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薯仔、竹筍、北杏、白果和西蘭花等健康食品進入梅雨季節潛藏中毒風險!昨日,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抽驗市面20種食用植物,化驗天然 毒素含量,發現市民常吃的上述食品均含毒素,其中發芽薯仔更被驗出每公斤含有高達7600毫克的天然毒素生物檢,超標高達75倍。
記者昨日采訪發現,廣州不少超市出售的薯仔因堆放透氣而被“悶”出芽。對此,專家指出,食用發芽薯仔可致命,即便是去皮或烹煮薯皮的發芽薯仔也不宜食用,并建議超市、肉菜市場避免存放過多馬鈴薯在貨架上。
發芽后毒素大增逾75倍
據香港媒體報道,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抽驗市面20款食用植物,化驗天然毒素含量,發現市民常吃的馬鈴薯、竹筍、北杏、白果和西蘭花均含毒素。
其中,抽檢市面上5款常見的馬鈴薯,包括新薯、褐色馬鈴薯、紅皮馬鈴薯、黃皮馬鈴薯及黃皮腰薯化驗,發現含有每公斤26至88毫克的天然毒素生物堿,尤其是發了芽或表皮變綠色的馬鈴薯,毒素會大幅增加75倍,毒素含量高達每公斤7600毫克,有可能導致進食者急性中毒,出現惡心、胃痛及嘔吐等病征。此外,四季豆、白果、竹筍、北杏、鮮金針、亞麻籽和西蘭花等常見蔬菜、果實,也被驗出含有毒素,其中北杏、竹筍及亞麻籽含有一種名為氰的毒素,含量約是每公斤9.3至330毫克,可導致胃病、嘔吐等病癥。
超市堆賣薯仔“悶”出芽
昨日下午,記者走訪市內多個肉菜市場的一些菜販。東川新街市有關人士表示,該市場有3個菜檔有薯仔出售,一般日售50公斤左右,市民零買薯仔的份額不多,多數薯仔都賣給了附近小食肆。據馬姓菜販介紹,馬鈴薯發芽變綠與天氣潮濕有關,為避免薯仔發芽,他都會在擺放時留有縫隙,讓每個薯仔都能透氣?!?近幾日陰雨不斷,霧氣濕氣又大,很多薯仔都發芽了,發得厲害的,當即就扔掉,剛冒綠芽尖的,就用小刀把發芽處挖去,再削掉薯皮,半價出售”,馬師傅說道。
隨后,記者又走訪了廣州幾家大型超市,在萬佳超市五羊店,記者看到荷蘭產土豆正在促銷,放置的貨架有15厘米深,但底部10厘米疊放了3層防潮板和防潮墊,時不時有工作人員為土豆“解熱透氣”。但是,記者在某大型連鎖超市南洲店蔬果生鮮區卻看到,大大小小的薯仔堆放在一起,其中壓在貨架底部的薯仔周身明顯泛綠,小芽兒也冒了出來。不過,多數市民都懂得相關常識,購買時都會避開發芽薯仔。而記者昨晚在廣州大道南某酒家吃飯時,詢問洗菜部的工作人員,他們表示對于發芽的薯仔,如芽發得大就直接扔掉,芽小的話就拔掉把皮削掉后食用。
發芽薯仔去皮也不宜食用
記者在采訪中還發現,一些不想浪費的市民,即使馬鈴薯發芽,也會買來將芽削去再煮食。對此,食品專家指出,毒素生物堿主要集中在薯皮,難以憑口感分辨,只有毒素含量高的馬鈴薯會帶苦味,就算經烹煮也不能分解。
據分析,理論上,只需將芽去掉,就可安全食用,但一般馬鈴薯發芽后,質感都有改變。因此,專家建議市民*好避免食用發芽薯仔,“市民應棄掉發芽、變綠的馬鈴薯,超市、肉菜市場也應儲存在陰涼、干燥、避光的地方,并且避免存放過多馬鈴薯在貨架上”。
●每公斤發芽薯仔被驗出含有高達7600毫克的天然毒素生物堿,超標高達75倍
●超市不可放過多馬鈴薯在貨架上,以免“悶”出芽。
●市民切莫怕浪費,將發芽薯仔去皮或烹煮后食用。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