮長的郝偉到合肥參加全省新農村建設培訓時,聽了省農科院院長楊劍波的課程以后,腦子里突然冒出這個想法。隨后,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楊劍波院長。楊院長聽后,覺得郝偉的想法可行,就幫助其聯系了省茶葉研究所的專家。
郝偉回到鞏店鎮后,就開始著手搞香椿茶研制的前期工作。聯系了當地生產椿芽的民營企業負責人,帶上谷雨前采摘的優質香椿芽,郝偉先后數次到省農科院去請相關專家對香椿茶進行研究,*終鞏店鎮的椿芽被送到省茶葉研究所,并被研制成色香味俱全的紅、綠香椿等“香椿茶”。
據郝偉介紹,鞏店香椿茶是由優質的谷雨前香椿嫩芽葉制成的茶狀香椿干品。其運輸方便、可存放,食用方法具有多樣性,不僅可開水沖泡飲用之,同樣可餐、可佐。如,用溫水浸泡,復原其葉形,以葉芽食之等等。作為飲料長期飲用,能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郝偉在其辦公室里小心地取出試制成功的幾種香椿茶,并為記者用開水沖泡了其中的紅、綠兩種。在茶葉取出前,記者已經聞到濃郁的清香。飲用后,感覺入口香甜,濃香四溢、香椿原味保留完好,香椿的特有清香和著茶水流向身體內部,并且有明顯的出汗感覺,甚是愜意。
目前,鞏店鎮正準備舉辦一次品茶會,邀請有關人士和專家前來品嘗鑒定,爭取早日批量生產。
小香椿做成大產業
據郝偉介紹,該鎮針對特有的椿芽資源,除繼續生產傳統的腌制椿芽外,還將發展香椿泥等產品,香椿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貢殿椿芽”是當地椿芽生產的知名品牌。據說在清朝年間,乾隆私訪下江南,路過鞏店,吃過椿芽,連連稱贊“好吃,好吃”。后潁州知府把鞏店的椿芽作為貢品送往京城,由此得來貢殿椿芽。該鎮椿芽目前已開發出“女兒紅”鮮腌椿芽等品種,且“女兒紅”椿芽在1995年黃山食品博覽會上獲得金獎。此外,香椿木制家具也是當地一絕,據說用香椿樹做的書案、餐桌、不用油漆,天然花紋,且蚊蠅不入桌,奇特香味,沁人心脾。
據了解,近年來,鞏店鎮香椿生產不斷在增加科技投入上做文章,在開發新產品上做嘗試。1998年2月,該鎮與安徽農業大學合作實施香椿芽套袋工程,由于椿芽提前了半個月上市,經濟效益提升5倍多。“女兒紅”特貢椿芽進行了重新包裝,為提高效益還進行反季節椿芽大棚生產。目前該鎮正在著手研究椿芽的低鹽滅菌和保鮮貯藏技術,使鞏店鎮椿芽上品牌上臺階,成為國人餐桌四季常有的家常菜。
鏈接
香椿全身都是寶
香椿,為楝科楝屬中以嫩莖葉供食的栽培種,多年生落葉喬木。香椿嫩芽脆嫩多汁,色澤鮮美,具有獨特的濃郁香氣;香椿的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均*高,其蛋白質、維生素C含量居群蔬之首,除了嫩芽及嫩葉可作蔬菜食用外,其樹皮、根皮、種子均為上品藥材。
香椿原產中國,我國是**用香椿作為蔬菜的國家。香椿早在漢代就被我們祖先食用,曾與荔枝一樣作為貢品。現遼寧南部,華北至東南和西南各地均有栽培,河北、山東、河南、安徽出產較多。日本從我國引種,也有少量栽培。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