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我水 海產品 出口繼續保持近年來的良好增長勢頭,全年出口89.7億美元,增長(對2005年同比,下同19.0%,遠高于同期農產品出口總體增速14.1%;占我農產品出口總額的28.9%,繼續保持**大出口農產品地位,全年對農產品出口總體增速拉動超過5個百分點。
一、水海產品出口主要特點
對蝦、貝類、羅非魚等大類產品出口快速增長。出口情況如下:
對蝦:全年對蝦類產品出口27萬噸,增長21%,出口金額13.4億美元,增長23%,占我水海產品出口的14.9%。
貝類:出口34.3萬噸,增長12.5%;出口金額10.8億美元,增長11%。
烤鰻:出口4.6萬噸,增長9.9%;出口金額5.9億美元,增長1.9%。其中,84.5%出口日本,受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影響,對日出口出現下降。
羅非魚:出口增長迅猛,全年出口16.4萬噸,增長53%;出口金額3.7億美元,增長59%。
墨魚及魷魚:出口10.4萬噸,增長12.3%;出口金額2.3億美元,增長4.3%。
日本、美國、歐盟、韓國是四大出口市場,對歐美出口增長迅猛。
全年對日出口29.7億美元,增長4.8%;對美國出口17.4億美元,增長38.0%;對歐盟出口14.1億美元,增長40.5%;對韓國出口11.2億美元,增長14.7%。對四大市場出口均超過10億美元,共出口72.4億美元,占水海產品總出口的80.7%,市場集中度較高。
(三山東、廣東、遼寧、浙江、福建是國內出口五大省市。
其中,山東出口31.7億美元,增長16.0%;廣東出口14.0億美元,增長20.3%;遼寧出口12.4億美元,增長19.0%;浙江出口11.9億美元,增長13.2%;福建出口10.2億美元,增長21.3%。五大省市出口均超10億美元,共出口80.2億美元,占總出口的89.4%。
(四一般貿易為主,加工貿易占有較大比重。
全年一般貿易出口51.8億美元,增長20.9%,占比57.7%;加工貿易出口36.6億美元,增長17.6%,占比40.8%。同農產品總體出口中加工貿易占比21.5%的水平相比,水海產品加工貿易占比偏高。
(五外商投資企業占水海產品出口半壁江山,私營企業出口大幅增長。
全年外商投資企業出口43.9億美元,增長13.6%,占水海產品出口的48.9%;私營企業出口27.8億美元,增長42.4億美元;國有企業出口14.4億美元,增長14.0%。
二、制約水海產品出口的主要問題
藥物殘留超標等質量安全問題仍是制約我水海產品出口的首要因素。
我水海產品出口中,養殖水海產品占有較大比例。其中,又以淺海養殖和河流湖泊養殖為主。近年來,我國近海及淡水養殖產區污染加重,為了在較差的環境下控制疫病,實現飼養的高效率,有些養殖戶在生產中施用藥物和激素。2005年以來,香港食環署在我出口鰻魚、多寶魚、桂花魚、鯉魚、鯇魚等水產品中多次驗出含孔雀石綠,嚴重影響了我水海產品的國際聲譽。
國外技術壁壘對我水海產品出口構成長期障礙。
2006年1月1日歐盟開始實施新的《歐盟食品及飼料安全管理法規》,特別要求進口食品必須符合新 食品安全法的標準,2006年5月日本開始實施《肯定列表制度》,大大抬高了進入日本市場的門檻。截至到2006年11月底,我出口鰻魚被日本檢出違例事件共32件,被檢出的藥殘包括孔雀石綠、硝磯呋喃、硫丹等多個品種,直接導致全年對日烤鰻出口下降1.2個百分點。
(三出口以數量擴張為主,低價競銷嚴重,缺乏自主品牌。
從2006年我主要水海產品出口情況看,貝類、烤鰻、墨魚及魷魚等出口均不同程度出現量增價跌現象。行業組織化程度低,出口品種較為單一,主要集中在鰻魚、對蝦、低價值凍魚等,企業一哄而上,低價競銷嚴重,*易引發貿易摩擦。水海產品出口發展多年,至今還沒有一個產品形成如挪威、智利三文魚那樣的品牌優勢,產品附加值低。
(四市場過于集中,加大了出口風險。
日本、美國、歐盟、韓國四大市場占我水海產品出口80%以上。市場集中度過高,不利于規避出口風險,一旦被設置技術和貿易壁壘,出口企業將蒙受巨大損失。積*開拓新興市場,實現市場多元化成為當務之急。
三、政策建議
我國是世界漁業生產大國,養殖產量占世界的70%以上,生產成本較低,在國際市場中有明顯的價格優勢,出口潛力巨大。2005年國際水產品貿易額800多億美元,我國約占9%。實現我國從水海產品出口大國向出口強國邁進,關鍵是提高我水海產品質量水平,推動水海產品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培育自有品牌。
推進健康養殖,引導企業建立水海產品質量追溯體系。
加快傳統水海產品養殖方式的革新,推廣以公司+基地方式為主的高效、生態、健康、安全的水產養殖模式;繼續引導支持水海產品出口企業建立完善出口質量追溯體系,按規定做好生產記錄、用藥記錄和銷售記錄,加強飼料安全管理和藥物使用監控,并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公布有關監測檢測數據;引導媒體對水海產品的藥殘進行科學、準確報道,避免過分渲染、籠統地將其稱為“毒魚”、“致癌魚”,影響我產品國際聲譽。
提高自身產品質量和競爭力,積*應對國外技術和貿易壁壘。
研究進口國的水海產品質量、技術標準,制定與國際接軌的農業操作規范,及時調整質量標準,從提高自身產品質量和競爭力入手,積*主動應對國外技術壁壘;面對國外貿易壁壘,企業要及時、充分了解進口國相關法律政策規定,建立完善、規范的現代財務會計制度和會計資料,團結作戰,形成同盟,積*應對,爭取有利結果。
(三加快行業組織建設,發揮中介組織“協調、指導、咨詢、服務”職能。
加強對行業組織的管理和政策引導,加快有針對性的品種專業協會的發展。行業協會要加強行業自律,協調出口秩序,避免低價競銷;在現有的羅非魚、斑點叉尾回魚等出口型養殖熱點的基礎上,引導企業培育附加值高、不容易引起競爭的紅魚、軍曹魚、鯛魚、金昌魚等新的養殖品種,增加新的養殖熱點,實現產品多元化,培育中國品牌;及時發布重點國別、敏感商品的出口風險預警,提供市場及相關法律法規的信息和培訓服務,降低企業經營風險;在鞏固現有市場的基礎上,組織企業參加國際展會,積*開拓新興市場,避免市場過于集中。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