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新鮮 番茄加工制成的番茄醬等各種制品是全球性商品,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食用番茄制品的習慣。
目前,我國番茄醬及制品的加工主要定位于出口,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經成為全球*重要的番茄制品生產國和出口國。為了更明確地反映產業現狀,認清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展望產業未來, 中國罐頭工業協會組織專門力量,歷時數月編制了《中國番茄產業發展報告》,向世人呈現出一幅中國紅色產業的全景圖。
1番茄產業發展現狀
1.發展*好時期我國番茄加工起步于20世紀60年代初,當時,為了適應出口需要,國家支持沿海地區企業發展番茄加工,通過引進國外裝備生產番茄醬,出口中東地區和其他市場。由于沿海地區番茄種植自然條件不理想,原料質量差使品質難以保證,使得我國番茄產業缺乏市場競爭力。
1978年,新疆開始發展番茄種植和加工,產品首次出口日本市場獲得好評。新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番茄原料紅色素含量指標遠遠高于國內其他地區,可與世界其他地區的番茄產品相媲美,新疆番茄因此名聲大振。從1980年建成**條國產線,緊接著引進國外生產設備,到90年代初,新疆番茄生產企業已經增加到30余家,產量、出口量連年增加,如今已占到全國90%以上。產品全部出口,成為亞洲、歐洲和美洲市場的搶手貨,以新疆為代表的我國番茄加工產業從此駛入發展快車道。
2006年,全國共有番茄醬生產企業66家,中糧新疆屯河股份有限公司番茄醬產量名列全國**、世界第二。其他主要生產企業有新疆中基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巴彥淖爾富源實業集團、新疆天業股份有限公司、泰順興業(內蒙古)食品有限公司、中化河北進出口公司等。全國年加工番茄醬生產能力超過100萬噸,年出口量60多萬噸,我國已經成為繼美國、歐盟之后的第三大生產地區和**大出口國,在世界番茄醬市場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2.區域特征明顯我國番茄加工主要分布在新疆、內蒙古和甘肅。新疆地處北緯37°05′~47°55′之間,光照強、日夜溫差大、氣候干燥、沙質土地十分豐富,加工番茄在新疆北疆沿天山一帶和南疆焉耆盆地得到廣泛種植。番茄原料具有質量好、病蟲害少,固形物和紅色素含量高等特點,適合進行番茄加工。2006年,新疆番茄種植面積達80萬畝,成為全國加工番茄種植面積*大的省區。
內蒙古河套地區在加工番茄種植方面具有與新疆相同的資源環境優勢,部分地區出產的番茄固形物含量較高,十分適合加工。此外,甘肅張掖、高臺和黑龍江齊齊哈爾地區也有加工番茄種植。
3.產量持續增加目前,我國番茄的種植、加工和出口處于持續增長態勢。2006年,我國加工新鮮番茄量430萬噸,生產番茄醬近70萬噸。產品主要有番茄醬、去皮番茄或碎塊、調味番茄醬、番茄粉、番茄紅素等。
大包裝番茄醬是*主要的產品形式,固形物含量分為28%~30%和36%~38%兩種,大多采用220升無菌袋包裝。目前全國共有番茄醬生產企業66家,日處理鮮番茄能力為13.07萬噸,其中新疆有40家工廠,占全國61.4%;甘肅8家工廠,占全國9.2%;內蒙古河套19家企業,占全國29.4%。中糧屯河是全國鮮番茄加工能力*大的企業,擁有17家工廠,2006年,加工鮮番茄208萬噸,生產番茄醬28萬噸,占全國總量的48.3%;新疆中基加工鮮番茄146萬噸,生產番茄醬19.8萬噸;富源實業加工鮮番茄39萬噸,生產番茄醬5.1萬噸;新疆天業加工鮮番茄29萬噸,生產番茄醬3.8萬噸。
小包裝番茄醬和番茄沙司的生產企業主要有中糧屯河、新疆中基實業等。中基發展分裝產品做小包裝OEM加工,天津生產基地生產能力達10萬噸/年,是目前國內*大的番茄醬分裝工廠。
番茄粉以優質番茄醬為原料,經噴霧干燥加工制成,主要用于食品調味粉、速溶湯料、烹調用調味粉料、意大利面著色劑等。由于生產技術含量較高,僅有少數企業掌握番茄粉生產工藝和技術,中糧屯河已經通過國際**采購商質量體系認證,產品遠銷歐美等國際市場。
番茄紅素是番茄醬經化學方法提取制成,主要用于制造番茄紅素類保健品、食品色素等。番茄紅素屬高技術產品,目前中糧屯河具備規?;a能力,擁有3項專利。
2005年,我國出口番茄醬60.1萬噸,出口貿易額達到3億美元。2006年,番茄醬出口再創新高,全年出口62.98萬噸,出口額3.56億美元,出口數量和金額同比分別增長4.74%和18.83%。產品主要出口俄羅斯、加納、日本、意大利和中東地區。
4.產業水平提高我國是世界三大主要番茄種植區域之一,番茄原料種植面積100萬畝。目前已經擁有長期從事加工番茄產前、產中、產后相關技術研究和服務的單位和人員,他們選育優良的加工番茄種植品種,為發展加工番茄生產提供了豐富的品種資源;探索適應新疆、內蒙古和甘肅等干旱、半干旱區域工業番茄高產綜合生產模式,推動加工番茄種植技術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
我國已經先后引進100余條國外生產線,設備年產能力超過100萬噸番茄醬。隨著產業的迅速成長,引進裝備可日加工新鮮番茄1000噸以上,裝備精良堪稱世界先進水平。在加工工藝、質量控制、新產品開發、市場開拓等方面進行一系列改進和提升,生產量擴大,品質提高,出口價格上升。相應的包裝、設備、科研等配套服務已經形成,番茄整條產業鏈日臻完善。
2發展番茄產業的條件和優勢
1.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為發展番茄產業提供了****的歷史機遇和發展條件。近年來,新疆實施優勢資源轉換戰略、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立足新疆優勢和特色資源,以國際市場為導向,引進國際先進設備,扶持企業做強做大,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行業協會和企業等多方面的努力下,通過土地集中連片、劃區種植,改變經營模式,與棉花同等對待,加大政策扶持,加強原料管理,番茄種植走上市場化經營道路。
原料是加工企業的基礎,科研是原料的保障。各地政府積*推廣科學、高效的番茄種植技術,為農業、農村、農戶提供服務,提高生產效率和效益,有效支持了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發展。中國番茄企業已經形成加工產業集群,憑借品牌效應和競爭力,朝著集團化、國際化、產業化方向發展。
2.制造成本優勢明顯由于原料、生產和運輸成本優勢,我國番茄醬銷售價格在國際市場具有一定競爭力。目前我國番茄原料均價為35美元/噸,是歐美的一半左右。加上工廠建設和管理、人工費用等,實際成本遠低于歐美國家和世界平均水平。同時,我國番茄醬質量高,番茄紅素含量超過同類產品,質優價宜的產品是任何國家無法比擬的。以生產36%~38%濃度番茄醬為例,我國每噸醬成本約低于世界平均成本150美元,優勢十分明顯。
3.國際市場競爭力增強2006年產季,世界加工鮮番茄總量約為2900萬噸,美國、歐盟和中國分列前3位。根據世界番茄組織的報告,近幾年世界加工番茄總產量的3/4用于生產番茄醬,世界番茄醬年產量為350萬噸左右。中國、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美國、葡萄牙和希臘等主要生產國占據全球番茄醬出口市場90%的份額。1999至2005年,我國番茄醬出口份額從占世界出口市場的7.7%上升到30%,而其他生產國均出現下降趨勢,其中意大利從35%降到29%,土耳其從12%降到8%,希臘從9%降到5%。
葡萄牙、智利和巴西等國逐漸失去了原有市場份額。
我國之所以能夠在較短時間內確立在國際番茄醬市場上的地位,主要是由于番茄醬產品質優價宜。我國番茄醬以紅色素高著稱,色差、粘稠度和霉菌指數均達到世界同類產品先進水平,相對低廉的制造成本,進一步增進了產品的競爭力。質優價宜的產品滿足了國際市場不斷增長的需求,促進了世界番茄加工產業格局的調整和改變。美國是番茄種植和加工產業*發達的國家,也是番茄制品*大的消費市場,美國加州播種期持續不斷的惡劣天氣以及接踵而來的成本增長(主要是能源和勞動力短缺已造成番茄種植大幅減產。盡管今年番茄醬價格有所上升,但燃油和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使種植者和加工商生產成本上升。加之資金短缺,已經使得一些廠家關門或倒閉。在歐洲,由于歐盟農業補貼的減少,番茄種植商紛紛轉向種植其他農作物,歐盟國家的加工番茄產量急劇下降,意大利和西班牙減少近二成,不少工廠瀕臨倒閉。
4.國內發展空間較大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際市場對番茄制品的需求劇增,旺盛的需求有力地促進了番茄制品工業的快速發展。近10年來,世界對加工番茄制品的消費量以年均3%的速度增長。經濟發達國家以消費番茄制品為主。其中,美國人均消費番茄制品34公斤/年,歐盟人均消費23公斤。隨著消費量的增長,對制品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食用方便也成為重要因素。
國內番茄制品消費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在日本、新加坡、中國香港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番茄制品人均年消費大于3公斤,韓國、中國臺灣地區在1~3公斤。目前我國番茄制品消費水平較低,人均僅為..2公斤。但我國卻是新鮮番茄食用消費大國,人均消費量高達21公斤,表明番茄制品消費潛力較大。2001至2006年,我國番茄制品消費以每年18%的速度遞增,2006年約為10萬噸。未來幾年市場需求總體仍將呈上升趨勢,預計2010年國內市場消費量將超過20萬噸。
3番茄產業存在的問題
1.原料種植滯后隨著新疆等主產區加工、生產能力的增加和擴大,原料供應不足和原料品質下降等問題逐漸顯露。除受到天氣影響外,土壤、品種、農藥的使用和田間管理,運輸以及收購環節的管理都對原料產量和質量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目前,番茄原料供應方面存在的隱患和問題主要來自幾個方面:(1天氣影響。頻繁發生的災害性天氣例如凍害、干熱風和秋季持續陰雨等造成原料減產和品質下降。(2土壤退化。原料主產區不同程度出現土壤侵蝕、肥力衰減、土壤酸化等土壤退化現象。(3品種退化。由于主栽品種單一和連年種植,常規品種的優勢特征逐年衰退,田間表現缺陷增加。(4原料管理。原料種植分散,種植戶人均擁有土地面積小,種植技術和觀念落后,不重視輪作倒荏,使單產下降,病害增多。有些種植戶的種植、采摘和交售行為不能按企業要求去做,直接影響番茄原料質量。
2.貿易壁壘風險我國番茄醬出口持續增長,左右國際市場供需走勢,也影響了世界番茄產業的格局變化。對于中國產業的快速發展,有支持和反對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幾年前就有一些國家要對中國番茄制品出口實施反傾銷調查的傳聞。在反傾銷風險存在的同時,各種技術性貿易壁壘愈演愈烈,一些發達國家紛紛通過提高技術性貿易壁壘限制中國產品的進入。美國發布《食品企業注冊管理條例》和《進出食品通報條例》;日本實施《種苗修正案》對涉及該專利的農產品準入進行控制,去年執行的“肯定列表制度”進一步擴大了對有機物質殘留的檢測范圍;歐盟也正式禁止含有化學活性物質的320種農藥及使用禁用農藥產品在歐盟市場銷售。近年來,類似限制進口事件屢有發生,出口菲律賓、韓國、沙特、斯里蘭卡等國的番茄醬被要求出具非轉基因證書;出口到澳大利亞的番茄醬被檢出亞硝酸鹽含量高而停止合同;出口到德國的番茄醬被要求檢驗殺滅聚酯、百菌清等項目和出具符合歐盟農藥殘留標準的證明;出口英國的番茄醬要求檢測厭氧菌、平酸菌;出口沙特的番茄醬要求出具不含有機磷和有機氯殘留、人工色素等防腐劑、穩定劑以及化學毒物證書。
3.行業競爭無序我國番茄產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存在著行業無序、競爭無度等問題。為了爭奪市場,企業往往把價格作為制勝的法寶,以低價吸引客戶,造成番茄出口賣價整體持續走低。長期的低價競爭使肥水外流,企業的利潤空間縮小,經營風險加大,直接影響企業可持續發展,也加大主要貿易國家實施反傾銷或貿易保障措施的可能。在原料供應方面,企業之間對原料的爭奪從未停止。行業內規模較大的企業采取與農民簽訂種植合同的方式保證原料供應。相當一部分小企業不簽訂合同,以高價爭奪原料。搶料的結果是擾亂市場,企業生產成本上升,農民卻很少受益。近幾年發生在番茄產業的外爭市場、內搶原料的現象已經成為困擾行業發展的痼疾。
4.產業形象影響雖然我國番茄產業的集中度提高,實力有所增強,但整體水平與國際同行以及市場要求之間仍存在一定差距,以賣價低為特征的我國番茄制品在國際市場上形象不高。近幾年,生產規模愈來愈大,設備愈來愈先進,但是因為原料管理滯后致使質量難以穩定,導致了番茄醬品質的不一致。番茄品種的缺陷使總酸偏高,不能完全滿足市場的要求。在技術方面,雖然引進了國外先進設備,但對設備的掌握尚待提高,工藝和技術方面的經驗和訣竅的積累需要時日。我國番茄醬以原料性大包裝產品出口為主,附加值不高,又多為OEM加工,企業創建品牌和開發市場的難度較大。此外,行業內一部分小型加工企業,生產工藝和設備非常落后,低劣產品在國內市場上銷售,有損番茄制品在國內的聲譽和形象。
4我國番茄產業未來展望
1.把握發展機遇1999年至2005年六年間,世界番茄出口貿易量增長了63萬噸,年均增長6.2%,中國增長49萬噸,年均增長33.4%。中國番茄產業抓住世界番茄制品消費增長的機遇,市場份額提高成為世界番茄產業中增幅較快的部分。預計到2011年,中國番茄出口量將達到110萬噸,在世界貿易中所占比重將達到40%。
目前國內番茄制品年消費量為10萬噸,增速超過15%,國內消費量在未來5年內將達到20萬噸。巨大和有潛力的國內市場為番茄加工企業提供了發展機會。國內消費形式的多樣化———番茄醬、番茄沙司、番茄丁果、番茄飲品、番茄食品等產品將促進消費增長。番茄加工企業應當研究市場,培育品牌,加強產品研發和市場開發,在未來市場競爭中搶得先機。
2.重視細分市場中國番茄產業依靠低成本的優勢迅速增長,客戶主要集中在國際低端市場,價格低,收益也較低。近年來,番茄原料價格及其他相關成本費用已呈上漲趨勢,成本優勢逐漸被削弱。我國企業應當抓住當前有利時期,在行業龍頭企業帶動下,進一步完善種子、原料種植、食品安全(農殘控制和追溯體系工作,滿足高端市場差異化需求。同時,努力提高生產過程中的工藝質量控制,加強產品研發,調整產品結構,滿足高端市場品質個性化要求。不斷提高產品質量,以期達到或超過歐美發達國家的水平,全面增強我國番茄產業的綜合競爭力。我們應努力提高高端市場銷量份額,提高產品銷售價格,爭取達到與國外產品相同的價格,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
在終端市場方面,要做大銷售規模,獲取穩定的現金流和利潤來源。對于品質要求不高的中端市場,采取適中的價格策略,保持銷量穩定增長。低端市場主要消化低品質產品,對產品總體結構起到平衡作用。
3.抓緊基地建設番茄加工企業正確處理與農民的關系,通過基地建設、技術服務、農資服務、資金支持等方式,增強與農民的合作,形成穩定的利益共同體,是保證原料供給的重要途徑。中糧屯河等龍頭企業積*發展“公司+農戶”、“公司+合作社”、“公司+團場”和“公司+土地”等多種形式的原料供應模式,強化基地建設,有效提高了農民的種植效益,提高了產業的組織水平。通過出臺一系列扶持辦法,包括出資為基地種植加工番茄投保、技術人員為基地農戶進行技術培訓和指導等,密切了公司與農戶之間的關系,取得初步成效,實現了公司與農戶的雙贏。中糧屯河去年收購鮮番茄208萬噸(占全國總量的48%,支付農民包括番茄、甜菜收購款項近20億元,帶動30余萬農戶直接受益。中糧屯河通過成立種業公司,與農業大學、農科院等部門合作,研制出了國際先進水平的番茄新品種。與美國亨氏公司全面合作,引進優良品種以及全套美國種植和采摘技術。經過多年的努力,中糧屯河已經成立兩百余人的專業原料服務隊伍,為農民提供品種選擇、育苗移栽、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指導服務,幫助農民增產增收。計劃引進全套的美國農業機械,逐步實現機械化育苗、機械化移栽定植和機械化采收,全面提升種植水平,實現產品質量和檔次升級。
4.做強做大企業近20年來,我國番茄產業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啟動紅色產業計劃,為大力發展番茄加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已經形成以新疆、內蒙古和甘肅三個產業優勢區域和以中糧屯河以及新疆中基實業、內蒙古巴彥淖爾富源實業、新疆天業等公司為主體的番茄醬加工出口企業群。中糧屯河以世界500強中糧集團為依托,充分發揮集團化、國際化和產業化的優勢,生產經營躍上新臺階。2006年,中糧屯河原料供應穩定,企業管理加強,產品質量提升,國內外客戶優化,公司進入全面發展的新階段。新疆中基實業積*進行資本運作,發展小包裝市場,探索海外收購擴張和開展自我品牌經營,企業的實力和素質進一步提升。
可以預見的是,今后幾年,我國番茄企業一定能夠做強做大,強大的產品競爭力必將使我國番茄產業自立于世界之林。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